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6篇
  免费   2187篇
  国内免费   2923篇
测绘学   3561篇
大气科学   2327篇
地球物理   2384篇
地质学   6748篇
海洋学   1878篇
天文学   421篇
综合类   1440篇
自然地理   288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609篇
  2015年   703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1080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961篇
  2007年   1123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1026篇
  2004年   948篇
  2003年   803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褚杨  陈科  林伟  严德天  王清晨 《地质科学》2009,44(3):922-930
云开地块位于华南板块南缘,经历了麻粒岩-高角闪岩相的高级变质作用,是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高级变质地体。研究表明,云开地块在古生代到中生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分别记录了早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晚中生代早期和晚中生代晚期的构造影响。这些构造事件在多系统年代学图上具有很好的表现,系统地揭示了云开地块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92.
付碧宏  时丕龙  贾营营 《地质科学》2009,44(4):1342-1363
大型走滑断裂带对调节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后产生的陆内构造变形和地貌生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沿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东昆仑、康西瓦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发育的错断地质体、大型错断水系或水系拐弯等新构造地貌特征,表明这些大型走滑断裂带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左旋走滑运动:前新生代地质体错位距离为80~120 km,大型水系累积的位移量可达80~90 km。根据这些走滑断裂带的长期走滑速率为8~12 mm/a,估算上述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中新世晚期:东昆仑和康西瓦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10±2 Ma;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甘孜-玉树段的左旋走滑运动的开始时间约为8~115 Ma。同样,如果大型水系的沿断裂带出现的大型错位或拐弯能够代表断裂带累积错位的上限,表明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金沙江、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等一级水系上游大致开始形成于9~7 Ma±。西昆仑山前盆地中河流相沉积的最早响应时间为8~6 Ma,与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等西昆仑山地区一级水系的形成时间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大型水系初始形成时间与左旋走滑构造运动的开始时间准同时。这表明中新世中晚期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993.
华南地区中生代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但对这种动力体制转换发生的时间和产生的地质效应则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分析华南印支—早燕山构造层(D—J1-2)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识别了早中生代两个世代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具有南北成带、晚期NNE向褶皱构造具有东西分区的区域展布特征。基于地层接触关系和早中生代岩浆岩和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统计分析,认为这两组叠加褶皱构造清楚地记录了华南早中生代两期挤压事件,近东西向褶皱是对印支早期华南地块南北边缘碰撞造山事件的远程响应,NNE向褶皱则起源于燕山早期((170±5)Ma)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低角度俯冲作用,两者发生转换的时代在中晚侏罗世之交。伴随这两期构造挤压而产生的地壳增厚分别诱发了华夏地块三叠纪和晚侏罗世地壳深熔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华南两组叠加褶皱构造的识别为进一步探讨早中生代从碰撞动力构造体系向俯冲动力构造体系转换提供了关键的构造地质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补给潜力分析方法.在实例研究中,通过对地形、地表物质组成、包气带岩性、植被覆盖等因子建立的专题图层的叠加分析,确定了地下水的补给潜力分区,结合研究区含水层分布特征,综合确定了水源地的靶区和开采潜力区.研究表明,利用GIS确定研究区降雨入渗补给量是一种高效、直观、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工程勘察设计信息集成化系统的实施状况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建设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备受工程设计企业关注,但推行情况却不甚理想。本文通过阐述信息集成化系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分析其应用状况,寻求推广受阻原因,提出了开发该系统的思路和改善其实施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Abstrac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athodoluminescence (SEM-CL) imaging of vein quartz in the Cu-mineralised, Shuteen Complex (South Gobi, Mongolia) has revealed a complex history of crystal growth, dissolution and microfracture healing,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hydrothermal events that could not be detected using other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e.g. transmitted/reflected light microscopy,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ing, or secondary electron imaging).
The quartz initially grew as CL-bright/grey crystals in a 345±30C liquid reservoir, as inferred by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liquid fluid inclusions (average Th of 343C; 6.6∼7.7 wt% NaCleq). Quartz precipitation occurred at the edge of the crystals as reservoir fluids cooled to 260±25C, as indicated by micron-scale CL-dark/CL-bright quartz growth bands containing abundant fluid inclusions (with an average Th values of 261C). Pressure fluctuations were the likely cause of dissolution, as SEM-CL imaging reveals the quartz have corroded or rounded crystal edges, and precipitation of later quartz into open space. SEM-CL imaging shows the quartz contains healed microfractures that trapped low salinity fluids (3.9 wt% NaC1eq) with Th values of 173±15C.
SEM-CL imaging provides a means of deciphering the thermal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fossil Shuteen hydrothermal system, and the nature of hydrothermal quartz vein-forming processes, by facilitating the correlation of distinct fluid inclusion popula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chronology, with specific hydrothermal events.  相似文献   
997.
常规GPS测量受作业半径限制或者地形条件影响很大,山区作业时表现尤其显著,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增加放站、设站次数,随之而来,误差增大,劳动强度增加,作业效率降低,通过CORS系统实地验证分析,使用CORS系统测量技术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值得在矿业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经历了晋宁期幔源火山沉积和褶皱变形、印支期-燕山期以来强烈的构造挤压和破坏。根据研究区地层形变的各种构造形迹,将区内构造体系划分为北北西向"多"字型和北东向华夏式两种构造体系。"多"字型构造体系是在晋宁期右行剪切作用下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褶皱带,后经印支期-燕山期以来的左行旋转至北北西而保留至今,表现为黄水河群组成的复式背、向斜褶皱带;华夏式构造体系显示了印支期以来北东—南西方向强大的挤压,表现为前期的叠瓦状断裂和后期的"飞来峰"构造。两种构造体系共同控制着彭州式铜矿床的形成及改造。根据二者的平面展布形态、构造出露特征及其动力学标志,将其划分为包容和交接两种复合关系,即"多"字型构造体系包容于华夏式构造体系中,在研究区南部二者呈反接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在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各类水样资料的研究,发现在洛河下游,对于相对惰性的组分,河水的化学成分由河水与地下水混合形成,并且从水化学的角度验证了在该区段补给河水的那部分地下水主要来自洛河以南的地下水;但对于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组分,河水在向下游运动的过程中,其化学成分明显受到了化学反应的影响。论文使用Cl^-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出洛河上游河水中地下水的补给比例在20~30%左右,下游地下水补给比例约占70%左右;并且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条件及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结果,确定了石膏、方解石的溶解和白云石的沉淀以及碳酸平衡是河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化学作用,通过对化学反应量的计算,恢复了河水与地下水仅发生了简单混合作用的混合水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00.
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利用沉积环境标志、露头剖面、岩芯、录井、测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侏罗系划分为6个三级沉积层序更为合理。根据侏罗系旋回特征和体系域的发育情况,分析了沉积旋回的边界及演化特征和层序对侏罗系生储盖配置关系的控制作用。认为主要储层位于延安组底部的第一个长期旋回LSC2中,是位于水进体系域(TST)的河道亚相砂岩,盖层则是位于水进体系域之上的河道泛滥平原沉积的泥岩,与三叠系层序中的生油岩构成下生上储式组合,与侏罗系层序中河道间泛滥平原亚相的泥质沉积形成自生自储式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