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宁夏十五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自投入使用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地震数字波形。利用宁夏台网中震中距在1 000km范围内不同台站记录的9次M≥3.0地震的sPnPn震相进行分析、计算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研究表明,利用sPnPn震相的到时差计算地壳内近震深度的方法简捷、准确。  相似文献   
52.
中天山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GHENGIS和吉尔吉斯地震台网KNET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数据,反演了中天山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中天山上地幔顶部平均速度偏低,具有构造活动地区的特点和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中天山南部地幔上涌区的Pn波速度非常低,表明存在较高的热流活动.Pn波速度的变化与地震分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地震大都发生在中天山北部Pn波高速区上方,而南部的Pn波低速区上方几乎没有地震.这一现象说明地幔上涌引起高温极大地降低了岩石层地幔的强度,并以热传导的方式进入地壳使其失去地震破裂强度而发生韧性变形.中天山北部和南部的各向异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部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为近南北方向,与SKS波的各向异性特征基本一致,反映了地幔物质的迁移方向;北部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呈向南凸出的旋转趋势,估计与哈萨克地台南缘楚河盆地地壳块体向天山挤入造成应力场的改变和岩石层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53.
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ISC台站1980~2004年的地震数据,反演了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变化揭示出区域地质构造的深部特征:华南地区速度较高并且变化平缓,具有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特征;华南沿海尤其是滨海断裂带附近出现低速异常,表明该断裂可能穿过壳幔边界深达上地幔顶部.南海北部至台湾海峡较高的速度与华南地区类似,反映出大陆边缘和陆架地区的岩石层地幔性质;西沙海槽附近较高的速度不仅反映了华南大陆向南的延伸,而且与海槽裂谷拉张引起的地幔上拱有关,整个南海北部没有发现大规模地幔热流的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南海东部次海盆的上地幔顶部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对应于海底扩张中心的地幔上涌区,表明岩石层地幔强烈减薄甚至缺失;台湾东部-吕宋-菲律宾北部的低速异常与地震、火山活动以及岩浆作用紧密相关,揭示了西太平洋岛弧俯冲带的活动特征;南海东北部的洋-陆边界清晰,南海东部和菲律宾海西部较高的速度代表了海洋岩石层地幔的性质.Pn波各向异性反映出区域性构造应力状态及岩石层地幔的变形痕迹:华南地区的各向异性较小,说明这一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变形程度较弱;南海北部的快波方向与地壳浅表层构造的伸展方向一致,主要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的大陆边缘张裂和剪切作用对岩石层地幔结构的影响;琉球-台湾-吕宋岛弧两侧各向异性十分强烈,平行于海沟的快波方向表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相互作用导致俯冲板块前缘的岩石层地幔强烈变形;台湾东南海域快波方向的变化可能与欧亚大陆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机制的转换以及岩石层被撕裂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中国东部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紧邻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有着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深部结构,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区域.本文采用Pn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中国东部及其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中应用的Pn到时数据主要来自多种地震观测报告,并特别补充了东北流动台阵、华北流动台阵以及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拾取了大量高精度的Pn到时数据,最终挑选出2049个台站记录的24072次地震的240814条Pn波到时数据.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地区上地幔顶部平均速度为8.06 km·s-1,速度变化范围为7.81~8.32 km·s-1.东北地区东部表现为显著的低速异常,华北克拉通中、东部Pn呈现低速,而西部地区则表现为高速异常,华南地块主体表现为高速.反演结果还揭示江汉盆地、下辽河盆地、二连盆地及海拉尔盆地都显示出高速,而四川盆地和松辽盆地内部则呈现出不均匀的结构特征.四川盆地的高速异常显示出明显的分块现象,这可能是该盆地在沉积前具有不同的基底物质;松辽盆地的北部呈现为高速,而南部却表现为低速异常,这一特征与松辽盆地南、北部分别为高、低热流相对应,暗示盆地南部的岩石圈已经历了改造.研究进一步揭示Pn波低速区和高、低速过渡带的各向异性也较为强烈,而大部分强震都发生在这些区域之上的地壳内,说明这些部位容易发生变形而应力集中或产生应力差.  相似文献   
55.
The paper presents coastal structures design in the presence of waves by the minimization of a cost function. It aims to show that shape optimization can be efficiently applied to ocean engineering. This is an underlying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e design of harbors or offshore breakwaters. We compute the solution of a specific simplifi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describing the short wave propagation toward a vertical sea cliff or vertical wall and modify accordingly the shape of defens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minimize a pre-defined cost func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trength (energy) of the water waves. The optimization procedure relies on a global semi-deterministic search algorithm able to escape from local minima.  相似文献   
56.
基于内蒙古测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方法和TDMT-INVC方法对2020年3月30日和林格尔M4.0地震数字记录波形进行震源机制解计算,并利用sPnPn震相走时差法进一步对其深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震源机制以走滑为主,略带逆冲分量;CAP方法和sPnPn震相走时差法测...  相似文献   
57.
Fine structure of Pn velocity beneath Sichuan-Yunnan reg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use 23298 Pn arrival-time data from Chines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arthquake bulletins to invert fine structure of Pn velocity and anisotropy at the top of the mantle beneath the Sichuan-Yunnan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n velocity in this region shows significant lateral variation; the Pn velocity varies from 7.7 to 8.3 km/s. The Pn-velocity variation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tectonic activity and heat flow of the region. Low Pn velocity is observed in southwest Yunnan , Tengchong volcano area, and the Panxi tectonic area. These areas have very active seismicity and tectonic activity with high surface heat flow. On the other hand, high Pn velocity is observed in some stable regions, such as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the most pronounced high velocit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ichuan Basin, south of Chengdu. Pn anisotropy shows a complex pattern of regional deformation. The Pn fast direction shows a prominent clockwise rotation pattern from east of the Tibetan block to the Sichuan-Yunnan diamond block to southwest Yunnan,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southeastward escap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material due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to the Eurasia Plate. Thus there appears to b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the upper mantle structure in the region. The delay times of events and stations show that the crust thickness decrease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to eastern China,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deep seismic sounding.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Pn波速度的横向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整理了中国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Pn波到时资料,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及其各向异性的横向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Pn波的平均速度偏高,为8.09 km/s;构造上稳定的柴达木盆地下面,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较高,而构造上比较活跃的山西地堑地区波速则较低.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的地区,上地幔顶部是P波速度偏低的地区.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与天山挤压带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偏低的情况不同,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现代挤压变形带地区,上地幔顶部是P波速度偏高的地区.鄂尔多斯地块下面,波速度不均一,存在高低速的变化.这与该地块四周皆有强地震活动、地块本身可能有整体的构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Pn波走时研究地壳内部结构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运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研究闽台地区莫霍面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