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1篇 |
免费 | 20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058篇 |
地质学 | 225篇 |
海洋学 | 8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2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GPS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强震危险性预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自1999运行以来已经积累了8年多的观测资料,目前针对地震预测、观测对象和数据处理方法,广义地提出了"点、线、面"的分析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利用"线"的分析方法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在恰当的空间范围内不但可降低噪声,而且可突出异态信息。在目前较低测控能力的基础上,可通过全空间扫描与现象分析发现:①距昆仑山口西地震震中最近的德令哈观测站相对于拉萨观测站在震前较早的时间,其EW向就出现了缓慢变化,乃至闭锁(或无差异变化),直至地震发生为止,持续时间超过2年,闭锁数值10 mm以上,震后恢复正常;②云南地区数次强震震前下关观测站相对于泸州观测站EW向出现了闭锁或低于正常的变化,2003年强震之后恢复正常;最近的普洱强震自2006年初EW与SN向均出现了相对闭锁,两个方向的数值分别接近和达到10 mm;此外,每阶段异常的持续时间均超过1年;③塔什—乌什间EW向在新疆巴楚地震前出现了闭锁性活动,时间2年以上,数值约10 mm,震后恢复正常;目前SN向有相对闭锁迹象,并正在趋于明朗;④鼎新—西宁间EW方向有相对闭锁的迹象,但时间尚短;⑤通过寻找相对"闭锁"区段有可能成为判定强震危险性存在与否的主要方法。由此推测,若普洱6.4级地震后闭锁不解除,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构造带及周围地区仍是近期强震最有可能发生的地区,其次是新疆的西天山地区,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42.
利用福州电磁波观测资料,对给定时段内、范围内的闽台地区地震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福州电磁波异常与地震的相关系数,探讨福州电磁波异常信息的映震效能,为今后利用电磁波观测资料异常信息进行临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澜沧、耿马相继发生了7.6级、7.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曾经作过准确的中长期预报。在1985年完成1986年出版的南北地震带未来十年地震危险性研究报告和预测图中,澜沧、耿马地区就是两个圈定的7级危险区中的一个。1986年该报告正式上报云南省人民政府。1987年起该区域为我省的地震危险性监视区。1988年除加强监视外,我们还加强了一系列大震对策措施的准备工作。1988年8月该区地震活动增强,我局派出的现场考察组向当地政府作了汇报,并指出该区仍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与此同时,省局科技人员对该区作出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短期预报,并向当地打了招呼,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遗憾未能作出临震预报。大震发生后,我局昆明遥测台网仅7分钟定了位置和震级,并报告了国家地震局和省政府,及时为抗震救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震后2.5小时,现场监测队伍就出发了。在大震现场仅三天内就作出了地震趋势判断,也较好地作出了强余震的预报,有力地组织了地震考察及地震知识宣传。这一系列的大震对策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现场的抗震救灾工作,减轻了震灾的继续发生及其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整个澜沧—耿马地震的预报、速报及大震对策工作在国内外都是一次较高水平的科学实践,得到了中央慰问团及 相似文献
44.
45.
分析了近年沿安宁河一则木河一小江断裂带和大凉山断裂带出现的突出地震活动性、跨断层地壳形变和宏、微观异常现象。根据这些异常依据分析了强震趋势及预测应用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46.
47.
We report here crustal shear-wave anisotropy, ranging from 1% to 10.76% with an average of 2.4% in the aftershock zone of the 2001 Bhuj earthquake, Gujarat, India, from a study of leading shear-wave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LPSDs), which vary on average from NNW–SSE to E–W with a delay of 0.07–0.14 s. The delays in the NNW–SSE to NE–SW directions observed at seven stations, near the seismogenic fault, suggest crack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aximum horizontal regional compressional stress prevailing in the region, suggesting a dilatancy-induced anisotropy resulting from approximately stress-aligned parallel vertical micro-cracks. In contrast, the LPSDs at Ramvav, Rapar and Vondh stations, away from the seismogenic fault, are fault parallel, approximately E–W and almost orthogonal to the stress-aligned polarizations inferred elsewhere. The maximum average time delay of 0.14 s is observed at Lodai, where the fast polarization direction is found to be N338°W. This has been observed from anisotropic poro-elastic (APE) modelling and observations that these are 90° flips in shear-wave polarization, resulting from propagation through micro-cracks containing fluids at critically high pore-fluid pressure surrounding the hypocenter of the 2001 mainshock. The presence of high pore-fluid pressure in the seismogenic fault zone could also explain the observed scatter in shear-wave time delays. Further, the coincidence of the N–S trending intrusive bodies (as inferred from tomographic studies in the area) with the N–S direction of regional maximum horizontal compressional stress suppor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ress-aligned vertical extensive-dilatant anisotropic (EDA) cracks. The depth distribution of the estimated anisotropy (1–10.76%), b-values and stress drop values suggests an increase at 18–30 km depths,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igh pore-fluid pressures resulting from a fluid-filled fractured rock matrix or open micro-crack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rack density and high porosity) coinciding with a low velocity zone (at 18–30 km depths) as delineated from tomographic studie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