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8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971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401篇
地质学   1252篇
海洋学   377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98篇
自然地理   55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渤海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是渤海 1997年 6月、1998年 9月和 1999年 4月 3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结果表明 ,3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2 30 0± 12 0 6 ) ind/ (10 cm2 )、(86 9± 5 10 ) ind/(10 cm2 )和 (6 32± 4 0 0 ) ind/ (10 cm2 )。平均生物量分别为 :(15 2 1± 6 34) μg(dwt) / (10 cm2 )、(72 5±35 4 )μg (dwt) / (10 cm2 )和 (5 17± 393)μg (dwt) / (10 cm2 )。共鉴定出 14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 ,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丰度占绝对优势 ,桡足类丰度居第 2位 ,这两个类群总和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 94 .8%~ 97.5 %。在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列前 4位的类群依次为线虫、多毛类、桡足类、双壳类 ,加起来超过小型底栖生物总生物量的 80 %。小型底栖生物的 74 %分布于 2 cm以浅表层中。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渤海海峡和渤海中东部较高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与水深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2.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赤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赤潮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地动态监测赤潮灾害提供了可能,通过卫星图片的校正、合成、分析、解释、判断分析,可以迅速连续地掌握赤潮的发生状况,对于研究防控和治理赤潮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赤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厦门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桂兰  孙飒梅  曾良杰  庄世坚 《台湾海峡》2003,22(2):242-247,T003
对于局部区域研究,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及其影像的智能化处理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新手段.本文以IKONOS遥感影像在厦门海湾的应用为例,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应用于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的应用技术.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影像地物特征,提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重要处理技术:采用不同缩放尺度进行分类和利用空间特征及纹理结构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64.
I\rnooUcrIoxThe drpdric fish species cor-npositl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1n the study of fish ecologyand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ln fishery preduction and roouLrces rnanagement. Lin(l988) and Zhang (1994 and l995) have studied the simi1drities of mpulation COtwsition ofame s1ngle species of different yea-rs including hairtail Trichuras haumee and yellDw cndertwinena cmi. But no rePOrt is available on the discridrination of the sidrildrities amongmuLlt1pl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The genus Xenostrobus consists of small, marine and estuarine mussels that all appear similar externally. One of its estuarine species, Xenostrobus securis, with a native range in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has become invasiv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o genetic data are available to determine if X. securis populations from the two countries are conspecific. Additionally, marine Xenostrobus from New Zealand have often been regarded as a species, X. neozelanicus, distinct fromthe marine Australian species X. pulex. We combined new DNA sequences with published data to assess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New Zealand Xenostrobus. The data comprised 658 aligned bases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COI) gene and 331 bases of nuclear histone H3.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at X. securis populations fr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e specifically distinct. Northern Hemisphere specimens of X. securis belonged to Australian, not New Zealand, clades in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COI data, suggesting the former country as their more likely original source.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X. neozelanicus and X. pulex are distinct species and for nomenclatural completeness for this taxonomic decision a lectotype is designated for Mytilus ater Zelebor in Dunker and Zelebor, 1866 DunkerW, ZeleborJ. 1866. Bericht über die von der Novara-expedition mitgebrachten Mollusken. Verhandlungen der Kaiserlich-Königlichen Zoologisch-Botanischen Gesellschaft in Wien. 16:909916. [Google Scholar] [?=?Modiolus neozelanicus Iredale, 1915 IredaleT. 1915. A commentary on Suter’s ‘Manual of New Zealand Mollusca’. Transactions of the New Zealand Institute. 47:417497. [Google Scholar]].  相似文献   
66.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纲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质调查基础性与公益性战略部署的依托。根据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数据结构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适合采取基于Web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在数据构成上亦分为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原始资料与成果资料,其中元数据库的建设对数据库的应用非常重要,用户可以通过元数据了解数据的存在性、适宜性、有效性等,确定数据的使用方法,因此,元数据库的建设应采用国际已经普遍认可的ISO/TC211发布的ISO19115空间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67.
科考船定点作业时会受到海洋风、涌、浪、流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原位测量精度下降,甚至影响作业安全。动力定位系统 (DP)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实现科考船高精度定点控位。 单波束测深仪不仅可以测量水深,也可反映水下设备深度信息,可以起到辅助监控水下设备功能。本文在介绍定点作业施工现状与局限性的基础上,分析 DP 系统与单波束测深仪工作原理,以“向阳红 01”船为载体,在定点作业时开启 DP 系统与单波束测深仪,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科考船定点作业工作效率、原位测量精度并保障作业安全,可为其他科考船定点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利用传感器对水体叶绿素a 浓度进行原位测量是获取实时、连续、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RBR 传感器和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传感器进行原理分析和线性度、稳定性、重复性等基本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单一藻种培养液和2020年南海北部海域现场数据校准传感器,并对新的传感器校准系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台传感器使用新系数比原出厂系数的叶绿素a 浓度测量准确度有明显提高。RBR 传感器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叶绿素a 标准值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从1.93 μg/L 减小到0.35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5.1%减小到10.9%;ECO 传感器藻液系数明显优于出厂系数和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从1.76 μg/L 减小到0.59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0.3%减小到15.1%。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提高,可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等工作获取真实可靠数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通过研究区5个钻孔松散沉积岩心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获知布容与松山极性带的界线,南黄海和陆区北部位于80.0—99.5m。陆区的南部此界线于270.4m深处。松山和高斯极性带的界线,海区未揭露到,其沉积起始时间都小于1.7Ma。而陆区的南、北部分别位于117m和328.2m。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带的界线,陆区北部为140m,而南部区为460.15m。沉积起始时间为3.4Ma。吉尔伯特底界仅北部陆区所揭示,为190.5m。松散沉积层与下伏白垩纪(?)石灰岩接触面位于400.35m,沉积起始时间约17.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