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05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humidity chang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recent 50 years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compiled by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surface saturation specific humidity (qs) shows basically an exponential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The nationwide average moistening rate in winter is obviously less than the annual average rate and the summer rate. There are som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qstren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or example, qsin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China exhibits a reducing trend in summer, consistent with the weakening trend of temperature in these areas; (2) except parts of South China and Jianghuai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unanimously increasing trends of annual and winter specific humidity (q) are found in most of China, especially in western China. In summer, except parts of Northeast China, Northwest China, and some area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decreasing and drying trends are significant in most of China, which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global mean situation; (3) the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RH) in most of China shows a reducing trend.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RH is that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q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qs. Nonetheless, upward trends of RH in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mainly due to the cooling temperature and rising q in these regions are observed in summer, leading to more precipitation. From about 2003 or so, qshas remarkably increased while q has sharply decreased in most parts of China; therefore, RH has reduced to a great extent. This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sistent growth of drought areas in China in the recent 10 years.  相似文献   
72.
刘建忠  张蔷  金华  李宏宇  何晖 《气象》2012,38(3):314-321
2008年8月8日下午到夜间,针对北京地区西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强对流天气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了解大规模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后下游地区地面湿度的变化情况,文章结合空中天气形势,利用北京城区和郊区215个自动站及非自动站资料进行降水分布研究,重点利用其有湿度记录的108个站资料,对大规模人工影响后的地面湿度变化结合同期降水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2008年8月8日夜间北京地区引导气流为西南东北向,天气系统基本沿西南—东北向移动,18:00—00:00的6小时累计降水量,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北京城区处在降水量比较少的"豁口"处,"鸟巢"无降水。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在北京地区西南部进行大规人工模影响强对流天气作业。作业后,在大规模人工影响作业区下风方带状范围内,地面水汽压随时间具有明显的突变(地面水汽压突然减小,持续时间大致在25分钟左右),且这种突变从由西南向东北减弱,突变开始的时间逐渐推后。在带状中心轴线附近这种突变比较明显,远离中心轴线这种突变减弱,开始突变的时间也推后;而在带状范围外,则没有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大规模发射火箭弹进行作业,一是火箭弹尾喷的播撒作用,二是尾喷激起的强大扰动作用,有利于大的雨滴降落,或迅速长大后降落,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将高层的干冷空气带到低层引起地面水汽压减小;此下沉气流沿着引导气流向下游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进一步分析2008年8月8日20时500 hPa风,根据此高度风速大小估算大规模作业区距离分析地面水汽压发生较大变化测站的时间,发现测站地面水汽压的发生较大变化时间与由上游空气柱移来的时间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3.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used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of tropical cyclone Bilis' total precipitation to ambient water vapor content. The tropical cycl...  相似文献   
74.
两种初始场MM5模式预报效果对比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南  侯瑞钦 《气象科技》2009,37(2):129-134
为了解本地MM5模式的预报性能,根据其预报结果,检验了基于NCEP和T213两种初始场MM5模式在河北以及京津地区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的降水、日极值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MM5晴雨(雪)预报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对于降水的分级预报,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和降水强度的增加,其可用性逐渐降低,但整体来看基于NCEP初始场的预报均比T213初始场预报效果明显;在日极值温度预报中,最低温度效果优于最高温度,T213初始场的预报对日最高温度预报的准确率较高,NCEP初始场的预报则在日最低温度预报中略胜一筹;对08:00相对湿度的预报,两者的预报效果基本相同,绝对误差都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75.
