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81.
从反映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几个事实入手,通过与当代著名的裂隙式喷发火山——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比,探讨老黑山、火烧山的喷发方式,说明它们先经由裂隙式喷发,而后转为中心式喷发。  相似文献   
482.
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的喷发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高精度铀系不平衡TIMS法测定了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岩锥体中上部的11个熔岩、浮岩样品的年龄,并据此划分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6个喷发活动期次,分别为:>350ka、70ka、18-25ka、10ka、4-5ka和1-0.75ka。此外,还介绍了铀系不平衡法火山岩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流程,讨论了样品封闭等问题。  相似文献   
483.
长白山天池火山造伊格尼姆岩喷发及气候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白山天池火山属新生代多成因中央式火山。火山喷发活动经历了早更新世造盾喷发、中-晚更新世造锥喷发和近代造伊格尼姆岩喷发三个阶段。造伊格尼姆岩喷发时布里尼喷发柱高度曾达25km,伞状云顶部高度达35km。初始喷发温度为780℃,喷发速度300ms-1。岩浆质量喷发率为108.36kgs-1,释放能量1.3436×1019J。喷发持续时间为四天半到十四天之间。高速流动的伊格尼姆岩最大流速170ms-1,流体前锋定位时仍保持了50ms-1的运动速度。天池火山1215±15A.D.喷发物释放出了5×1010kg卤素元素和2×1010kg的S。喷发后导致了强烈的持续7年左右的“火山冬天效应”。在欧亚大陆中部地区最大降温幅度超过2.25℃。  相似文献   
484.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富钾质火山岩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利坨子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是新生代古近纪火山活动非常强烈的地区,主要岩性为玄武岩、粗面岩和火山碎屑岩。对该区富钾质火山岩(粗面岩)的喷发特征、喷发年代、地球化学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火山口位于该区的中部,属于裂隙式喷发,弧形裂隙的两端喷发强度大,并在晚期形成了破火山口。粗面岩的K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它们形成于沙三时期(38.0~43.0Ma),具有富碱(K2O Na2O=10.22%~12.47%)、富钾(K2O/Na2O=0.69~1.88)、高铝(Al2O3=17.82%~19.44%)、低钛(TiO2=0.19%~0.67%)的特点,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粗面岩的分布受火山裂隙控制,同时也受区域的断裂活动影响。在该区富钾质岩浆喷发前后,华北东部中、新生代构造体制存在由EW向挤压构造向NNE向以伸展为主的构造格局、由板缘向板内构造环境的重大转折,郯庐断裂由左旋走滑变为右旋走滑,辽河盆地在沙三期进入大幅度张裂期。欧利坨子富钾质火山岩的形成是裂谷期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是玄武质岩浆经过大比例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可能与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残片的部分熔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85.
广西涠洲岛南湾火山喷发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涠洲岛是北部湾内的一座火山岛, 火山熔岩构筑了该岛的基底, 岛南端的南湾火山喷发物形成了涠洲岛现代火山地貌.南湾火山喷发以岩浆喷发和射气岩浆喷发交替进行为特征, 火山碎屑岩和基浪堆积物向岛北延伸, 覆盖了大半个涠洲岛.选取了鳄鱼嘴和猪仔岛2个典型剖面, 对南湾火山喷发活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发现了诸如爬升层理、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和板状层理等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基浪堆积物中特有的构造, 并且观察到射气岩浆作用的指相物质——增生火山砾.所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南湾火山是射气与岩浆交替喷发成因的复合火山, 其中射气岩浆喷发占据重要地位, 而喷发中心位于南湾海中.   相似文献   
486.
长白山天池火山公元1014-1019年大喷发的历史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钟燮  刘嘉麒 《地质论评》2006,52(5):624-627,i0005
长白山火山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之一,是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一座近代活动火山。目前,国内外许多火山学者为了研究长白山火山最近一次大喷发年代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年代资料,但一直未取得有关这次大喷发历史记载的证实。笔者等通过再次收集和查阅了大量文史古籍资料,通过整理、筛选、考证、对比和分析处理,首次发现了长白山(白头山)火山,于公元1014~1019年间一次大喷发的历史记载。这对于研究长白山火山喷发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7.
陈星  徐韵 《第四纪研究》2009,29(6):1115-1124
利用中等复杂程度模式MPM­2进行的多情景1000年气候模拟试验和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进行的1000年长时间积分气候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过去1000年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各强迫因子变化的关系,并与部分温度重建资料作了对比,探讨了近千年气候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因子。模拟和重建结果均反映出了大约出现在1000~1300年的中世纪暖期、1300~1850年的小冰期和1860年之后的全球升温期。对于1300~1850年的小冰期和1860年之后的升温期,模拟和重建的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1670~1710年Maunder太阳黑子最小期时,模拟和重建结果吻合很好。各因子及其组合的强迫试验表明,在不同典型气候时期,强迫因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1000~1300年的中世纪暖期,模拟与重建资料存在一定的位相差异和幅度差异。从整体上来看,模式得出的温度距平值要小于重建温度距平值。在1000年尺度上,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和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度变化都有重要意义,但表现的时间不同。在最近百年尺度上,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起着相对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