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1篇
  免费   1271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129篇
地质学   1454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文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应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元-磨公路K235 160~600段高堑坡地质条件、病害发生机制和诱发因素。堑坡所在区域位于红河深大断裂与哀牢山深大断裂所夹持的哀牢山褶皱带内,属强烈侵蚀切割的低中山区,河流下切严重,河流阶地不发育。南溪河及其支流小曼萨河、叉河依附于不同时期生成的构造发育而成,堑坡位于小曼萨河注入南溪河的交汇部位小曼萨河的左岸。小曼萨河及南溪河所夹持的山体,尤其是堑坡所在的部位,已严重破碎、松弛,岩石似大块石堆垒状,坡面上的树木均明显地向小曼萨河方向倾倒。经地质力学配套分析,堑坡所依附的山梁形成于红河深大断裂生成期(γ4),堑坡岩体受多期构造活动的作用,其中NW65/°SW64°及NW63/°SW35°两组倾向临空的构造面控制坡体的稳定。堑坡具备发生变形破坏的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由于组成坡体的岩土强度不足而引起既有构造面的大型坍塌。连续降雨及温差是诱发因素。基于目前国内边坡防治技术、施工能力,提出了以“治”或“避”为主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2.
江西省宜春城区地面塌陷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春城区属岗阜低丘地形,分布石炭系-二叠系覆盖型及裸露型碳酸盐岩,占城区面积近70%。浅部岩溶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20m,土洞较多,基岩面起伏大,第四系岩性结构复杂,地下水埋藏浅。由于抽采地下水及建筑施工振动等人为因素影响,诱发地面塌陷12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城市规划功能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地面塌陷的易发程度及场地建设适宜性;应限制诱发塌陷因素的强度,在易发区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严禁新建开采井;塌陷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填堵、跨越、灌注、深基础控制抽排水强度、及其它综合治理或避让方法,同时做好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43.
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亦大。多年来的无序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和影响,出现了山体植被遭受破坏、土地被占用、环境受污染、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一系列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省人大和省政府关于限制开山采石和保护环境等政策、法规出台和落实,近几年乱采滥挖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不少矿山已逐步开始对环境治理,且初见成效。文章介绍了江苏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对策,以期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在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4.
本文简述了开发地震快报系统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45.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2004年11月24日乌鲁木齐市两座电网瑶线铁塔倒塌事故的气象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并对高低空环流形势场、加密气象站信息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不同地理位置风速差异很大,红雁池和头屯河区瞬间极大风速分别比市区大12.8m/s和18.4m/s。纠正了过去认为东南大风的强中心只出现在红雁池附近的说法,为今后制作大风分区预报提供了参考,也可为城区高层建筑及相关设计规范的修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岩溶塌陷试验、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岩溶塌陷是我国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广泛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湖南、江西、云南等 2 3个省 (区 )。据初步调查 ,全国有 30 0多个市县共发生过岩溶塌陷 14 0 0例以上 ,塌陷坑总数超过 4× 10 4个 ,有效减轻其影响已成为广大岩溶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作者近年来完成的项目成果为基础 ,介绍了岩溶塌陷模型试验测试技术、基于GIS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技术 ,最后 ,对岩溶塌陷研究的趋势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8.
介绍安庆铜矿矿山的生产及水文地质概况,指出矿山生产中存在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问题,提出总体治理方案和实施措施,对治水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9.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乔秀夫 《地学前缘》2002,9(3):141-149
地史中发生的强地震事件在地层中留下固定的记录 (图 1~ 3) ,这些记录在区域上呈带状分布 ,代表地史中的地震带。中朝板块元古宙目前可识别出两个板内地震带 (图 5 )。中元古代板内地震带 (170 0~ 12 0 0Ma)西起太行山北段 ,经燕山山脉、辽宁西部、穿越辽河平原至辽宁北部的泛河流域分布 ,即燕山—泛河地震带 ,现今呈NEE向延伸。新元古代震旦纪地震带沿吉林南部、辽东半岛、山东中部及苏皖北部现今呈NNE走向分布 ,即古郯庐地震带 (6 5 0~ 6 0 0Ma)。上述两个板内地震带是元古宙不同时期超大陆裂解的响应。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两个不同方向的地震断裂带分别控制着两个时期的盆地边界。燕山泛河地震断裂带构成中元古代海盆南界 (指现在的位置 ) ,形成向北开放的海域。古郯庐地震断裂带将中朝板块裂解为华北块体与胶辽朝块体。古郯庐地震断裂带构成震旦纪海域的边界 ,震旦纪海盆通过朝鲜半岛与当时的外海相连接 ,华北块体则为陆源剥蚀区。文内四幅古地理图 (图 6~ 9)是以地震灾变思想为指导 ,以新的地层研究、对比为基础编制的 ,侧重反映了盆地的格局及其变化。根据地震、同沉积断裂新的思路 ,可提供地质学家重新认识与解释某些沉积矿床的成因 ,它们的成矿元素均来自地球深部而非地表风化作用。文中编制  相似文献   
50.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acquired by Marine Arctic Geological Expedition (MAGE) of Murmansk, Russia in 1990 provide the first view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Arctic region between 77–80°N and 115–133°E, where the Eurasia Basin of the Arctic Ocean adjoins the passive-transform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Laptev Sea. South of 80°N, the oceanic basement of the Eurasia Basin and continental basement of the Laptev Sea outer margin are covered by 1.5 to 8 km of sediments. Two structural sequences are distinguished in the sedimentary cover within the Laptev Sea outer margin and at the continent/ocean crust transition: the lower rift sequence, including mostly Upper Cretaceous to Lower Paleocene deposits, and the upper post-rift sequence, consisting of Cenozoic sediments. In the adjoining Eurasia Basin of the Arctic Ocean, the Cenozoic post-rift sequence consists of a few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deposited by several submarine fans. Based on the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the structural pattern was determined and an isopach map of the sedimentary cover and tectonic zoning map were constructed. A location of the continent/ocean crust transition is tentatively defined. A buried continuation of the mid-ocean Gakkel Ridge is also detect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south of 78.5°N there was the cessation in the tectonic activity of the Gakkel Ridge Rift from 33–30 until 3–1 Ma and there was no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Eurasia Basin during the last 30–33 m.y. South of 78.5°N all oceanic crust of the Eurasia Basin near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Laptev Sea was formed from 56 to 33–30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