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4篇
  免费   1237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4155篇
地质学   1597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叙述了1967年至2002年间国内有关研究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的进展情况。综合叙述了有关这次地震的地震参数、地震破坏、地震断层、地震形变遗迹、地震发生的新构造与深部构造等。  相似文献   
92.
山西高平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发生在山西高平的地震和对高平有影响的地震,分析了高平市的地震灾害,通过分析得出高平地震与晋获断裂带活动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本假设对于确定的相关系数及子台间距存在一个相干波长,将不同频率、震中距的相关性变化的原因归纳为视波长的变化.对近事件而言,几乎不存在相关系数十分理想的子台间距的区间范围.对非理想相关的台阵,应用S.Mykkeltveit等介绍的增益公式来预测台阵的增益,其效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的较好.论述了区域台阵与侦察远处事件的台阵有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4.
城市群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03,19(2):103-108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涌现了大量的城市群。城市群地震灾害比单个城市的地震灾害更为复杂、严重。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大。本文首次对城市群的地震灾害特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城市群防震减灾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近年沿安宁河一则木河一小江断裂带和大凉山断裂带出现的突出地震活动性、跨断层地壳形变和宏、微观异常现象。根据这些异常依据分析了强震趋势及预测应用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6.
为使县级以上地震部门做好审核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工作,介绍了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4个依据、程序、重大重要建设工程的划分依据、活动断裂分类与分级规定等。指出,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既是一项法定的行政审批工作,又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97.
由于工程需要,对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了考察,马安—河口路段所处大地构造性质为东南地洼区,穿越了三个次级构造分区:白土断陷、思劳断隆、云浮断隆。路段附近发育3条断裂:肇庆断裂、河口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前两者为非活动断裂,后者为活动断裂且星北东向从思劳附近穿过,是未来5.0级地震发生地段,烈度可达Ⅵ度。但路段附近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仅发生过4以—5.0级地震4次,最大烈度为Ⅴ度。白诸立交、河口立交的地震地质环境稳定,思劳立交基本稳定,沿线不易产生滑坡与崩塌。  相似文献   
98.
设计了一种地震参数计算与数据传输程序,能够通过交互方式自动完成mb、mB、MS7、MS、ML五个震级及其他相关地震参数的计算,自动生成大震速报文件,直接连接PCU速报。不仅适用于数字地震仪同时也可以用于模拟仪器(如DD—1,DK—1)解决了SSB大震速报软件数据不易改动、容易出错、速度慢等问题。同时也完善了SSDP软件参数计算功能,提高了数字测震台的效能和速报水平,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
The effect of asymmetry and irregularity of the inputted seismic waves on the earthquake-induce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the buildings on natural subsoil i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 phenomena, theoretical analyses, dynamic triaxial tests and shaking table tests.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at, the asymmetrical and irregular character of the inputted seismic waves themselves may hav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subsoil and buildings in some cases, and this is a necessary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reasonable evaluation for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and other problems relating to the soil deformation due to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00.
Decoupled seismic analysis of an earth da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an earth dam is evaluated via the decoupled displacement analysis using the accelerograms obtained by ground response analysis to compute the earthquake-induced displacements. The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dam is carried out under both 1D and 2D conditions, incorporating the non-linear soil behaviour through the equivalent linear method. Ten artificial and five real accelerograms were used as input motions and four different depths were assumed for the bedrock.1D and 2D response analyses were in a fair agreeme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top third of the dam where only a 2D modelling of the problem could ensure that the acceleration field is properly described. Th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ratio obtained in the 2D analyses was equal to about 2 in all the cases considered, consistently with data from real case histories.The maximum permanent displacements computed by the sliding block analysis were small, being less than 10% of the service freeboard;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dam can then be envisaged for any of the seismic scenarios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