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7篇 |
免费 | 2766篇 |
国内免费 | 6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3篇 |
大气科学 | 55篇 |
地球物理 | 11235篇 |
地质学 | 1767篇 |
海洋学 | 610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964篇 |
自然地理 | 4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75篇 |
2021年 | 445篇 |
2020年 | 393篇 |
2019年 | 420篇 |
2018年 | 421篇 |
2017年 | 414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488篇 |
2014年 | 604篇 |
2013年 | 632篇 |
2012年 | 602篇 |
2011年 | 663篇 |
2010年 | 610篇 |
2009年 | 858篇 |
2008年 | 614篇 |
2007年 | 685篇 |
2006年 | 661篇 |
2005年 | 677篇 |
2004年 | 623篇 |
2003年 | 597篇 |
2002年 | 492篇 |
2001年 | 450篇 |
2000年 | 425篇 |
1999年 | 362篇 |
1998年 | 373篇 |
1997年 | 342篇 |
1996年 | 366篇 |
1995年 | 302篇 |
1994年 | 294篇 |
1993年 | 229篇 |
1992年 | 198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Ⅱ.群落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对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进行数量分布方面的研究后的续篇,重点对本海区浮游挠足类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性质以及与栖区环境条件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本区桡足类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复杂,出现种类共237种,但周年共有种比例仅占32%.桡足类群落的多样度和均匀度年均值各为3.714和0.690,在平面分布上呈外部海区高于近岸海区的大体趋势.本区群落可划分为5个生态类群,其中暖水性外海高温偏低盐类群和热带大洋高温高盐类群可分别指示台湾海峡水和黑潮表层水的季节消长过程.从不同侧面的计算分析均表明,冬季在环境条件上均有异于其他3季.在春、夏、秋季,以普通波水蚤最具优势,盐度是影响群落特征值的主导因子,群落的性质是以暖水性外海种类为主、热带大洋种也占相当比例的亚热带-热带群落结构的特点;在冬季,主要优势种是海洋真刺水蚤,温度是群落特征值的主要制约因子,群落呈现以热带大洋种占支配地位的热带大洋群落结构属性. 相似文献
42.
台湾海峡西岸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碎屑锆石铀-铅定年及物源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碎屑锆石能较好保存源区岩石组成的信息,其铀-铅年龄是沉积物源区示踪有效的方法。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和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联机(LA-MC-ICPMS)技术,对台湾海峡西部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原位铀-铅测年,同时获得锆石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大部分碎屑锆石的钍与铀含量之比值大于0.1,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左倾型,并具有明显的铈含量正异常和铕含量负异常,结合阴极发光图像表明这些锆石绝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闽江口和九龙江口的碎屑锆石具有相同的印支期(峰值为236 Ma)、燕山早期(峰值为155 Ma)和燕山晚期(峰值为110 Ma)等3个峰值,这三期碎屑锆石占主要部分,反映闽江口和九龙江口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各流域上游印支期和中下游燕山期岩体,而闽江口碎屑锆石具有明显的加里东期峰(峰值为465 Ma)和前寒武纪(553~2 765 Ma)较多的碎屑锆石,这些碎屑物质可能来自上游武夷山地区加里东期和前寒武纪基底的物质。对比闽江口碎屑锆石铀-铅年龄与台湾岛西部海滨沙滩(苗栗-新竹、嘉义-台南)中的独居石年龄具有相似的谱峰特征,表明台湾岛西部海滨沙滩碎屑物质可能有部分来自闽江。闽江口碎屑物质明显区别于福建的九龙江和浙江的瓯江,这为判别台湾海峡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006-2008年3个航次水文资料,结合日本海洋数据中心(JODC)的历史温度数据分析了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结果显示,除台湾浅滩及海峡西岸浅水区外,几乎整个台湾海峡皆有逆温现象。逆温幅度和发生频率在海峡西部较高,海峡东部及粤东近海较低。逆温层上界深度春季较秋、冬季深,逆温频发区(发生频率大于60%)随着季节南北向移动,秋季频发区的最南端位于厦门近海,冬季扩展至台湾浅滩北部,春季回退至平潭近海。分析表明,浙闽沿岸水随季节南北向伸缩导致了逆温频发区的同步移动。除了季节变化外,逆温现象在2006年和2007年冬季有显著差异,2006年逆温仅出现在海峡西部近岸海域,2007年扩展至海峡东部且向南伸至粤东近岸,浙闽沿岸水的横向伸缩是造成此差异的主因。 相似文献
44.
