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INRAD所采用的各种体扫模式(VCP)均以仰角0.5°为起始进行扫描,通过分析雷达发射波束宽度、地物杂波对产品影响、雷达测量低仰角回波的重要性等因素,提出了CINRAD在低仰角观测时选取低仰角的原则,以及低仰角观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MultiBeam echosounder da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a surface-ship survey of the 22/4b well site in the North Sea in September 2011 using a Teledyne-Reson 7125. Modern multibeam echosounders are instrumental in providing detection and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weak to strong bubble plumes. Two survey profiles effectively insonified the bubble plumes rising from the main crater at the well site, providing snapshot data of bubble plume processes. Additionally, three profiles insonified bubble plumes rising from, in, and to the south of a secondary crater, 1.2 km southeast of the main crater. Data processing included a simple algorithm that muted mislocated echoes from incomplete sidelobe suppression. The data processing produced a Cartesian volume of echo intensity from the water column and seabed.Plume geometry was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a number of important large-scale plume processes, including plume bubble detrainment due to currents and stratification, downwelling flows, sea surface interaction, plume heterogeneity, and other fluid transport processes. The data showed strong upwelling flows, with bubble vertical motions generally much faster than currents. One important finding was that megaplumes create intrusions above the general thermocline, in part because their extensive upwelling flow lifts the thermocline locally. As a result, the intrusion layer deposits dissolved gases in the upper wave-mixed layer of the water column where it is not isolated from the atmosphere, unlike dissolved gases in the lower water column.The analysis shows that high fidelity multibeam echosounder data can provide a wealth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on bubble plum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with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cluding blowout monitoring and respons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gaplumes such as used in lake destratification, and improved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seep emiss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43.
一般不同底质的海底声纳图的纹理特征不同。重点分析了不同底质声纳图像纹理特征的差异,为底质分类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并提取了海底声纳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将灰度共生矩阵的统计特征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应用自组织迭代(ISODATA)分类算法依据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了海底底质的划分。  相似文献   
44.
海底冷泉在旁扫声纳图像上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地层(或更深)的气体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注入海洋中的一种海洋地质现象,它普遍发育于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海底冷泉研究在天然气水合物、全球气候变化、极端生物群落等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实测的海上资料,通过分析水体声学剖面上的冷泉气柱、旁扫声纳图像上的亮斑异常以及柱状沉积物样品中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对应关系,指出旁扫声纳图像上出现的亮斑异常是海底冷泉喷逸的指示。海底冷泉逸出的大量气泡遮蔽海底,从而形成一个强波阻抗界面,这个强波阻抗界面在旁扫声纳图像上形成亮斑异常。通过亮斑异常,可以判定海底冷泉的存在。旁扫声纳可以成为海底冷泉探测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45.
李志华  李秋峦 《海洋工程》2014,32(4):124-130
结合多核CPU硬件PC平台,设计了一种海底三维声学图像实时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声学前端信号处理子系统、数据传输控制子系统和PC客户端图像处理系统三个部分。声学前端信号处理子系统统根据接收到的多路声学换能器信号,通过两级FPGA信号处理,采集多通道水声信号,进行实时电子聚焦波束形成。为了解决海量声学数据快速传输问题,数据传输控制子系统未采用传统用户空间TCP/IP传输机制,而是直接通过嵌入式PowerPC处理器在Linux内核态采用DMA通道进行声学数据转发,减少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开销,有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针对海量声学数据实时处理需求,PC客户端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复杂、耗时的单帧重建和数据拼接算法模块根据声学数据点的角度范围进行等分分割,对每个子范围声纳数据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均衡多个CPU核之间负载,实现高性能三维声学图像实时处理。通过室内水池和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高效地进行三维声学图像采集、传输与处理。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等声波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海底管道检测中常用设备与参数选择。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各种检测方法在海底输油管道检测中应用效果。介绍了海底管道检测流程,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不足之处。结果表明,海底管道检测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互补性,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基于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海底声学底质识别分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割海底声纳探测图像,提取单元特征向量进行主成份分析,选取均值、标准差、对比度、相关系数、能量及同质性作为训练特征向量,构建小波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及小波参数,对砂、礁石、泥3种底质类型分别进行训练,并得到3种底质的测试精度都在90%以上,优于单独利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的测试精度,克服了小波神经网络训练时易陷入局部极小的固有缺陷,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可有效用于海底底质声纳图像的识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当前海底三维建模流程中的关键技术,为建模人员提供指导。海底三维建模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内容建模和基于点状地形数据建模。前者模型精确,视觉效果较好,但建模速度较慢,适合于小范围建模;后者建模速度较快,且满足海底大范围三维建模的精度要求。在海底三维建模中,对于小物件,采用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而大范围的海底地形,采用基于点状数据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49.
海底地貌是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地貌巨变往往与海底地质灾害息息相关,会对海底管线和海上平台等海洋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因而对海底地貌进行原位观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团队常年自主研发仪器经验,研制出了剖面声呐海底微地貌原位观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观测系统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并提出了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然后,使用观测系统进行了标志物检验实验,通过将观测系统测量数据与其他设备测量数据相对比,验证了观测系统的可行性和数据准确性;最后,使用观测系统在舟山海域朱家尖滑坡区进行原位观测,进一步验证了观测系统的可行性。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剖面声呐观测系统可以用于海底微地貌的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50.
钱云 《应用气象学报》2008,19(5):635-640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在获取图像时, 必须使扫描辐射计的观域对准地球。卫星在轨道上受到各种摄动力的作用, 使轨道和姿态改变, 扫描辐射计的地球观域随之发生变化。卫星扫描辐射计对地球观域的偏差会影响图像定位的精度, 因此对准观域的工作是日常业务工作的一部分, 不仅在卫星定点之初启动观测时, 而且在业务运行的过程中, 都需要通过地面遥控指令进行修正。该文提出了一种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地球观域修正量和调整方向的算法, 以替代人工目测卫星原始云图进行的卫星观域调整控制决策。这种算法的实施可以提高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获取作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