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931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451篇
地球物理   909篇
地质学   1706篇
海洋学   644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中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中国土种志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与空间尺度的关系及土类内和土类间的变异程度,探讨了不同空间尺度单元下,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土壤剖面为单元,随着土壤剖面数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增大;行政区域尺度单元内部土壤有机质变异程度大于单元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程度。以土壤分类单元为空间单元,土类内的有机质含量变异程度小于土类间的变异程度。随着统计单元空间尺度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因此,采用网格法或行政区划分空间区域,获得空间区域单元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或贮量的精确估算需要较多的剖面,但外推至数据不足的空间区域时,估算的不确定较小;采用土壤分类单元为空间区域单元,结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2.
金学杰  周剑 《冰川冻土》2017,39(3):572-582
对黑河下游地区蒸散发量的估算及其时空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流域水循环,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利用SEBS模型估算了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2014年15天的日蒸散量,将SEBS估算的日蒸散与不同下垫面5个站点的EC实测值进行对比,其均方根误差和确定性系数分别为1.2 mm、0.85(5个站点),0.5 mm、0.96(2个站点),表明SEBS模型的结果是合理的,可以适用于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地区的地表蒸散量的估算。同时分析了黑河下游蒸散发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地区,蒸散发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 > 春季 > 秋季 > 冬季;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沿河分布的趋势。不同土地覆被类型蒸散发有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但其季节变化幅度并不相同,规律为:水体 > 耕地 > 灌丛地 > 草地 > 裸土地 > 沙地。  相似文献   
103.
宗琦  傅菊根  徐华生 《岩土力学》2007,28(9):1992-1996
崩落爆破通常承担整个立井冻土掘进爆破40 %~60 %的破土量。宽孔距崩落爆破能够增加自由面的有效利用、增强自由面应力波的反射拉伸作用和消除或减小冻土中的应力降低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冻土爆破漏斗模型试验,综合考虑爆破漏斗体积和爆破后两炮眼间最大凸量,初步认为炮眼密集系数 =1.5左右时较为合理。结合立井崩落炮眼成圈弧形布置和冻土所受夹制作用相对较大的特点,建议应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立井冻土崩落爆破炮眼密集系数,这在进一步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4.
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a seismic refraction survey (P-S wave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years on recent faults of North Sakhali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near-surface zone of active faul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tectonic motions and their imaging in seismic fields are demonstrated. Criteria for estimating the activity of the studied tectonic disruption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05.
单敬福  路杨  纪友亮 《地质找矿论丛》2007,22(2):125-130,151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结合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资料,借助BP网络对渗透率进行预测.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的研究,认为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PI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葡萄花油层组PI1-PI4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I2a,PI3,PI2b,PI1,PI4;层间非均质性在PI3和PI4间表现得最强,其他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对非饱和多孔介质的研究成果,考虑孔隙中的液相和气相的相互影响,研究非饱和土地基中剪切S波的传播特性。通过非饱和土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质量平衡方程、动量平衡方程和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建立问题的弹性波动方程,经过理论推导给出非饱和土中剪切S波的弥散特征方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剪切S波的波速和衰减系数随饱和度、频率和固有渗透系数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S波的波速几乎不受饱和度的影响,但其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固有渗透系数的增大先不变后增大;剪切S波的衰减系数随着饱和度和频率的增加均增大,而随着固有渗透系数的增大先不变后增大最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7.
桩基础在水平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一直是工程界的一个研究难点,近年来随着建筑、桥梁桩基础的规模大幅增加,基于小规模、小比例尺群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试验得出来的结论和计算方法可能会不适应新的计算要求,相关的认识和计算方法需要重新论证和更新。本文针对大规模群桩基础水平承载力效应系数的计算问题,首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调研,发现现有的规范计算方法可能会高估群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针对这些问题,对大规模群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效应系数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探讨水平承载力效应系数的规律,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并与规范计算方法结果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应的工程设计问题提供依据,结果的适用性需要今后进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8.
I INTRODUCTIONThe settlement of particles in fluid has been studi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hydraulics, metallurgy andchemistry since the middle of 19 century because of its great importance. Although the settlement ofsingle particle and group settling velocity of uniform particles in still water are relatively well-studied, yetthe settlement of non-uniform particles in flowing water lacks understanding. For instance, Cunningham(1910), Richardson (1954) and Batchelor (1972), hav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09.
以线性粘滞阻尼器加固剪切型规则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原理提出阻尼系数正比于层间位移(α+1)次方的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使得中震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允许值,以满足"中震不坏"的设计目标,同时令附加总阻尼系数最小,满足经济性要求.以12层规则框架为例,分别采...  相似文献   
110.
Using data on wind stress, significant height of combined wind waves and swell, potential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seawater velocity, as well as objectively-analyzed in situ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 established a global ocean dataset of calculated wind- and tide-induced vertical turbulent mixing coefficients. We then examined energy conservation of ocean vertical mix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ocean wind energy input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change due to mixing (with and without artificially limiting themixing coefficient), and K-theory vertical turbulent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regardless of energy inputs. Our research showed that calculating the mixing coefficient with average data and artificial limiting the mixing coefficient can cause a remarkable lack of energy conservation, with energy losses of up to 90% and changes in the energy oscillation period. The data also show that wind can introduce a huge amount of energy into the upper layers of the Southern Ocean, and that tidesdo so in regions around underwater mountains. We argu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wind and tidal energy inputs into account forlong-term ocean climat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 believe that using this ocean vertical turbulent mixing coefficient climatic dataset is a fast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maintain the ocean energy balance in ocean modeling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