Whether the formation of the isolated sand body deposition in the forebulge area of a foreland basin system is structure- or deposition-controlled has puzzled geologists for decades, although sand body deposition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indicative of the position of the flexural forebulge in a foreland basin.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sand body in the forebulge area is thus examined by multi-scale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based on combined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s and compressed high-intensity radar pulse (CHIRP) profiles across the sand deposition along the forebulge of the Western Taiwan Foreland Basin (WTFB), which is a Late Miocene-present foreland basin in the overfilled stage. These profiles suggest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sand deposits along the forebulge of the WTFB is not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forebulge faultings. The relief map of the forebulge deposit substratum shows a northwestward tilting slope, and the isopach of the forebulge sand body indicates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sand body accumulated along the axi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subdued forebulge of the WTF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vailing directions of tidal currents between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East China Sea reflects the probable sedimentary influence of the cratonward migrating fold-thrust belt within a foreland shelf. We suggest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and deposits along the forebulge of the WTFB are generally controlled not only by the transverse downslope sedimentation but also longitudinal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t distal parts of the foreland basin. Our explanation provides a plausible tectono-sedimentary cause of the sand body deposition in the forebulge area in an overfilled foreland basin. The sedimentary dynamics of the sand body in the Taiwan Strait may be applic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isolated sand bodies in the distal part of the Cretaceous Western Interior Foreland Basin. 相似文献
45.
卫星遥感观测是研究海洋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由于观测周期和天气影响等原因,观测数据经常存在一定的缺失,这使得遥感数据在海洋环境连续变化的应用研究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插值方法(DINEOF)重建缺失的遥感观测数据.首先,基于Sea Wi FS(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MODIS-Aqua(2002年7月至2014年12月)和MODIS-Terra(2000年2月至2014年12月)三级叶绿素a月平均数据产品,按像素点平均的方法组合成原始资料集;其次,利用DINEOF方法重构该资料集的缺失部分,从而得到完整的1998~2014年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月平均数据集;再通过分析重构影像与原始资料的时空误差和验证重构影像的时空变化特征等方法,评价了所用算法和重构数据集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遥感组合数据,采用DINEOF方法重构的叶绿素a遥感影像,能够有效地反映研究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还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先验信息,且重构精度高,能有效重构大面积缺失的影像数据资料,为探索海洋环境和生态的长期变化规律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1998~2010年夏季台湾海峡西部沿岸海水遥感透明度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透明度卫星遥感算法,提出将一个基于固有光学特性的、适用于沿岸海域的算法应用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域,反演获得1998~2010年SeaWiFS遥感透明度时间序列.根据这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该海域夏季透明度低值(<4 m)年份出现在1998、2001和2006年,高值(最高值达到10 m)年份出现在1999、2004和2010年.控制这一年际变动的因素,以目前有限的数据来看,主要是径流与上升流共同引发的水华强度的变化.此外,该海域透明度在研究时段内没有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甚至在2006年之后,似乎在持续加深,说明海峡西岸活跃的经济活动,在1998~2010的13 a间,暂时没有对沿岸水质产生显著的破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南海周边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及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海周边1989-2014年的潮汐资料和GPS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海周边相对海平面变化特征,以及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对该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周边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以上升为主,平均上升速率(4.53±0.20) mm/a,高于全球平均速率,且2004年后上升趋势加剧;南海周边相对海平面呈现6类较典型的变化特征,并存在与板块构造相对应的分区聚集现象,形成了中国东南和越南沿海、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北部、菲律宾群岛等4个变化特征区。受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的影响,马来半岛、南沙和西沙海域的地壳形变由上升趋势转为下沉,加剧了相对海平面的上升;中国东南沿海和菲律宾群岛受地震影响较小;越南沿海和加里曼丹岛北部区域的地震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1999年全世界地震灾害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全球地震活动为中等水平 ,但地震灾情较重。重大地震灾害分别发生在土耳其、中国台湾省和哥伦比亚。地震死亡人数总计 2 3 3 11人 ,伤 64 2 91人 ,经济损失约 3 0 0亿美元。台湾 7.6级地震是中国自唐山地震以来最严重的震灾。 相似文献
49.
台湾海峡金色小沙丁鱼幼鱼索饵群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金色小沙丁鱼当年生幼鱼计数性状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产卵场、洄游及海区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索饵幼鱼仍属于同一地方种群:闽南-台湾浅滩语地方种群。根据其索饵洄游特点,可分为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两个索饵群体. 相似文献
50.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软质海底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4-1985年4航次底栖生物调查资料,首次全面地研究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多毛类404种,习见种191种,区系属亚热带性质;平均生物量4.33g/m^2,平均栖息密度68个/m^2;有沿岸性和外洋性两种明显不同的生态类型,前者位于沿岸水系常年控制海域,种类多,数量较大,后者位于南部粗粒沉积物分布区,种类较少;多毛类高数量区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