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0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篇 |
大气科学 | 53篇 |
地球物理 | 179篇 |
地质学 | 361篇 |
海洋学 | 132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35篇 |
自然地理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的非损伤性扇贝DNA提取方法,在不影响扇贝个体生存状态的前提下,采用擦拭法和室温裂解相结合的方式在20 min内即可获得个体基因组DNA。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擦拭材料(棉签、滤纸)和不同擦拭部位(外套膜、鳃丝、内脏团)的核酸提取效果,评估了本方法在贝类基因分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用棉签、滤纸2种材料擦拭扇贝的鳃丝、内脏团或外套膜组织均能获得主带清晰完整的基因组DNA,且不影响扇贝的存活状态。在3种扇贝中采用棉签擦拭法的DNA得率均高于滤纸法,以这2种方式获得的DNA为模板进行SSR和SNP标记分析,能获得均一稳定的扩增条带,SSR标记分型结果准确可靠。本研究建立了简便、快速进行扇贝基因型分析的非损伤性DNA提取方法,为贝类全基因组选育和珍稀贝类资源的种质保护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4.
We have used two different sampling techniques to study the geochemical response of a small lowland rural catchment to episodic storm runoff. The first method involves traditional daily spot sampling and has been used to develop a standard end‐member mixing analysis (EMMA) of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ground water flow and surface runoff to the total stream flow. The second method utilizes a continuous sampling device, powered by an osmotic pump, to produce an integrated 24‐h sample of the stream flow. When combined with the EMMA results from the spot samples, analyses of the integrated sample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a third component that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ssolved NO3, Ca and K export from the catchment during the rising limb of the hydrographic profile of a storm event following a prolonged dry period. The storm occur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so that the response of the stream chemistry was not captured by the daily samples. We hypothesize that this third component is derived from the flushing of stored soil water that contains the geochemical signature of decaying vegetatio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5.
26.
平武县邱家沟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松潘-甘孜冒地槽褶皱系3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茂县群.在不同的表生环境条件下开展土壤测量的最佳采样粒度不尽相同,为确定项目区化探采样最佳粒度,对粒度实验样品中热液成矿元素与样品粒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热液成矿元素相对富集在60... 相似文献
27.
采用AutoLISP语言开发了一套辐射取样图件自动生成程序,该程序完全自主开发,能实现取样图自动生成、自动解释功能,大大提高了辐射取样图件绘制的效率,且避免了手工绘图所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8.
采点和去趋势方法对天山西部云杉上树线树轮宽度年表相关性及其气候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针对新疆天山西部伊犁、博州三大山体北坡云杉上树线树木年轮资料,采用区域曲线、负指数曲线、样条函数三种不同生长去趋势方法,研制树轮宽度年表,分析不同采点和树轮去趋势方法对树轮宽度年表在不同频域的相关性及气候信号的影响发现:①采点间的距离和是否位于同一气候区是影响云杉上树线树轮宽度年表间相关性的首要因子。三个采点间的树轮宽度变化,在高频变化方面最为相似,低频变化存在着较大差异,表明它们在揭示和重建大范围的高频气候变化方面可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②三种不同去趋势方法对天山西部山脉北坡上树线的云杉树轮宽度年表的研制具有一定影响,负指数和样条函数去趋势方法研制的树轮年表较为相似,而区域曲线去趋势方法研制的树轮宽度年表中则可保留较多的轮宽低频变化信息。③降水是天山西部云杉上树线的树轮宽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且树轮宽度生长对降水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滞后性。④在天山西部的云杉上树线采点,使用区域曲线去趋势方法有利于在树轮宽度年表中保留较多的与水分有关的气候信息。 相似文献
29.
月球探测对于我国各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各研发机构对月球采样的研发重点集中于采样机具的设计制造上,对采样机具和月壤之间相互作用却研究较少。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的形成环境与条件完全不同,从而造就了其较为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利用与真实月壤类似的模拟月壤进行的薄壁圆筒贯入试验中,发现存在月壤滞留和月壤附壁现象,从而分析得出在采样机具表面与月壤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中,除了传统的摩擦力理论外,还可通过最大抗剪强度进行分析。通过对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摩擦力理论和最大抗剪强度理论发现,最大抗剪强度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故将最大抗剪强度理论引入已有的月球螺旋钻进采样的理论模型中,通过计算得出基于最大抗剪强度理论计算的螺旋临界转速低于基于摩擦力理论计算的临界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采样机具的能耗。 相似文献
30.
不同密度采样是否可以获得稳定的和可追索的地球化学模式是检验采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分析技术是否成熟的重要依据。笔者选择新疆哈密大南湖地区约6400km^2面积,进行了从超低密度(1个样/100km^2),甚低密度(1个样/25km^2)直到低密度(1个样/4km^2)地球化学采样,对比了3种密度地球化学采样所获得的地球化学数据和异常分布模式。得出如下结论:超低密度、甚低密度、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元素含量平均值和背景值非常接近;超低密度、甚低密度、低密度调查所圈定的地球化学省在形态上和变化趋势上非常相似,浓集中心的位置重合,表明不同调查阶段可获得稳定的和可追索的地球化学模式;采样密度越大数据离散程度越高,即最小值更小,最大值更大,表明元素分布的局部不均匀性,正是这种局部的不均匀性才能通过加密采样刻画出地球化学模式的细节变化,为逐步追踪矿化体奠定了基础;超低密度和甚低密度采样可以有效圈定矿集区所形成的大规模地球化学异常,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不仅可以圈定矿集区异常,同时可以圈定分散矿化的小规模局部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