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6篇 |
免费 | 260篇 |
国内免费 | 3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2篇 |
大气科学 | 1072篇 |
地球物理 | 210篇 |
地质学 | 257篇 |
海洋学 | 68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67篇 |
自然地理 | 2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08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TM影像和ENVISAT ASAR(HH/HV)数据,以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在分布式定量提取评价因子(植被类型、生境结构、巢下水深、植被盖度、人为干扰)的基础上,建立HSI模型对丹顶鹤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实测巢址空间分布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主观专家知识建立的HSI模型得到丹顶鹤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8km2,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65km2,低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85km2,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 403km2,结合实测数据验证,得出高适宜、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巢址共占实测巢址的92.86%,不适宜栖息地巢址占7.14%。经检验HSI模型对淡水沼泽湿地典型水禽栖息地的质量评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2.
103.
东亚地区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由于大气环流模式对东亚地区区域气候特征的模拟存在很大不足,采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该地区特殊的季风气候成为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通过回顾当前东亚地区区域气候模拟的现状,表明大部分区域气候模式都不同程度地模拟出了东亚季风区持续性洪涝现象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演变过程,再现了东亚各主要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季节和季节内变化及主要雨带的季节进退和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但是,大部分模式没能很好地模拟出大尺度特征的强度和量值,模拟的温度和降水存在系统性偏差。原因分析表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区域气候模式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及动力框架可以改善模拟效果。最后对区域气候模式未来的发展给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4.
用沿岸上升流指数分析中国东南沿岸风生上升流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68年1月到2007年12月中国东南沿海(17°N~30°N,109°E~123°E)上升流指数月平均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风生沿岸上升流主要在4-8月间发生于海南岛东部、雷州半岛东部、汕头以北至浙江沿岸.(2)风生沿岸上升流的强度具有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其中海南岛东部沿岸上升流最强,浙江沿岸其次;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大气中低频重力波指数与西南低涡发展及其暴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频重力波指数法,对西南低涡发展演变及其暴雨强度,落区进行了诊断分析和预测。结果指出:(1)低频重力波指数Cp,Ci对西南低涡的发展及其暴雨强度,落区都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其预见期可达24小时以上;(2)低频重力波指数随时间变化与西南低涡发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低频重力波指数的大小与西南低涡暴雨强度相联系;(4)西南低涡暴雨落区通常发生在Cp,Ci指数的最大负值区内和Cp等值线梯度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8.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暴雨频发,常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在利用中尺度模式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暴雨进行研究时,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缺乏定量依据。为了揭示四川地形的复杂特征和给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的选取提供定量依据,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对四川地形高度场和暴雨分布场进行谱分解,根据暴雨分布特征分区讨论了四川盆地地形特征,同时利用地形谱方差和数值试验定量讨论了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问题,得到主要结论有:(1)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能较好地表现出研究区域各向异性的复杂特征;(2)雅安地区和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地形谱与降水谱有较好的同相关系,盆地东北部和盆地中部的地形谱与降水谱在波长较大处出现反相关系;(3)针对某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可以通过计算模式能分辨的地形方差与总地形方差的比值来确定合适的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9.
邓新民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87,(2)
本文将Fuzzy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与其它评价方法的比较,说明Fuzzy综合评判方法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和云微物理分析方法,针对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形成过程探讨可播性、播撒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对流云分析,归纳出4类可播云系,分析表明:1)重污染深厚对流云,当云底粒子有效半径小于7 μm、凝结增长带深厚、降水启动厚度大于20℃、碰并增长带薄、无雨胚带、晶化温度低于-30℃时,可播撒吸湿性核或播撒AgI.2)强上升冰雹云,若云外型强对流特征明显、各增长带增长缓慢、无雨胚带、晶化温度低于-30℃,且云顶附近存在明显的有效半径减小带,可播撒吸湿性核或播撒AgI.3)强上升强降水对流云,云底滴较大,通常大于10 μm,碰并增长较为充分,晶化温度低,一般低于-30℃,冰晶化延迟明显,冷云降水发展不充分,通过在0℃层附近播撒AgI促进冷云降水.4)污染性浅薄对流云,当云底有效半径小于10 μm、凝结增长带深厚、碰并增长带薄、无雨胚带、云顶有效半径小于14 μm、云厚3~6km,可播撒吸湿性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