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858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地震资料后,指出:东亚地区存在52—53年的地震重复周期。简称东亚地区强震活动的50年周期。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根据全球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矩震级来看,全球地震活动亦存在54年的周期。从而表明了东亚地震活动与全球地震活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2.
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拟合过程中,首先参考其他学者反演结果给出的滑动量分布的特征,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的大致范围;然后利用Somerville等(1999)提出的地震矩与凹凸体面积间的经验关系式确定强震动生成区(SMGA)细小划分的初值,继而利用遗传优化算法确定以上两者的最优值及其他震源参数.数值模拟波形同实际地震观测记录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18个观测台中,多数台站的数值模拟结果同实际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特别是大于1 Hz的高频部分.我们发现断层面上有5个强震动生成区,其中两个的位置与其他学者反演的滑动量集中分布区相一致,但强震动生成区规模和上升时间比Somerville等(1999)获得的定标率外延的估计值要小.  相似文献   
993.
将可拓学引进地震综合预报,通过建立强震危险区可拓方法综合预测模型,计算各类指标的关联函数,对南北地震带进行全时空、有限时空扫描的应用检验,研究孕震区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探索强震危险区综合预测新途径,初步研究结果说明该方法在地震强震危险区综合预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190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个月内强余震资料的统计,得到了主震震级与余震震级、时间间隔与震中距之间的经验关系和统计规律。同时,以汶川主余震为例,进行了对比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本文的统计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对今后西南地区余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日、月对地球表层海水的引潮力导致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成熟理论.地球除具有日、月、年潮汐规律外,还具有明显的准1800年、200年、50~70年、18.6年、9.3年和2.5~7年不同尺度的周期.本文通过将地球赤道半径和月球轨道半径投影到黄道面上,标定二者矢量半径之和的模的极值状态,创建了引潮力极大值和强潮汐的周期性指数KSEM.这对探讨和预测潮汐的时间分布和推断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行星系统中木星和金星对地球的摄动影响最突出,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型将日、地、月、木星、金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对地球潮汐极值状态进行刻画.通过辨析这五大天体运动预设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特征,进而考察KSEM指数与月球升交点和月球近地点会合周期的对应关系,以及对月球轨道运动不同的特征周期的叠加和定性分析,这对探讨强潮汐周期、厄尔尼诺现象和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一次强单体雹暴结构和成雹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分析了2010年6月15日发生在大连地区的强雹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垂直气流结构;并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模拟了该过程的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含水量场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着重分析了冰雹云的成雹机制。结果表明,模式较成功地模拟出了雹云回波的强度和发展高度,并模拟出了回波墙、弱回波区及悬垂回波等一系列强冰雹云的回波结构特征。该雹云的冰雹主要由冻滴转化形成,冰雹的增大主要依赖于与云滴、雨滴的撞冻过程,即冰雹主要是通过撞冻过冷水长大;冰雹与霰粒和雪花的碰并过程比较强,而与冰晶的碰并增长量很小。  相似文献   
997.
强地震附近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探测深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固定地点和固定观测装置及参数的视电阻率观测,给出了半空间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对称四极观测的理论探测深度,研究了地震前兆信息的检测深度问题,得到:(1)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在震中区及附近可检测到地壳近地表较深部介质的电阻率变化,其深度大于或远大于均匀介质之;(2)震级、震中距、观测方向不同或在不同的孕震阶段,探测深度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大的差异,且是动态变化的.并依据理论探测深度讨论了地震视电阻率前兆变化的复杂性、地电台址电性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张春 《地震研究》1994,17(2):191-196
本文分析研究了云南境内1966年-1991年所发生的18次M≥6级强烈地震(含余震)前期雨量和雨量的年变量场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强震前雨量场,雨量的年变量场前兆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云南强震前兆降水的三种模型。讨论了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与前兆降水模型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大气降水云南强震的宏观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地球物理数据跟踪分析方法,对乾陵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常见干扰进行分析,发现:观测数据主要受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影响,在曲线形态上表现为毛刺、高频扰动、趋势倾斜等;大风、降雨对水管倾斜仪NS分量干扰幅度明显较大,可能与NS、EW分量所在处洞顶覆盖层厚度不同有关。通过对以上干扰特征的认识,可为观测资料预处理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法可勘查城市活断层,但城市干扰源较多,特别是车辆、建筑施工等干扰非常严重,给地震勘探和资料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根据各种干扰源的动力学特征,为压制干扰波,采取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激发接收参数及排列方式等措施。在数据处理中,利用滤波剩余静校正等方法提高信噪比,并对时间剖面进行相关一差分分析识别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