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5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1484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507篇
地球物理   752篇
地质学   1588篇
海洋学   1583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的补偿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区域补偿模式和实验均衡理论出发,利用重力和地形资料计算了冲绳海槽的均衡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段弹性板有效厚度和补偿深度明显大于中段,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中两段岩石圈温度和补偿机制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2.
李文宝  王汝建 《第四纪研究》2018,38(5):1130-1141
南大洋地理位置关键,其海水热量变化往往会对区域或全球气候产生影响。通过对比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等南大洋关键海域近800 ka以来的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变化,同时结合南极冰芯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大气温度及大洋底栖氧同位素等气候演变替代指标,对南大洋区域经向海表热量差异及气候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南大洋不同海域近800 ka以来SST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相较于其他冰期,南大西洋ODP1090站SST值在MIS 12~10期的最低值出现约3.8℃的上升,南塔斯曼海ODP1170站SST冰期最低值则出现约1.3℃的下降;而西南印度洋的MD962077站SST冰期最低值在MIS 10期之后出现约2.2℃的上升。此外,滤波分析结果显示3个站位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简称MPT)等全球性事件均响应明显;2)"中布容事件"(Mid-Brunhes Event,简称MBE)的发生对南大洋经向温度差异(ΔSST1090-1170)影响明显:MBE之前,ODP1090站位SST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平均值或极值均比ODP1170站SST的平均值或极值低,但MBE发生期间及之后的MIS 5、MIS 2、MIS 1期,ODP1090站SST的平均值或极值均比ODP1170站SST的平均值或极值高。同时,南大洋经向SST差异(ΔSST1090-1170)在间冰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比冰期显著。显然,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海洋锋面迁移及Agulhas流阶段性增强导致外部向南大西洋输入热量有所增加,最终使ΔSST1090-1170值偏正。因此,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气候环境改变导致的海洋锋面移动幅度差异等是影响环南极海域经向温度差异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在频率-波数域中采用解析法,解出多层条件下海底实测的多分量地震数据分解成上行和下行P波和S波的算法,导出海底各层地震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简称RVA)的递推计算公式,为海底多波多分量AVO弹性参数的反演及流体因子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合成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算法能较可靠地从海底多波多分量记录中提取RVA信息.  相似文献   
104.
�봨����ǰ��ɽ�����ݴ��ĵ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PS?????????“???????”?????????????????????????????????????????????????????????????????????NW???????????????????????????????????????????????5~6????????????????????2???????????????????????NW????NEE????Щ????????????????????GPS?????????????????????£????????????????????????????????????????????????????????????????α???????????仯?????  相似文献   
105.
1 INTRODUCTION In southern high latitudes, recent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a standing mode of ACW (Antarctic Circumpolar Wave) with eastward propagation across the Southern Ocean of the Antarctic in co- varying 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LP (sea le…  相似文献   
106.
???й?????????IGS????,??????FES2004????????NAO99b?????????????????????????????????λ?????????????????????????????????λ????????cm??????????????U????????????????????????3~4????????????????????????????????mm????????????????????????С????????????????GPS????????????????10-8??????????????????????????????????С??mm?????????????????????????????1 cm??  相似文献   
107.
The foundations of some ocea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re built to withstand not only the vertical gravity load V, but also the horizontal load H induced by sea waves and current. The horizontal load includes the concentrated force load, the moment load M, and the torque load T termed also as combined loading. It is of academic and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eformation law of submarine seabed due to combined loa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mechanics solution of circular foundation, numerical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law of submarine soil under circular foundation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give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law of soil in three dimensional spaces, modify the theoretical elasticity solution, and presents nonlinear soil deform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circular foundation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甘肃省CORS网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中共48个台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观测台站的垂直位移,并与GRACE时变重力场Mascon模型解CSR RL05M数据计算得到的垂直形变进行比较,分析区域地表垂直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台站垂直形变存在局部特征,甘肃庆阳和平凉地区垂直形变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相关系数、均方根减少量和周年信号减少量均高于其他地区;扣除趋势项后,观测台站GPS垂直位移与GRACE垂直形变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均值为0.72,GPS和GRACE周年信号振幅均值分别为6.00 mm和3.70 mm,周年信号减少量和均方根误差减少量均值分别为0.51和0.29;研究区内GPS垂直位移和GRACE垂直形变时间序列一致性较强,GRACE垂直形变能有效解释50%以上的GPS垂直位移周年信号,GPS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包含的非构造形变中平均约29%来源于环境负载变化所引起的负荷形变。  相似文献   
109.
基于NAO99b全球海潮模型、NAO99Jb区域海潮模型、验潮站资料和SRTM地形数据确定的高空间分辨率海陆边界数据,构建我国沿海和岛屿高精度重力海潮负荷改正模型。以马祖岛为例介绍该模型,并采用实测的绝对重力测量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该模型改正后的重力观测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海洋科学的前沿-“数字海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海洋”,系基于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数字地球”发展前景 ,其事关我国海洋科学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从“数字地球”概念及其所涉及的新理论和高新技术 ,到中国“数字地球”中的“数字海洋”有待顺应发展,作了概述。同时 ,重点就“数字海洋”技术与目标和建设的设想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