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5篇
  免费   1851篇
  国内免费   1638篇
测绘学   741篇
大气科学   1009篇
地球物理   2891篇
地质学   3875篇
海洋学   741篇
天文学   477篇
综合类   695篇
自然地理   57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A mov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used in a large towing tank for ship model tests to observe velocity fields near ship models.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involved adjustable optical devices for various test conditions and a special particle-seeding device. The streamwise and cross-streamwise flow fields of a yacht model and a tanker model were measured. Ship type, bottom shape, and towing speed were found to be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ffecting optical access and image quality. Possible solutions, deeper optical ducts, dark painting color, and pre-processed analysis method, we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2.
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监测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了2005年1~11月的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储量月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可以很好的对水储量进行监测,其监测能力足以揭示几个厘米的等效水高,为全球水循环及其气候变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53.
对冲绳海槽1984-1990年的实测热流值,利用数字滤波方法计算,得到反映该区深部地壳热状态的区域热流值为80-160mW/m^2,用B样条函数法对其作数值模拟,计算出海槽地温场模式,并以此研究冲绳海槽海底高热流的形成机制,得出冲绳海槽热流值的区域性变化与綦中地质构造格局呈正相关,高热流是该区现代构造活动所致,其明显特征是地壳减薄,地幔上拱等结论。  相似文献   
54.
55.
计算域的选取对风暴潮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以 72 0 3号台风过程中引起的黄海沿岸水文测站的风暴潮过程为例 ,选取不同计算域 ,模拟计算的同一测站的风暴潮增水值有很大差异。只有选取整个黄渤海海域 ,才能得到较精确的风暴潮增水结果。从而揭示在封闭或半封闭海域中由风暴过程激发的区域自由振荡 ,是风暴潮增水中不容忽视的量。说明该海域中的风暴潮过程是海域整体效应的响应 ,因此认为数值模拟中计算域应选取整个封闭或半封闭海域  相似文献   
56.
提出用B样条函数求解曲线、曲面上重磁位场的向上延拓,水平、垂向导数计算,磁异常分量互换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原理简明,程序通用性强,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57.
58.
分析1980-1987年欧洲中长期预报中心(ECMWF)每日风场、温度场格点资料及同期南海区域测站和船舶资料,讨论南海低层风场的气候特征。南海为典型的季风活动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流场的季节转换表现为季风系统的交替,相应不同的季风系统,南北温度梯度有一逆转过程,南海北部是温度梯度大且发生明显逆转的海区。12°N以南海区气温全年变化极小,整个海区大气温度的季节变化不如流场变化快和显著。  相似文献   
59.
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三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潮流场进行了计算,对长江口潮流流态在一个潮周期内逐时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江口南支盐水倒灌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较好地重演长江口潮流场,可以用于大型复杂河口工程实际中的潮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60.
南海北部海区上层水体平均声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所收集到的南海北部海区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历史资料进行了声速的计算、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上层水体的平均声速场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表层声速的平面分布显示出沿岸水与外海水强弱交替变化的特征,声速等值线的走向几乎与岸线平行,等声速线的值自近岸向外海增加,大陆架外缘海区声速的水平梯度较大;下层声速的分布以环流和水体共同作用的形式出现,50m层声速平面分布的趋势除冬季与表层稍为相似外,其余季节与表层有明显的差别,春、夏季节50m层声速自西向东增加,而秋季与其表层分布相反,自近岸向外海减小;声速的垂直分布受海水升温与降温的影响显著,春、夏季表层海水升温,海表声速最大,声速自海表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秋、冬季表层附近水层降温,声速稍偏低,普遍出现正梯度现象,最大声速移至表层以下的水层,这个深度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随海区的不同而不同.该海区的平均声速有年波动现象,表层波幅最大,随深度的增加波幅变小,至100m水层其波动的位相几乎与表层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