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0篇
  免费   2985篇
  国内免费   2759篇
测绘学   244篇
大气科学   310篇
地球物理   4898篇
地质学   9156篇
海洋学   1382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28篇
自然地理   103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820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81.
幔源CO_2释出机理、脱气模式及成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幔源CO2如何从地幔岩浆中脱出并进入沉积地层中形成CO2气藏聚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缘方向。研究表明,地幔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才是深部流体和CO2等挥发份大量赋存、渗滤和释出的场所。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和火山通道等是CO2释放和聚集的有利位置,岩浆期后和岩浆衰弱期的热液活动阶段是CO2大量释放和聚集的有利时期。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3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CO2的固有物化性质决定其运移相态多样,具有运移和聚集过程同步的特征。只有在满足大量的化学消耗及地层水或原油的溶解和耗散之后才能形成CO2有效聚集。幔源CO2成藏和分布主要受岩浆气源体和气源断裂体系的控制。今后,在超临界CO2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作用、CO2与深大断裂及火山岩的关系、CO2脱气运移机制、CO与常规烃类油气的耦合差异成藏机制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82.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对晋城矿区进行了旨在提高小断层,小陷落柱探测能力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根据面元选择因素及该区地质任务,采用5m×5m网格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考虑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排列片横纵比及煤层埋深(350~500m)等因素,采用中点放炮、60道接收,24次覆盖(横向4次,纵向6次)的8线16炮束状观测系统,基岩中激发。原始资料经同一处理流程后,获得5m×5m×1ms、5m×10m×1ms、10m×10m×1ms及2.5m×2.5m×1ms不同单元的三维数据体多个,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断层,小陷落柱在其小面元叠加时间剖面、顺层切片及相干切片都有清晰的反映。实例说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以提高对小构造的纵、横向分辨能力,满足山区对三维地震精确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3.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在中—新生代发生多期不同性质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样式.各种构造样式和地层间切割或覆盖关系的匹配研究,为限定断裂带活动期次及时代,建立郯庐断裂带北段变形序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同构造样式反映了断裂带由老至新经历了以下5个重要的变形事件:①密山县知—镇韧性剪切带黑云母40 Ar/39 ...  相似文献   
984.
为明确同类油田的开发调整方向和潜力目标,以滚动勘探开发为目的,以A油田为例,探讨了黄河口凹陷中央构造脊北端新近系多油水系统油藏成因。储层与油源断层的有效配置是控制该类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基于已开发油田井震一体化精细地层对比和储层展布研究,细化了储层空间展布,并结合油源断层特征剖析,系统分析了储-断耦合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首先,油源断裂垂向活动强弱的差异与储层的匹配控制着油气垂向上主要聚集层位;其次,断裂平面发育程度的差异与储层展布的耦合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再次,储-断接触关系影响着油气的富集和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985.
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及罗定盆地周边金矿区域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和罗定盆地周边各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金矿床(点)众多,是粤西重要的产金地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金矿控矿因素、成矿演化、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对金矿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结论有:(1)中-新元古代云开群、南华纪大绀山组、震旦纪坝里组和老虎塘组为金的矿源层,在复杂的构造、变质、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及岩浆作用中,金不断地被迁移出来,向构造应力集中区段迁移,并最终富集成矿;(2)河台、罗定金矿田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但韧性剪切带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构造作用产生的巨大应力对金的迁移富集的影响,主成矿期发生在糜棱岩形成之后,新洲金矿田受印支-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控制;(3)金的成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初始富集阶段、预富集阶段和工业富集阶段,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域地质-成矿演化系统,不同矿田,由于地质作用特征有差异,成矿演化结构也有所不同;(4)金矿区域分布主要与含金建造的分布及引起金迁移富集的因素有关,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与围岩的过渡带为成矿有利环境;(5)在成矿模式方面,认为凌井生等建立的河台金矿的成矿模式,不但能较好地反映河台金矿田的成矿作用特征,同时也反映了罗定金矿田的成矿作用特征,并结合彭少梅对新洲地区逆冲推覆构造与金矿关系研究成果及新洲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新洲地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86.
层状盐岩中储备库油气渗漏风险的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渗漏是盐岩地下储备库事故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突发性强、损失难以估计的特点。针对国内层状盐岩中储备库运营过程中的油气渗漏风险进行分析,揭示了油气渗漏事故的发生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故障树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各基本致因事件和故障模式,并得出适用于典型层状盐岩储备库油气渗漏事故的发生概率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层状盐岩中储备库发生油气渗漏事故的可能故障模式有28种,且发生条件易于满足而难于防范,因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按照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的计算结果,盐岩强度低、盐岩蠕变过量、附近有断层、地震、造腔参数控制不当、非均匀地应力、人为操作失误等是层状盐岩中储备库油气渗漏事故的主要致因事件,并据此提出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通过专家调查法和故障树法的综合分析得出,金坛盐矿5口老腔储库在近10年的运营期内发生油气渗漏事故的概率为0.703%,属于偶发性事故。  相似文献   
987.
滴水山金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西北边缘,矿床受控于近EW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中,并与NE向的阿尔金断裂组成"λ"字型构造。通过岩屑测量共圈定12个化探综合异常,其中AR1、AR2和Au8化探综合异常走向呈近EW向,元素组合为Au、Ag、Cu、Pb、As、Sb、Hg等,各元素异常衬度和规模较大,且分带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经后期工程揭露,发现了有价值的金矿体,总结了找矿方法和找矿标志。根据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火山岩区脆-韧性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88.
Abstract

