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篇 |
大气科学 | 88篇 |
地球物理 | 68篇 |
地质学 | 58篇 |
海洋学 | 8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1.
312.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影响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1958-2002年的ERA-40再分析资料,用谐波变换和EOF方法分析了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了风暴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北太平洋风暴轴有两种主要模态,第1模态是风暴轴在其气候平均位置增强或减弱的主体一致变化型,其年代际变化受到上游涡旋强迫的影响,北大西洋强(弱)的涡旋活动,使得冬季北太平洋西风急流减弱(增强)、变宽(窄)、北抬(南压),同期北太平洋风暴轴活动偏强(弱),黑潮延续体区海表温度有偏暖(冷)的响应;第2模态是风暴轴中东部在气候平均位置南北两侧振荡的经向异常型,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循环的暖(冷)位相相联系,下垫面海温非绝热加热的作用,激发加强(减弱)大气中类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PNA)的响应,引起大气斜压性异常偏南(北),使得风暴轴整体南压(北抬),且中东部向东南(北)方向移动.因此,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不仅是局地波-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还应考虑上游涡旋活动和海温热力强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13.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96,自引:20,他引:96
文中利用位于安徽合肥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 2 0 0 2年 5月 2 7日 1 4~ 2 0时发生在皖北地区的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次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东南。超级单体左前方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 ,这也是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之一。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 (穹隆 )、强大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左侧的回波墙。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沿着回波墙的一个竖直的狭长区域 ,其值超过 70dBz。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强烈的中气旋 ,旋转速度达到 2 2m/s。风暴顶为强烈辐散 ,正负速度差值达 6 3m/s。相应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密度分别超过 70kg/m2 和 5 g/m3 。因此 ,该风暴具有强烈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 30°,属于右移风暴 相似文献
314.
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315.
316.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ides and storms in coastal sedimentation in ancient epeiric seas is frequently problematical. Here we appraise the depositional regimes in two Proterozoic Vindhyan formations in India with the aim of elucidating the records of each of these processes. The respective products of the two processes are not easily distinguished as both of them entail repeated fluctuations in water level and depositional energy. Two orders of fluctuation are recognized in both formations. The nature and scale of these two orders of fluctuation along with high-resolution facies analysis mak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espective products of the two processes possible. Many of the features so long counted as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rhythms, in the studied formations, exclusively or frequently manifest waxing and waning of storms or fairweather–storm cyclicity.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reevaluation of ancient coastal sequences in epeiric sett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