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47篇
地球物理   574篇
地质学   512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其上空环流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月娟  丁明 《大气科学》1992,16(5):592-600
本文首先用《逐月全球气候资料》中的实测风资料对80年代的两次El Nino。事件(1982—1983年和1986—1987年)太平洋地区上空环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用一个九层原始方程模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 观测资料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皆表明,赤道东太平洋的这两次海温异常都使其上空的环流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两次海温异常的强度、范围和延续时间有所不同,对环流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这两次El Nio期间太平洋上空环流的演变特征及数值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2.
陈练  王阔  李进  李栋梁 《气象科学》2017,37(4):542-552
利用NCEP/NCAR大气环流资料、NOAA ERSST.V3b海温资料以及浙江省66个台站1971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浙江省11月降水偏多对应的高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特征以及与热带海温异常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11月浙江省降水异常偏多的事实进行梳理和个例诊断。结果显示,2015年11月浙江省处于降水偏多的气候背景,同时北半球北极涛动正位相异常偏强、中高纬地区经向环流偏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异常偏强、位置偏西是造成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表明巴尔喀什湖地区500 hPa高度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浙江省11月份降水具有显著相关;厄尔尼诺是导致浙江省11月降水偏多的重要外强迫因子之一,2015年11月Niño3.4指数达历史峰值,是造成浙江省同期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3.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温度特征及与热带SSTA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1951-1997年我国西北地区东部15个测站的地面气温资料和1950-1996年热带太平洋地区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夏季(6-8月)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热带太平洋各区域海温异常与西北地区东部气温变化之间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用EOF分解得到的前三个主要特征向量(占总方差的80%以上)基本反映了西北地区东部的气温变化特征,用这三个特征向量重建的气温距平均,存在  相似文献   
324.
东亚夏季风成员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东亚夏季风高、低层环流的“多齿轮耦合”形态。本文利用多变量主成分分析(MV-EOF)等方法诊断分析了东亚夏季风多齿轮耦合的变化特征、耦合机制、时间稳定性、空间稳定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典型多齿轮耦合形态影响夏季降水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多齿轮耦合受到垂直温、压场的强迫和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际变化上(周期为2~6年)。其前两个模态稳定地反映了东亚夏季风成员典型联动作用。在第一模态中,北方气旋、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主要耦合系统。其中北方气旋为正压结构,在高层通过南侧偏西气流与南亚高压耦合,南亚高压则通过中纬东部地区下沉辐散气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联动。当该耦合模态增强时,有利于中国夏季降水呈自北向南“+-+-”分布。第二模态主要反映中高纬气旋、东亚副热带西风气流、南亚高压、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耦合特征。其中,中高纬气旋和西北太平洋反气旋为正压系统,两者通过其间的东南气流联动。气旋系统在高层通过南侧西风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和南亚高压联动。反气旋在中低层通过南侧的偏东气流影响副热带高压强度和面积。当该耦合模态增强时,中国黄河以北及河套地区降水偏多,黄河以南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325.
1.IntroductionStatisticalstudiesdemonstratedthatinEINinoyearstheprecipitationinsummerintheChangjiangRiverandHuaiheRiverBasinsisprobablyabovethenormalwhileitispossiblybelowthenormalinthenorthernChinaandtheHetao(theGreatBendoftheHuangheRiver)region.ThetemperatureinsummerisusuallylowerthannormalinEastAsia,especiallyinNortheastChina.Therewere6yearswithseverelowtemperaturesince1951,andtheyare1954,1957,1964,1972,1976and1983,whichareallrelatedtotheEINinoyears(seeHuangetal.,1989,1992;Xiangand…  相似文献   
326.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基于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NLPCA),对中国近50 a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夏季降水的异常分布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当夏季降水距平的一维NLPCA近似在非线性主成分取极端相反位相时,对应的空间分布型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一维NLPCA对夏季原始降水距平场的近似,比传统一维PCA的近似更为逼真。  相似文献   
327.
利用NCEP/NCAR2.5°×2.5°的逐月再分析资料和NOAA提供的逐月海温资料等从海温异常、大尺度环流异常、水汽输送异常等角度分析了2021年秋季陕西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结果表明:(1)小波交叉谱分析显示Ni?o3.4区海温距平与陕西秋季降水存在2~4年的共振周期,前期冬季海温与次年秋季降水关系呈正相关的周期共振。(2)受双峰型La Ni?a事件影响,2021年9-11月副热带高压(下文简称“副高”)控制的范围明显偏大,副高脊线位置较气候态偏北1度,西伸脊点较气候态偏西23度,造成主雨带偏西偏北。(3)中低层西北太平洋到我国华北北部的异常反气旋,与孟加拉湾北侧异常的气旋中心,造成气流在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异常辐合。(4)从水汽收支来看,陕西2021年秋季水汽净流入较气候态偏多66.7%,尤其是东边界的异常水汽输送,还增强了低层冷垫,利于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导致陕西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328.
利用气候模式CAS-ESM-C从1922年起84年的模拟资料,对1月份热带太平洋上层流场作复EOF分解及小波分析,并与实况以及理论解析解作对比讨论,以考察模式对赤道大洋上层流场的模拟能力,得到主要结论:(1)复EOF分解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为53.5%、12.9%、9.5%,累积方差贡献为75.9%,累积方差贡献比实况更高。(2)第一、二模态空间场与实况相比总体相像,流场都为赤道所俘获,在俘获区内的流场均以偏纬向流为主;差异在于模拟资料分析的赤道俘获区范围较实况要大,流场的经向流分量及越赤道流也较实况明显。(3)第一、二模态实时间系数序列无线性变化趋势,而实况则有。复EOF模态年际及年代际变化与实况相同或相近;第一、二模态中3~7年的年际变化是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的反映;第一模态22~23年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太平洋主要气候模态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而第二模态13年的年代际变化是受北太平洋次要气候模态北太平洋环流振荡(NPGO)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第一、二模态还都有峰值16年的年代际变化,这可能与印尼穿越流有关。(4)模拟资料分析的结果具有理论解析解中流...  相似文献   
329.
地球化学的空间自相关异常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地球化学数据存在的空间分布相关性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自相关统计的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方法。以内蒙古浩布高矿床外围的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例,通过对Sn、Cu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在不同空间间隔上的全局自相关计算,测算其空间聚集的程度,选取聚集程度最高时的间隔距离作为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参数,通过局部Moran’s I值研究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空间聚类和异常值,从而提取地球化学异常。结果表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揭示Sn、Cu地球化学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更好地提取地球化学弱缓异常,说明空间自相关是一种有效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30.
卫星测高数据的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海瑛 《测绘学报》2001,30(1):21-26
本文给出了一套基于直角坐标系下的垂线偏差求解重力异常公式 ,并将之发展成为一套新的沿轨迹重力异常求解公式。与其他方法相比 ,本方法无须求解交叠点处沿轨迹和跨轨迹方向的海面高斜率 ,仅需计算沿轨迹方向的海面高斜率 ,因而更为简洁、有效 ,而且分辨率可以更高并可与真正的沿航迹实际船测重力相比较、验证。据此 ,利用 Geosat/GM、ERS-1 /35天及TOPEX/Poseidon三种测高数据 ,反演了南中国海域 (0°~ 2 5°N,1 0 5°~ 1 2 2°E)的 2′× 2′重力异常—— IGG-S。通过与实际船测资料和国际同行提供的重力模型相比 ,IGG-S总体精度达到1 0× 1 0 - 5ms-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