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75篇
地质学   229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探地雷达图像的正演合成与偏移处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讨论了射线追踪法实现二维地电断面的探地雷达图像的正演合成问题,其中包括二维地电断面的数字拟合、多层连续界面介质中高频电磁波的反射与透射统一的运动学边界方程;根据Huygen's-Fresnel原理导出了均匀介质中二维管状体模型的衍射雷达波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用射线追踪法合成的二维地电模型的探地雷达图像;用衍射波公式合成了二维管状模型的雷达图像,并与物理模拟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用Kirchhoff积分法对数字模拟与物理模拟记录的雷达图像作了偏移处理,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42.
43.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the Kunming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王椿镛)(王溪莉)(颜其中)Threedimensionalvelocityst...  相似文献   
44.
豫北及其外围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成科  赵金仁 《地震地质》1994,16(3):243-253
利用菏泽~长治和郑州~济南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进行了一维、二维射线追踪走时拟合与合成地震图计算,获得了该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浅部断裂较发育,对应其地壳深部界面和速度等值线起伏变化较明显。在华北坳陷区南部上地幔隆起的背景上存在两个局部凸起,凸起最高处与浅部的东濮凹陷、汤阴地堑基本对应,M面埋深分别约31km和34km  相似文献   
45.
北秦岭灰池子花岗岩基成岩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通过Nd,Sr和O同位素示踪研究,分析了灰池子花岗岩基的成岩物质来源,初步查明该岩体的岩浆源区由69%的地幔物质和31%的陆壳物质混合而成,属壳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46.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与地幔来源物质混合形成的产物。稀土元素含量非常低的八宝山花岗斑岩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流体与其发生交代作用,由于交代及混合作用造成花岗斑岩类的Rb—Sr等时线多为假等时线;柳关花岗斑岩基本上完全由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提供物质,豫西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岩基其物质来源更为复杂,可能有宽坪群为其提供物质。  相似文献   
47.
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著.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48.
49.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s of the paraxial complex geometrical optics (CGO) in respect to Gaussian beams diffraction in the smooth inhomogeneous media and discusses interrelations between CGO and other asymptotic methods, which reduce the problem of Gaussian beam diffraction to the solution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amely: (i) Babich’s method, which deals with the abridged parabolic equation and describes diffraction of the Gaussian beams; (ii) complex form of the dynamic ray tracing method, which generalizes paraxial ray approximation on Gaussian beams and (iii) paraxial WKB approximation by Pereverzev, which gives the results, quite close to those of Babich’s method. For Gaussian beams all the methods under consideration lead to the simil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are complex-valued nonlinear Riccati equation and related system of complex-valued linear equations of paraxial ray approxim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bich’s method provides diffraction substantiation both for the paraxial CGO and for complex-valued dynamic ray tracing method. It is emphasized also that the latter two methods are conceptually equivalent to each other, operate with the equivalent equations and in fact are twins, though they differ by names. The paper illustrates abilities of the paraxial CGO method by two available analytical solutions: Gaussian beam diffraction in the homogeneous and in the lens-like media, and by the numerical example: Gaussian beam reflection from a plane-layered medium.  相似文献   
50.
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首先对求解区作网络划分,由给定的正演速度模型在网格点上双线性插值,获得整个网格节点的速度分布,然后,对波阵面作一近似,在此基础上,用最小走时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完成正演,反演则是通过正演的方法实现的,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