北京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近地面大气电场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4年8月—2005年11月近地面大气电场仪的观测资料, 对北京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近地面大气电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晴天近地面大气电场日变化呈双峰双谷, 谷值分别出现在北京时05:00和12:00, 峰值分别出现在07:00和23:00, 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 晴天大气电场的变化与气溶胶含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两者呈正相关; 晴天大气电场与绝对湿度之间也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水汽对大气电场的作用; 沙尘天气下风速均达到一定强度, 近地面大气电场为负值, 并且变化剧烈, 电场强度与PM10之间呈现较强的负相关, 而电场强度与风速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京津塘高速公路雾气候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田华  王亚伟 《气象》2008,34(1):66-71
利用1954-2002年的北京、天津和塘沽3站的雾日、雾发生时间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雾的气候特征以及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塘沿线多年平均雾日在15~19天.北京、天津两站的雾日年际变化一致.但在多年雾日变化上北京雾日数略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天津、塘沽则略呈上升趋势.京津塘公路沿线雾多在凌晨到日出前后生成,在日出后逐渐消失.雾持续时间随时间变化呈指数递减.地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雾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地面温度在-5~5℃范围内、风速在0~4m·s-1和相对湿度在90%~100%范围里,雾极易发生.  相似文献   
77.
2006年汛期VIC水文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  谢正辉  陈锋  肖子牛  薛建军 《气象》2008,34(3):69-77
利用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VIC及其汇流模型模拟了2006年5-9月全国0.5°×0.5°逐日径流深和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对淮河流域2006年汛期(6月28日-7月5日)强降水过程期间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渍涝灾害的分析.同时对流域主要水文站逐日流量(0.5°×0.5°)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实况作了对比分析;并且针对淮河流域不同空间分辨率(0.5°×0.5°及0.1°×0.1°)下主要水文站点的逐日流量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VIC模型模拟的径流深和土壤相对湿度分布与降水分布是一致的,模拟土壤湿度具有可用性.利用累计降水、径流分布和土壤相对湿度及流量变化可以监测渍涝灾害的发生;VIC模型及其汇流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实际流量的变化趋势,模拟流量对降水较敏感,细网格模拟流量在量值上与实况更为接近;模拟结果误差可能跟汇流模型中流域边界的确定、参数率定、气象强迫资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8.
地表湿润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的水热平衡状况,是判断某一地区气候干旱与湿润状况的良好指标。通过计算巴里坤1960--2006年逐旬的地表湿润指数,得出:(1)巴里坤历年月平均湿润指数介于0.2与0.5之间,较为干旱,尤其是在植物生长季节,湿润指数较低。对当地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2)自90年代以来,该区气温和降水增幅明显增大,但湿润指数却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表明该区域干旱程度随着气温的升高在逐渐加大,增温效应大于降水效应;(3)湿润指数时间分布不均,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4)湿润指数可以作为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为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9.
1979-2016年我国东北地区空中水汽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睿  李韧  吴通华  杜宜臻 《冰川冻土》2019,41(6):1441-1447
水汽是形成云和降水的物质基础,与全球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密切相关,对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基于NCEP/NCAR月值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上空不同高度层位比湿的气候学特征和长期趋势变化,同时分析了整层积分水汽通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空中水汽集中分布于500 hPa以下,1979年至20世纪末低层比湿呈增加趋势,2000年后转为缓慢下降,但2012年以来波动回升。此外,东北地区比湿及水汽通量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水汽含量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多于春季;东北地区水汽含量最大值出现于7月,最低值出现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水汽来源受东亚季风系统影响明显,夏季水汽源地主要为南海,渤海和黄海对东北地区夏季水汽也有一定贡献;其他季节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输送。  相似文献   
80.
开放洞穴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桂林凉风洞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桂林凉风洞洞穴内、外温湿度、pCO2进行连续高频监测,发现洞穴温度受大气度温影响呈现出季节性变化规律。由于受到洞穴结构的阻隔作用影响,洞穴由外向里的温度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并且响应的时间存在季节性差异。监测数据表明:洞穴内部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幅度明显低于洞外气温变化幅度。比较洞内、外温度的时间序列发现,在季节尺度上洞穴温度升温阶段滞后时间长(与外部通风的气温流动交换慢),降温阶段滞后时间短(与外部通风的气温流动交换快,呈现突变特征),这可能与不同季节洞穴内部结构的“缓冲作用”的强弱变化有关。该洞穴空气中pCO2存在明显的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外界大气环境季节性变化和洞穴上覆动植物的季节性活动,使得洞穴pCO2主控因素也存在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