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112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935篇
地质学   866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11.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与印缅山弧交接地带的地震活动性、新构造运动以及地震构造特征等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借以分析并初步阐明独龙江流域的地质地质环境,为该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地震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一些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212.
我们搜集了国际国内地震台网资料、宏观考察资料、地震专题研究报告,对1900—1949年5级以上地震全部进行了核查,重新进行定位处理,并结合宏观考察资料和前人工作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较为准确的震中位置。通过这项研究,增补了原目录中遗漏的地震,并对目录中的错误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一份较为完整可靠的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213.
石油物探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括地论述了石油物探技术在80年代的新进展.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且难度相当大.这些问题正是90年代所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14.
用平面波延拓方程进行地震数据的叠前速度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讨论地震勘探数据的叠前速度反演方法及其在海洋地震勘探数据上的反演试验.反演主要的计算步骤是:1.采用Fourier-Hankel变换把球面波分解为平面谐波;2.用平面谐波的延拓方程将上行波与下行波同时向下延拓,并计算每一层底部的反射系数和下一层的波阻抗;3.用最小二乘法从波阻抗中确定该层的声波速度.重复第2步与第3步,直到某一预定深度时结束.通过反演试验,对地震振幅比例的改变,子波变形,以及第1层速度和密度的误差对反演方法的稳定性及其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还通过实际海洋地震勘探数据的反演试验,对这一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15.
地震层析地球内部密度分布横向不均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使用Woodhouse和Dziewonski等分别用S波和P波层析分析提供的,以670km深度为分界的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震波传播所反映出的横向不均匀的球谐函数系数,假定地幔内部密度与正常水平的偏离分别与P波和S波的速度Vp和Vs成比例(下地幔δρ=γδVp,上地幔δρ=σδVS2),并用一组新的球谐函数系数表示全地幔密度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比例系数γ=0.199,σ=3.13×10-5时,该全地幔密度模型可以70%恢复Dziewonski提供的下地幔密度模型,50%恢复Woodhouse提供的上地幔密度模型.合成密度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分别由P波和S波速度异常所提供的地幔密度分布特征;2.所有穿过太平洋中部的剖面均明显地显示出一个低密度异常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核-幔边界;3.所有大陆下部均存在一个高密度异常区,而且深入到1200-1300km深度处;4.由密度异常的正、负交替基本上将部分地区地幔分成为3层,其深度依次为:第1层25-1300km左右,第2...  相似文献   
216.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217.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measurements of crustal tilt using the Qionghai Observation System and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plane tilt observed by the System and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around the Qionghai Lake, at Xicha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accuracy may reach the magnitude of 10-7-10-8 radian. The processes of the crustal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ity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M≥5.0) whose  相似文献   
218.
A simple method to contour local inhomogeneities using seismic data is proposed. It formalizes an approximate inversion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cal inhomogeneities as mak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actual seismic data set and a previous reference model. It uses the optimal statistical criteria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recognition and the ray representation of the waves spreading. Any combination of direct, reflected and/or other types of waves may be used as the database. Inhomogeneities, having a size two times above the wavelength of the seismic waves, can be resolve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using ultrasonic waves and analysis of data from field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search for ore bodies, kimberlite cubes, oiltraps, etc.  相似文献   
219.
本文搜集江苏台网1982年-1987年2月间发生在江苏及其邻近地区103次地震的1047个P_n数据,经过静校正和质量分类,重新计算了震中距.选择灌云台为参考台,对一次地震的P_n数据,其它台均减去参考台的数据,成功地消除了与震源参数不确定有关的误差.处理中采用质量加权,获得了上地幔平均速度、大部分台P_n残差以及不同方位上P_n视速度估计值. 按Backus给出的波速各向异性的公式,求出江苏地区P_n速度与方位之间有2%左右的速度各向异性,最大方向和对称方向近南北,最小方向为北东东.推断其成因是由于白垩纪至第三纪期间壳下岩石圈北南向流变引起橄榄石晶体从优定向的结果.这为苏北盆地及下扬子碳酸盐岩地区地质构造形成发展动力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深部依据.  相似文献   
220.
朱振海  赵立平 《湖南地质》1991,10(3):259-262
地下深处的油气藏中的烃类物质,在压力梯度下会向地表产生微渗漏,导致地表物质产生一系列理化异常,在地表形成吸附烃异常、红层退色、粘土化、碳酸盐化、放射性异常和地植物异常等标志。根据这些地表标志的地物波谱特征,选择出油气资源遥感勘查的最佳工作波段,在此基础上,以机载遥感信息为主,以星载遥感信息为辅,以地表地球化学、地植物学、地面遥感勘查作为验证手段,最终施行多元信息复合分析,可达到寻找油气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