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1篇 |
免费 | 907篇 |
国内免费 | 4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90篇 |
大气科学 | 369篇 |
地球物理 | 899篇 |
地质学 | 1403篇 |
海洋学 | 298篇 |
天文学 | 81篇 |
综合类 | 289篇 |
自然地理 | 2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37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93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断层地震动对地表结构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脉冲型特征. 在速度时程中含有大幅值、长周期的脉冲波,对结构响应影响很大. 为简化计算和分析的需要,在既有的等效速度脉冲模型的基础上,建议了较为合理等效速度脉冲模型. 在充分收集脉冲型近断层地震记录的基础上,对等效速度脉冲模型的脉冲周期、脉冲强度及卓越脉冲数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并与以往研究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以利于近断层区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92.
不同于双频数据的应用,多频数据的采用对单点定位有着特殊意义,可以更好地获得其模糊度的解。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多频载波相位线性组合理论,研究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组合观测值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频观测值数据的数值仿真,采用新方法进行整周模糊度快速求解。编制了基于多频载波相位组合单点定位软件,通过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的结论。此方法算法简单,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导航定位的需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94.
95.
基于模糊集分析的土壤质量指标高光谱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横山县84个土样350~2 5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分析,进行土壤质量12项指标的光谱反演。为获得有效光谱反演指标,利用单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土壤质量指标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系数并绘制相关系数曲线,根据极大相关性选择最佳波段作为光谱反演指标;剔除异常样本后,利用模糊识别理论建立土壤质量指标反演模型,通过优化得到模型的最佳参数。土壤质量12项指标光谱反演模型的平均检验误差均小于15%,说明模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6.
寒区含表面裂隙硬岩与大气连通,易受外界低温环境引起裂隙内部水分凝结,造成裂隙带附近形成温度场突变,进而随水冰相变产生冻胀力,二者随着冻结活动处于动态演化之中,涉及到温度场、渗流场及应力场等多场问题。目前的研究大多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描述裂隙岩体温度场、应力场分布特征及规律,考虑从基础理论解析计算角度,探究低温环境下裂隙岩体温度场、冻胀力演化规律鲜有报道。针对含表面裂隙硬岩在低温环境下发生的冻结现象,从传热学理论、相变理论、弹塑性力学及断裂力学理论等多角度出发,探讨随着冻结深入含表面裂隙硬岩内部温度场及冻胀荷载演化过程,提出对应解析表达式,引入多场耦合数值程序Comsol-Multiphysics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温度场及冻胀荷载演化解析表达式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吻合度,可满足对含表面裂隙半无限板模型温度场、应力场演化过程分析,对于裂隙岩体在低温环境下温度场、应力场演化及热-力耦合分析具有较好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7.
98.
基于图像分析的双台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双台波形的互相关方法是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提取的一种常用方法。传统的方法精度不高,效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频散曲线快速提取方法,采用图像显示互相关振幅矩阵,且提出了快速追踪整条频散曲线的算法,并用Matlab编写了交互式的处理软件。基于这种方法编写的资料处理软件提高了双台相速度频散曲线提取的速度和精度,为大批量处理地震数据资料提供了坚实的软件基础。基于图像分析的方法可以更为清晰地展现出双台问的面波频散曲线的特征,对频散曲线的识别和分析也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99.
Kuniaki Abe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2007,164(2-3):453-463
We identified a phase representing the source length of tsunami's in the tide gauge records around Japan. This phase was observed
at tide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ng axis of the sources, for four large tsunamis: 1964 Niigata, 1968 Tokachi-oki,
1983 Nihonkaichubu, and 1993 Hokkaido-nanseioki. The phase consists of two continuous crests starting as the initial arrival
and has a time length of 15–47 minutes. This is the time required to propagate across the source area along the long ax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phase is generated at the source is the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waveform observed at one side and
time-inversed waveform at another side.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stantaneous generation of the source. The source
lengths of 74–254 km were obtained under an assumption of sea depths at the sources and verified to coincide with ones within
a relative error of 15% that were previously obtained by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