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469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328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11.
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瑞  卢民杰 《地震地质》1996,18(3):259-265
对以岩浆岩为主的岩石类型进行了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的物质组成是决定弹性波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以岩浆岩为例,由酸性到基性波速呈增加趋势;(2)岩石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一般说来,随温压条件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2.
石榴石是研究区内暗色镁铁质岩、麻粒岩及片麻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成分分 析表明,它们是含钙铝榴石分子较多的镁铝一铁铝系列石榴石,红外光谱测定其近于铁铝榴石; 穆斯堡尔谱分析表明,Fe3+含量增多将引起石榴石内六配位多面体变形程度增大;:是胞参数ao 与Ca2+含量呈正相关。本区石榴石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780-840℃. 0.85-1.10 GPa。形成石榴石的反应是复杂的,其中包括角闪石与斜长石的增温脱水反应以及 紫苏辉石+斜长石组合向石榴石+革斜辉石组合转化的滑动反应。  相似文献   
113.
非常定自适应网格模式在台风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卓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5,19(3):301-308
本文将作者在前文中介绍的非常定自适应网格模式用于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由于自适应网格在台风中心附近安排了较密的网格,有效地提高了网格的分辨率,使得台风环流的结构在预报48小时以后仍能保持,其预报的路径与实况相比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14.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long period surface wave records of 238 wave-paths from 79 earthquakes with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received by 30 seismic network stations a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match-filtering frequency-time analysis technique and the grid dispersion invers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rayleigh pure-path dispersion values for 147 slant grids of 4° × 4° in this area, then a three-dimensional shear wave velocity model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south China area to a depth of 170 km is invers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main structural units, and there are also certain differences among the subordinate elements even in the individual unit. The crustal thickness of this area is ranging from 30 to 43 km, and is getting thicker gradually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The average shear velocity of crust is ranging form 3.48 to 3.68 km/s with the lowest in the northeast part and highest in the west part. No obvious crustal low velocity layer of large scale is detected. There exist upper mantle low velocity zones in the most of south China area with the starting depth ranging from 75 to 106 km. The lowest shear velocity within the low velocity zones is about 4.28–4.38 km/s. Despite of the existing of upper mantle low velocity zones beneath the most of south China area,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important layers are quite clear, the variation of the bedding surfaces is very gentle, and the lateral changes measured in a larger scale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are rather small. It may indicate that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the main part of south China area belongs to the relatively stable structure of the continental blocks except for the fringe areas such as the fold-faulted region in the west part and the fault system along the southeastern coast which may belong to the tectonically active area.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159–167, 1993. This subject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15.
水平离散网格与大气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线性浅水方程组出发,在Arakawa A-E网格和z网格上,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这六种网格对大气中的两种重要的波动:惯性重力波和Rossby波的描述能力。结果表明:C、z、E网格比其它网格产生的歪曲都要小。  相似文献   
116.
基于BISQ模型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基于BISQ机制,推导了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数值模拟方程,并借助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波场模拟。证实了三种波(快纵波、慢纵波、横波SV)的存在和波场特征;在合成地震记录中,观测列三种波的反射,由于各种波相互之间的转换,转换波在地震记录中显示也很清楚,这使得波场变得更为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7.
118.
分布式降雨径流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流域降雨径流的主要过程,考虑流域气象及下垫面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建立了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模型将流域离散为栅格计算单元,并按水流特性分栅格单元为坡面单元和河网单元。在坡面单元上主要计算降雨、下渗、坡面流、壤中流等水文过程,而河网单元则主要计算河道汇流过程。模型利用空间权重插值方法将雨量站点的降雨量插值到各个计算单元,采用运动波方程来计算坡面流,将壤中流概化为垂向流和侧向流,分别用Green-Ampt公式和运动波方程来模拟,河道汇流也采用运动波方程。模型结构简单、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大多数参数可利用DEM、土壤类型图、植被类型图直接获取,少数敏感参数通过率定确定。模型在浙江省甬江上游黄土岭流域和皎口流域进行了应用和检验,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9.
多级格网时空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空数据库中,地理实体模型包括地理对象空间信息和时态信息。为了快速查询实体的空间和时间信息,这就需要一个高效的时空索引机制。本文在分析和参考目前几种时空索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索引方法———多级格网时空索引,并介绍了多级格网时空索引的算法。  相似文献   
120.
基于网格技术的空间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基于服务网格的空间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的槊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