Two groups of stretching lineation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Central Alpine " root zone " between Ticino and Mera :

1) Steeply plunging lineations formed during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under amphibolite/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indicate an uplift movement of the Central Alps. The lineations can be related to an important back-thrusting event of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age.

2) Gently plunging lineations formed under lower 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display a pattern typical of a dextral strike-slip system. These lineations are of early Miocene age.

This cpmbined movement, achieved by ductile deformation along the lnsubric line was followed by a stage of brittle deformation in a dextral strike-slip system (= Tonale line).

The signification of this interpretation is shown in a new crustal cross section through the Central Alpine/Southern Alpine border zone in the Iicino area.  相似文献   
989.
Abstract

The Karasu Rift (Antakya province, SE Turkey) has developed between east-dipping, NNE-striking faults of the Karasu fault zone, which define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rift and westdipping, N-S to N20°-30°E-striking faults of Dead Sea Transform fault zone (DST) in the central part and eastern margin of the rift. The strand of the Karasu fault zone that bounds the basin from west forms a linkage zone between the DST and the East Anatolian fault zone (EAFZ). The greater vertical offset on the western margin faults relative to the eastern ones indicates asymmetrical evolution of the rift as implied by the higher escarpments and accumulation of extensive, thick alluvial fans on the western margins of the rift. The thickness of the Quaternary sedimentary fill is more than 465 m, with clastic sediments intercalated with basaltic lavas. The Quaternary alkali basaltic volcanism accompanied fluvial to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between 1.57 ± 0.08 and 0.05 ± 0.03 Ma. The faults are left-lateral oblique-slip faults as indicated by left-stepping faulting patterns, slip-lineation data and left-laterally offset lava flows and stream channels along the Karasu fault zone. At Hacilar village, an offset lava flow, dated to 0.08 ± 0.06 Ma, indicates a rate of leftlateral oblique slip of approximately 4.1 mm?year?1. Overall, the Karasu Rift is an asymmetrical transtensional basin, which has developed between seismically active splays of the left-lateral DST and the left-lateral oblique-slip Karasu fault zone during the neotectonic period. © 2001 Éditions scientifiques et médicales Elsevier SAS  相似文献   
990.
朱喜  张庆莲  侯贵廷 《地质学报》2017,91(6):1181-1191
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野外地质实际考察,研究岩性、地层厚度、构造性质等因素对构造裂缝的影响,建立比较系统的构造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建立构造裂缝发育的地质模型。白云岩的裂缝密度明显大于灰岩类的裂缝密度。地层越厚裂缝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裂缝密度与距断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且存在"断裂控制的裂缝带","断裂控制裂缝带"与断裂的性质、规模和断距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不同性质断裂"断裂控制裂缝带"宽度与断层破碎带宽度的比值K,这个比值的发现对断裂控制的裂缝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