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1187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1576篇
地球物理   1184篇
地质学   947篇
海洋学   960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300篇
自然地理   78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南海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POM模式模拟与观测(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南海海面高度(SSH)的季节变化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和差异.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POM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南海SSH的季节变化;冬季与夏季,春季与秋季南海海面异常场形式完全相反,冬季Ekman输运造成在西海岸的堆积要比夏季在东海岸堆积更明显,而吕宋冷涡中心附近和吕宋海峡海面季节变化振幅最大;除春季以外,在南海绝大部分海域,海面高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风力的控制,南海海面热量通量对SSH的季节变化贡献约为20%,风应力对SSH的季节变化的贡献约为80%.  相似文献   
242.
渤海、北黄海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随着历年冬季气候差异而不同.暖冬海冰覆盖范围不足海域的15%,而寒冬可覆盖海域80%以上.概述了海冰监测及资料来源.冰覆盖面积、外缘线位置和冰况等级等被作为反映结冰海域冰情的指标.用大连和营口站的气温表示渤海、北黄海海域的局地气候.用1952~2000年大连的月平均气温描述冰情的变化.给出冰情指数由1952/1953年到1999/2000年随大连站月平均气温变化.影响渤海和北黄海冰情和气候的因子很多,诸如大气环流的演变和太阳活动等.分析了多种因子与冰情的滞后相关,指出20世纪90年代渤海冰情持续偏轻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当一致;渤海和北黄海冰情的年际变化与El-Nino现象以及太阳活动周期有关;讨论了海冰季节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43.
厦门西港海域硅酸盐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7年厦门西港赤潮调查表层海水硅酸盐等资料的研究表明,该海区表层海水中硅酸盐浓度的分布一般呈由湾口朝湾内降低的趋势,这在浮游植物繁盛的春季更为明显,硅酸盐浓度的日较差值春季明显高于冬季的。受浮游植物活动和咸淡水消长的综合影响,硅酸盐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介于13.9-72.4μmol/dm^3之间,春季为低值期,冬季为高值期,春夏季大,小潮时硅酸盐浓度呈显著变化,一般为小潮时的高于大潮时,文  相似文献   
244.
渤海海峡断面温度结构及流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采用 POM模式 ,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 (SST)数据并考虑 M2分潮作用 ,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渤海海峡温度结构和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和 SST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渤海海峡的水交换流型、温度结构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245.
合浦珠母贝两个野生种群的生化遗传变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测定了大亚湾和北部湾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野生种群12种同工酶26个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两个种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1243±0.0377和0.0999±0.0441,与已报道的珠母贝属的其他种很接近。两个种群的杂合子缺失系数分别为-0.278和-0.346;遗传相似度(I)和遗传距离(D)分别为0.9842和0.0159;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253,表明2个种群之间有较强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246.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叶英  董波 《海洋预报》2002,19(2):23-30
本文利用1950-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50年来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异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频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差异,并对比分析了同期的副热带高压等海洋大气环流指数的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247.
冬季黄海暖流区的空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了多年连续的冬季水文调查数据,以黄海暖水舌作为黄海暖流的示性指标,采用经验函数正交分解及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黄海暖流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海暖流的强弱存在4~7 a的年际变化周期,并与冬季局地季风的经向分量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2)黄海暖流的流轴存在一个3~6 a的变化周期,而且其流轴的摆动明显受冬季季风纬向分量的影响;3)季风增强,黄海暖流增强且流轴西移.  相似文献   
248.
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丹东、大连、东营、青岛、赣榆、舟山、厦门7个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营和赣榆群体为一组,而其它群体为另一组.2组差异极为显著.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41.30%,8.92%,8.08%和7.31%,累计贡献率为65.60%.第一主成分主要受尾柄长/尾柄高、体高/体长、头长/体长和吻至背鳍起点/体长的影响.判别分析也可将两组群体分开,东营和赣榆组与另一组没有误判,对于样本所属海域的判别,其中东营为100%,最低为青岛群体66.7%,综合判别率为85.5%;选取贡献较大的14个特征值建立判别公式,利用判别公式计算各群体的差别准确率为62.1%~100%.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两组群体已达到亚种水平,而两组群体内的形态差异为种内不同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9.
南海溶解氧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解氧在生物活动较小的情况下,与温盐相似,同样具有保守性。本文基于WOD05数据集中实际观测的溶解氧标准层资料,对南海溶解氧的垂直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阐述,指出在浅水陆架区、中央海盆和吕宋岛以东深水区,溶解氧具有不同的垂向分布特点。重点分析了深水区的溶解氧垂向结构,发现其极大值存在季节性变化,量值在冬、春较大,夏、秋较小,出现的深度夏季最深,超过50 m,秋、冬较浅且现象不够明显;极小值基本不存在季节变化,出现的深度约860 m;对比温盐关系曲线,发现溶解氧极大值对应着南海次表层水团上界、衰减缓慢的稳定阶段对应次表层水团高盐核心水层、而极小值则对应中、深层水团的交界。  相似文献   
250.
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6年6、8、10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大面调查资料,分析了溶解态Al的分布及季节变化,讨论了水团混合、悬浮颗粒物及浮游植物水华对溶解态铝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航次溶解态铝的水平分布规律相似,都是近岸浓度最高,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浓度降低,6、8、10月溶解态Al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9±77)、(109±80)和(138±73)nmol/L,统计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溶解态铝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影响溶解态铝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水团混合、底沉积物的再悬浮以及浮游植物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