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7篇
  免费   1886篇
  国内免费   1567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000篇
地球物理   3603篇
地质学   1992篇
海洋学   2859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39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8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8 毫秒
821.
水对不同岩石声波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成因类型岩石的声波速度,提出了水对不同岩石声波速度的影响,从岩石孔隙及隐微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岩石的水理性质解释了在水的作用下岩石声波变化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的隐微裂隙发育程度及水理性质。  相似文献   
822.
苗宇宽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78-181
文章介绍了瞬态瑞雷面波勘探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勘探原理、工作方法、资料的整理与解释,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瞬态面波勘探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23.
电磁波CT成像技术是基于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利用各种波源透视探测目的体及地质现象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文章介绍了电磁波CT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某防水工程场地电磁波CT成像勘查实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24.
判定场地类别是岩土工程勘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科学地确定场地类别可以用来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判定场地类别的方法目前主要依据规范法进行。在按规范法进行判定场地类别时,由于场地沉积土层的差异、建筑物基础埋深的不同或采用基础型式的不同、场地标高的不同,有时会产生一些矛盾。对这些矛盾提出了初步解决的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及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25.
An explosion in a borehole or an accidental explosion in a tunnel will generate a two-dimensional (2-D) compressive wave that travels through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For the problem of 2-D compressive wave propagation in a rock mass with parallel joint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joints, parametric studies on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nd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are performed in 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 The vari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with the ratio of joint spacing to wavelength is generalized into a characteristic curv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i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is obtained in charts. The charts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s for estima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nd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are applied to a field explosion test, Mandai test in Singapore. The minimum possible values of 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 at the monitoring points are estim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joi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ximum possible values of PPV are estim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aximum rebound ratio along the same radial direction. The comparison show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eld-recorded PPVs and the estimated range of PPVs given by the minimum possible PPVs and the maximum possible PPVs at the monitoring points in Mandai test.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field-recorded values validates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s for estimating peak particle velocity in a rock mass with a set of joints due to application of a compressive wave at the boundary of a tunnel or a borehole.  相似文献   
826.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和ISC台站提供的P波走时资料,使用差异演化全局优化算法(DE算法)和移动窗方法反演了琉球-台湾-吕宋地区岩石层尺度的P波速度结构.在台站和地震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反演窗口为2°×2°,移动步长为1°;在台站和地震较少的地区,反演窗口为4°×4°左右,移动步长为2°.反演结果揭示出琉球-台湾-吕宋地区壳幔结构的横向差异:琉球岛弧西侧受冲绳海槽地幔热扰动的地壳减薄,东侧由于菲律宾海板决的俯冲挤压地壳略有增厚;欧亚大陆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相互碰撞导致台湾地区地壳及岩石层明显增厚;吕宋及菲律宾北部岩石层受岛弧火山下方热流影响较大.结果表明,非线性全局优化算法和移动窗方法能够用于反演较大尺度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  相似文献   
827.
利用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中强地震震源机制系统聚类及震源区应力场反演,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伽师强震群中强地震主要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伽师震源区主压应力方向为NNE或近NS向,与相邻的柯坪块体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不一致;伽师强震群的破裂面沿NEE方向,属左旋破裂;(2)4~5级中强地震应力场反演得到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NE向,最小主压应力轴为NWW向,中等主应力轴倾角为65°,比较直立;(3)伽师强震群震源区应力场在强震前后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828.
不同标度震级关系和台基影响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近年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的中国及邻区地震目录资料,取能够同时计算面波震级MS和近震震级ML的地震,拟合出2种震级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过去使用30余年的换算公式存在系统差别。考虑现代化地震数字观测系统有动态范围大、频带宽、台站多、覆盖区域广、测定精度高的特点,由此拟合的关系应当更可靠。考虑不同误差因素统计面波震级MS和近震震级ML的关系表明,2种震级之间换算和不换算的差别并不大,因此建议MS和ML震级之间不换算为宜。分析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发现:一些基岩台的放大因子在1附近,场地响应不随频率变化;处于沉积土层的台站,放大因子在低频段大于1,高频段小于1;还有一些台站在某个频段范围大于1,或者小于1。另外,沉积土层台站的单台震级和台网平均震级差也随周期增大,呈现由负到正的增长趋势。看来并不存在固定的台站校正系数,因此不能把台站校正作为提高震级测定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9.
张辉  刘小凤  赵凌云 《高原地震》2007,19(3):《高原地震》-6-9,20
2003年10月25日在甘肃省民乐县和山丹县境内发生了Ms6.1与Ms5.8级地震,对震区200km范围、震前2年内发生的地震,及对震后部分余震矩张量反演得到它们的震源机制解,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区的背景应力场及应力轴的整体特征,根据发震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对平均应力场变化分析,寻求民乐地震的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830.
青海玉树单台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玉树单台记录到的2006年7月19日玉树Ms5.4级地震序列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不同频率下该序列尾波Q值的变化特征,为今后将数字地震资料应用到地震预报工作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