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6篇 |
免费 | 278篇 |
国内免费 | 4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253篇 |
地质学 | 1253篇 |
海洋学 | 85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87篇 |
自然地理 | 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探讨渭河平原全新世黄土沉积时期的气候、土壤与季风变化,本研究以2.15 m厚度的宝鸡宝陵剖面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化学元素、碳酸钙以及土壤微结构作为研究指标,对全新世气候特征、土壤类型以及季风降水与强度变化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S0发育时期表现为中等化学风化,CaCO3含量在S0中下部小于1%,在全新世黄土层中的平均含量为12.14%。S0以发育新生红色粘土胶膜的致密块状微结构为主要特征,L0以孔隙发育的团块结构为主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晚全新世L0黄土堆积时气候相对冷干,年均降水量为500~600 mm,冬季风增强,冬季风与夏季风强度相近,并非冬季风占主导地位;2)晚全新世L0发育时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量占当时年降水量的50%左右,与其他来源的降水量基本相同;3)晚全新世发育的L0黄土受成壤作用较弱,具有碱性褐色土的特征。中全新世的成壤作用较强,发育的S0古土壤为湿润条件下的亚热带黄棕壤;4)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当时年均降水量为800 mm左右,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量明显多于其他来源的降水量,表明中全新世时期,夏季风确实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92.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7,自引:3,他引:97
本项研究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5种典型土地利用结构和7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198年5月到10月鳘吉测定一次土壤水分,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年内季节变化呈现出三峰三谷;林地和间作地对土壤水分有滞后作用;垂直梯度变化可归纳为增长型、降低型和波动型。通过分析5种土地利用结构对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指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展农果间作和培育深根性植物是黄土 相似文献
93.
选取泥河湾盆地郝家台、小长梁和东谷坨三个典型剖面顶部的黄土沉积进行磁化率和粒度特征的研究,以期揭示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理状况。结果表明,黄土沉积可以划分为S1、L1和S0三层,与我国西北地区典型剖面的黄土堆积和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1-MIS5可以很好的对比。它记录了这一地区130Ka.B.P.以来至少千年尺度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也说明这一地区对东亚季风气候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剖面黄土沉积说明盆地在更新世晚期的发育具有差异性,由于断块抬升作用使盆地西部继续接受湖相沉积,而东部则湖盆消失,接受黄土堆积。这些初步成果对研究盆地晚更新世时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根据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关于桩基设计的对比分析,通过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依据负摩擦产生的机理——中性点理论,论述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桩基设计应考虑中性点,而不应全部计入负摩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
气候变化对全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将社会科学(文史考古研究)与自然科学(气候变化)结合,分析了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发展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早的原因,提出这可能是由于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变化对不同地理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并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3次移民潮的原因及其对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97.
Richard A. Beck Douglas W. Burbank William J. Sercombe Asrar M. Khan Robert D. Lawrence 《Geodinamica Acta》2013,26(2-3):114-144
AbstractCollision of the Kohistan island arc with Asia at ~100 Ma resulted in N-S compression within the Neo-Tethys at a spreading center north of the Indo-Pakistani craton. Subsequent India-Asia convergence converted the Neo-Tethyan spreading center into a short-lived subduction zone.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subduction zone became the Waziristan, Khost and Jalalabad igneous complexes. During the Santonian- Campanian (late Cretaceous), thrusting of the NW IndoPakistani craton beneath Albian oceanic crust and a Cenomanian volcano-sedimentary complex, generated an ophiolite-radiolarite belt. Ophiolite obduction resulted in tectonic loading and flexural subsidence of the NW Indian margin and sub-CCD deposition of shelf-derived olistostromes and turbidites in the foredeep. Campanian-Maastriehtian calci- clastic and siliciclastic sediment gravity flows derived from both margins filled the foredeep as a huge allochthon of Triassic-Jurassic rise and slope strata was thrust ahead of the ophiolites onto the Indo-Pakistani craton. Shallow to intermediate marine strata covered the foredeep during the late Maastrichtian. As ophiolite obduction neared completion during the Maastrichtian, the majority of India-Asia convergence was accommodated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Asia. During the Paleocene, India was thrust beneath a second allochthon that included open marine middle Maastrichtian colored mélange which represents the Asian Makran-Indus-Tsangpo accretionary prism. Latérites that formed on the eroded ophiolites and structurally higher colored mélange during the Paleocene wei’e unconformably overlapped by upper Paleocene and Middle Eocene shallow marine limestone and shale that delineate distinct episodes of Paleocene collisional and Early Eocene post-collisional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98.
真三轴条件下Q2黄土的破坏模式与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西安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真三轴试验仪,对不同含水率Q2黄土在不同b值、不同固结围压条件下进行了真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真三轴试样破坏方式、中主应力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以及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面。结果表明,Q2黄土真三轴试样破坏方式主要有侧胀破坏、锥形破坏、梯形破坏、六边形破坏;不同b值应力路经条件下黏聚力与三轴压缩条件下黏聚力的比值在0.9~1.9之间,内摩擦角比值在0.7~1.5之间。土的结构性和土体破坏方式对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面的形状影响较大,固结围压对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面的大小影响较大;原状Q2黄土在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面形状主要呈现梨形和轴对称六边形;随着结构性由强到弱,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面形状由梨形向轴对称六边形变化。 相似文献
99.
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以宝鸡峡引水工程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对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非常必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宝鸡峡引水工程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体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其稳定性影响最大;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可知,除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坡高外,地震作用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也较大。以上分析表明,抗剪强度指标是影响黄土高边坡稳定的主要敏感性因素,提出了在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应尽量使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准确、合理,同时也应考虑边坡高度和地震的影响,进而为黄土高边坡类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离子色谱分析在黄土和粉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中存在着大量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往的测试方法多为原子吸收和ICP—MS,离子色谱法在测试黄土样品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中应用不多。将黄土地质标准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离子色谱进行测试,测试效果良好,重复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与推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准确度和精密度符舍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本实验方法测试的离子含量都在仪器响应呈线性的最佳测试范围之内,标准曲线经回归后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黄土样品的分析结果与粉尘气溶胶样品的离子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对于探讨粉尘起源以及沙尘暴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