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784篇 |
免费 | 14746篇 |
国内免费 | 201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63篇 |
大气科学 | 10564篇 |
地球物理 | 17658篇 |
地质学 | 50617篇 |
海洋学 | 12227篇 |
天文学 | 5441篇 |
综合类 | 6034篇 |
自然地理 | 153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5篇 |
2023年 | 1487篇 |
2022年 | 2979篇 |
2021年 | 3407篇 |
2020年 | 3352篇 |
2019年 | 3914篇 |
2018年 | 3089篇 |
2017年 | 3559篇 |
2016年 | 3799篇 |
2015年 | 4087篇 |
2014年 | 5024篇 |
2013年 | 4996篇 |
2012年 | 5380篇 |
2011年 | 5616篇 |
2010年 | 4814篇 |
2009年 | 5931篇 |
2008年 | 5787篇 |
2007年 | 6224篇 |
2006年 | 6082篇 |
2005年 | 5419篇 |
2004年 | 5020篇 |
2003年 | 4701篇 |
2002年 | 4128篇 |
2001年 | 3616篇 |
2000年 | 3409篇 |
1999年 | 3074篇 |
1998年 | 2695篇 |
1997年 | 2228篇 |
1996年 | 1970篇 |
1995年 | 1678篇 |
1994年 | 1661篇 |
1993年 | 1414篇 |
1992年 | 1111篇 |
1991年 | 830篇 |
1990年 | 669篇 |
1989年 | 585篇 |
1988年 | 415篇 |
1987年 | 275篇 |
1986年 | 168篇 |
1985年 | 117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42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31篇 |
1979年 | 38篇 |
1978年 | 50篇 |
1977年 | 28篇 |
1976年 | 7篇 |
195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曲流点坝薄夹层构形对驱油效率及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相储层单砂体内的薄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单砂体内部薄夹层极薄、规模小、测井全部识别有一定困难,且位于层内。在油田开发初、中期作用不明显,而在高含水期、三采阶段,单砂体及其渗透率宏观分布已不能详尽揭示层内剩余油分布,层内薄夹层对注入剂驱油的影响及其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与渗透率在储层内韵律性分布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以往只是着重从渗透率在储层内分布的不均衡的角度来研究储层中驱油效率问题,忽略了薄夹层的对储层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曲流河道砂体为例,对曲流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构形对驱油效率及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在排除开发因素差异的同井单砂体分析条件下,提出了“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构形 渗透率垂向序列 重力”三因素共同控制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多段垂向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993.
济阳坳陷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以基准面为参照面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分析技术,对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开展层序地层分析工作。在博兴洼陷沙三段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和4个较大规模的洪泛面,由此将研究层段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相当于3级层序),并通过长期旋回内部次级转换面的识别,细分出8个中期旋回(大致相当于4级层序)。通过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了各层序的地层发育特征。以层序格架为基础,探讨了研究区各层序的沉积演化特征,建立了辫状三角洲—浊积扇层序发育模式,认为研究区辫状三角洲和浊积扇均具有加积作用特点;斜坡区为辫状三角洲发育区,而洼陷区为浊积扇发育区;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期辫状三角洲发育,上升期浊积扇发育;浊积扇体的发育规模与湖泛规模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浊积扇是形成岩性圈闭的主要储集砂体类型,其发育的有利层位是MSC8、MSC7、MSC6、MSC5旋回的上升半旋回,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是博兴南部斜坡坡折带之下的洼陷区。 相似文献
994.
大连海域近海面湍流结构及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海北部大连海域2009年10月—11月的近海面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对湍流强度、方差相似关系、风速与温度分量谱及湍流通量协谱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在海风环境下湍流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大逐渐减小,且强度均小于0.5;湍流方差相似关系基本上满足1/3定律,近中性环境下无量纲化三维风速方差主要受海滨地形的影响;各速度分量谱在惯性副区符合理论上的-2/3次幂规律,不稳定条件下由于湿度因素的影响,温度谱谱线在高频部分收缩较差,略有上翘;动量谱在惯性副区更接近-2/3幂率,感热谱在惯性区基本符合-4/3的分布,但是谱线分布与稳定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95.
海州湾南部海域不同季节虾类数量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9年5月、9月和12月对海州湾南部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十足目虾类的数量和分布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且探讨了优势种、温度、盐度、水深等因素对以上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虾类资源量最高,9月最低,12月较9月有所回升,分别以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日本鼓虾等为主要优势种。5月和9月虾类平面分布趋势均为西北外侧和东南水域较低,南面沿岸较均匀,东部和中部出现最高值;12月北面和南面近岸资源量较低,其他水域较均匀,最高值出现在东部水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海州湾虾类资源量与底盐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他水文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此外,优势种生态习性、赤潮和径流等是影响海州湾虾类数量和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