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571.
地球固体内核(SIC)和地球其余部分之间的引力和压力的耦合作用引起了一个力矩,从而对地球的章动运动产生影响.由于SIC的转动惯量和整体地球转动惯量相比是非常小的,因此可以认为SIC的动力学效应只是导致一个新的章动本征模,其频率与自由核章动(FCN)相差不太远,且对地球章动产生了一个微弱的共振影响.本文在文献〔1〕理论的基础上,对内核地球自转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和详细的研究,顾及到高阶引潮力位的影响,介绍了研究内核地球自转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引潮力位的复数球函数表示,复数矢量球函数的基本理论等.  相似文献   
572.
酒西盆地为河西走廊西段的一个压陷性盆地,其内发育了多条晚第四纪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是未来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通过对酒西盆地和邻近地区9个潜在震源区的长期地震活动水平的对比研究,发现不同震级档的潜在震源区基本处于各自的一个地震活动水平档上.据此将玉门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水平与其它潜在震源区对比,并结合区内活动构造及历史地震等活动特征,判定其震级上限为MS7.0.指出地震活动水平对比方法可作为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73.
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eeks(2005)提出有关土壤污染的生态风险“层叠式 (Tiered approach)”评价框架,有关各层次的评价技术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针对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特征,提出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属于Tire 1层次评价模型。根据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特征,遵循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熵原理和证据权重原则,用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风险表征污染指数(Cif);以其环境生物可利用性表征毒性响应系数(Tib),以对污染指数进行修正;以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毒性响应因子(Tie)为权重,提出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RI=∑mi=1Eri其中,Eri= Tie×Tib×Cif;RI表示土壤中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为元素i的潜在风险因子;Cif=Ci/Cio ,Ci为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实测值,Cio为计算所需要的参照值。Tib=(Rib/ Pib)1/2,Rib为样品中某元素生物可利用相态占总含量的百分比,Pib为参照土壤的相应比值。  相似文献   
574.
呼斯特岩体矽卡岩型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呼斯特岩体成矿地质背景,以艾木斯呆依铜铁矿床为例,叙述矽卡岩型铜铁矿成矿地质特征,从岩体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含矿性出发,指出岩体主攻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主攻矿种为铁、铜、铅锌、钼、钨,找矿有利地段为岩体南东部凹陷部位,总体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75.
Daily routine observation data from 27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1970 to 2017 were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abrupt changes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ith the formula of FAO Penman-Monteith, in consideration of China’s eco-geographical divi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ual and seasonal averag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xcept for summer and winter, displayed a distinct spatial pattern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with higher valu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but lower values in the middle; the time when monthly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reached its maximum or minimum showed clearly zonal differences, namely earlier in the south and later in the north. The prevailing mean and trend abrupt changes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study area, while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abrupt change time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seasons. Specifically, the mean abrupt change was dominated by positive mutation, with generally the earliest abrupt change time occurring in spring and the latest appearing in winter; the trend abrupt change pattern was mainly described as the process shifting from a downward trend to an upward trend, the trend change points in year,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were postponed gradually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southwest with a delay of about 20, 10, 20 and 5 years, respectively. Comparatively, the abrupt change time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trend in the whole plateau was later than that in the whole buffer zone, with a respective lag of 5, 1, 12, 5 and 4 year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iodic change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significant evaporation paradox only scattered through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period before the trend change point (2007), but it was absent afterwards and would not appear in the future. The above finding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climate change and eco-hydrological proces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n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576.
A dynamic model for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 on natural slopes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H. Chen  C. F. Lee   《Geomorphology》2003,51(4):269-288
  相似文献   
577.
利用2017-201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运城市秋冬季大气PM2.5传输路径、对应重污染的天气形势和潜在源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运城近地层盛行偏东风时污染频率高,弱的偏东风和西南风时,污染物浓度较大。秋冬季PM2.5后向轨迹西北方向最多达53.53%,偏东方向最少为11.25%,偏西方向和西南方向介于两者之间,分别为16.61%和12.06%。(2)不同轨迹对应天气形势不同,西北和偏西轨迹下,500 hPa高度场上为两槽一脊或偏西气流,700~850 hPa受脊前西北气流影响,地面为高压前底部型或均压场型;西南轨迹下,500 hPa高度场上为偏西气流,700~850 hPa运城处于槽前西南气流,地面气压场为高压前底部(底部)或均压场。(3)运城PM2.5潜在源区主要位于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和新疆东南、甘肃的东南部等地区,说明影响运城秋冬季PM2.5的浓度除了来自汾渭平原西南部的颗粒物区域输送,来自西北方向新疆、甘肃的远距离颗粒物传输也是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78.
柴达木盆地作为一个典型干旱内陆盆地,其蕴藏的地下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建立影响盆地地下水富水性的特征数据库,采用熵权法和TOPSIS结合的4种模型,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空间富水性分别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造成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空间富水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度(35.35%)、蒸发损失(26.92%)和入渗补给(18.90%)。盆地西北地区为弱富水性,中部地区为较弱富水性,南部和东部富水性较强。4种模型中E TOPSIS 2模型取得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最后,将评价得分和140个单井涌水量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基于E TOPSIS 2得分的盆地单井涌水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9.
苏安金 《江苏地质》2001,25(2):115-121
简要回顾了以往江苏的地质和找矿工作,分析了目前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江苏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五”地质找矿目标、发展重点和地区布局,并就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