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8篇
  免费   1705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752篇
地质学   3433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Seismic safety of structures depends on the structure's ability to absorb the seismic energy that is transmitted from ground to structure. One parameter that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seismic energy is the energy flux. Energy flux is defined as the amount of energy transmitted per unit time through a cross-section of a medium, and is equal to kinetic energy multiplied by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seismic waves. The peak or the integral of energy flux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ground motions. By definition, energy flux automatically accounts for site amplification. Energy flux in a structure can be studied by formulating the problem as a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 For buildings founded on layered soil media and subjected to vertically incident plane shear waves, energy flux equations are derived by modeling the building as an extension of the layered soil medium, and considering each story as another layer. The propagation of energy flux in the layers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upgoing and downgoing energy flux in each layer, and the energy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t each interface. The formulation results in a pair of simple finite-difference equations for each layer, which can be solved recursively starting from the bedrock. The upgoing and downgoing energy flux in the layers allows calculation of the energy demand and energy dissipation in each layer.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cable to linear, as well as nonlinea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992.
付虹  王世芹 《地震研究》1994,17(4):350-354
本文通过对1992年4月23日缅甸6.7、6.9级地震前近场区异常研究,发现该地震在澜沧、耿马地震后,中小地震区域活动水平一直较高,表现为地震频度和应变释放一直较同,并形成了地震空区。震前3个月开始,震源区的频度增加,应变释放加速显著,近场区的短期前兆异常也较突出。笔者对这些特征进行了一定剖析。  相似文献   
993.
豫北及其外围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成科  赵金仁 《地震地质》1994,16(3):243-253
利用菏泽~长治和郑州~济南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一维、二维射线追踪走时拟合与合成地震图计算,获得了该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浅部断裂较发育,对应其地壳深部界面和速度等值线起伏变化较明显。在华北坳陷区南部上地幔隆起的背景上存在两个局部凸起,凸起最高处与浅部的东濮凹陷、汤阴地堑基本对应,M面埋深分别约31km和34km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地震目录》补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内各地宏观地震记载为线索,查阅同日徐家汇地震台地震记录,从中发掘出一批1905-1949年间现有目录中没有或无测震依据的中强地震,共60余次,丰富了现有地震目录,可供地震研究和工程建设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95.
刘巍 《山西地震》1992,(1):8-18
叙述了1989大同—阳高地震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此次地震现场的分析预报工作。按照《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震情分析指南》所确定的原则,采用国内常用的一些方法,对此次地震的类型、震前活动、地震趋势、余震活动等做了分析。并对几次强余震的预报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汾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怡之  王进英 《内陆地震》1992,6(2):143-150
根据历史强震与现代地震的资料,研究、分析了汾渭地震带强震及中、小地震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对该带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In this paper, a preliminary data processing was made for tbe aftershock records or theZhangbei M6.2 earthquake on Jan. 10, 1998. The hypocenters of 205 earthquakes with M_L≥0.5 were loc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aftershockS were concentrated in a more than10 km long and 5~8 km wide NE-trending beIt. The source mechanism solutions of largeraftersbocks were also calculated, from which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faulted zone of themain shock is an NE-trending fault. Furthermore,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P waves was made.The corner frequency is about 10 Hz.  相似文献   
998.
信息增益在地震趋势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萍  冯国政 《中国地震》1996,12(4):378-382
从熵中信息增益的定义出发,将地震中的能量和频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研究了全球1900-1992斫M≥6.0地震的信息增益。结果表明,强震前有信息增益减小的特点。信息增益方法的引入,为利用中小地震进入地震跟踪预报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胥颐  许静 《内陆地震》1996,10(1):7-14
以台网的布愕和设备配置为依据,针对承担珠任务的设计指标,详细地介绍了乌鲁木齐遥,是地震台网的基本功能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结合考核运行期间记录地地震,分别对微震,强震和远震的监测能力以及适用范围做出评价,同时讨论了误差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巴卡.  M 《内陆地震》1996,10(1):79-85
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变形及破坏试验,研究断裂形成过程中的声发射记录(AE),以找到能解释地震前兆现象的方法.另外,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及资料进行了数理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