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844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地球物理处理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层序地层学是指导沉积盆地分析的基本理论,其对于油气乃至于沉积矿产的预测和勘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只是仅仅使用了常规的地震剖面和测井曲线。通过对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采取振幅强化特征点,波阻抗反演 ,瞬时相位,小波变换时频分析和神经网络等技术进行处理,将这些处理成果应用于层序地层的界面识别和层序内部的叠加方式研究中,实际工作表明这些技术是可行的,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992.
刘春雷 《物探与化探》2001,25(6):460-463
通过分析大量的野外实测结果,发现衰减度参数测深曲线的异常峰值K点与某些地质界面相对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得出了此点与界面埋深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993.
玻璃纤维与红土的界面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土中加入玻璃纤维,其界面作用特性将发生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度、含水率、剪切速率、玻璃纤维的特性、干湿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玻璃纤维与红土的界面作用能力,总体表现为界面抗剪强度低于红土本身的抗剪强度,其界面作用特性可用界面剪应力因数、界面粘聚力因数和界面摩擦因数来衡量,其界面作用机理可用粘结嵌固作用和隔离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994.
泥盆纪是秦岭构造与古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岭的泥盆系主要分布在南秦岭。资料表明,南秦岭泥盆系不是在统一的盆地中形成的,而是被古陆分隔的几个裂陷盆地的沉积产物。柞水石瓮子地处镇安盆地北缘,该处滑塌块体和斜坡砾岩广泛发育,物源为沿山阳-凤镇断裂向南作大规模逆冲推覆而被掩盖消失的小磨岭古陆,其形成受早古生代南秦岭区域抬升、全球海平面下降以及区内山阳-凤镇断裂和镇安-板岩镇断裂强烈活动的控制。区域性同造山陆块隆升与全球海平面下降造成了南秦岭晚古生代与早古生代地层之间区域性的不整合,一南秦岭在继续向北俯冲的同时,又沿南缘的勉略-巴山断裂带发生扩张,其内部也因拉张作用形成裂陷与块断隆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南秦岭区域性隆起和裂陷可能与加里东运动和勉略有限洋盆的打开相关联。  相似文献   
995.
土体小应变特性研究中的边界面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土体小应变特性对准确预测土体的变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特性很难用传统的本构模型对它加以描述。边界面模型能描述一些经典塑性理论所不能描述的土的真实特性,如何将之进一步加以改进,并有效地应用于土体小应变特性的模拟中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6.
南极和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次波问题是海洋地震勘探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多次波数据处理的压制方法和技术分为运动学的滤波方法和动力学的波动方程方法两大类。波动方程方法由于几乎不需要先验信息和具有较好的压制效果 ,已经成为多次波压制方法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首先对波动方程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然后 ,对波动方程方法中的反馈迭代反演方法做了深入的讨论 ;最后 ,通过理论模型的正反演计算 ,验证了运用波动方程反馈迭代反演法不需要知道震源函数、地下岩层结构和岩性等先验信息。此方法适用于压制多种类型的多次波 ,具有优异的振幅保真性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7.
饱和度对波在土层交界面的反射、透射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均匀流体概念引入Biot两相多孔介质动力理论中,用Biot的两相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不完全饱和土层,给出SV波,P波从不完全饱和土层入射到弹性土层时,在土层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与完全饱和相比,饱和度发生很小的变化就会对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后应该重视饱和度变化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对冰川侵蚀形态的观测与分析得知:(1)冰川槽谷中冰川擦痕的大小和密度在中心较大,鲸背岩出现在冰川槽谷的中部,羊背石发育在槽谷两侧。因此,可以将槽谷分为强烈磨蚀的中部和弱磨蚀而强拔蚀的两侧。(2)冰坎的纵剖面上,迎冰面可见鲸背岩、羊背石以及倾角20°的剪切裂隙;背冰面以拔蚀为主,见倾角40°的张性裂隙。沿冰川槽谷纵向,剪切裂隙出现在压缩部位,张裂隙出现在伸张部位。它反映出冷底冰川的动力特性与冰床基岩的受力机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9.
变密度界面模型重力异常反演的B样条函数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力异常反演是一个求解第一类非线性积分方程的问题。当三维界面起伏满足│Δh│〈0.414h0和二维界面起伏满足-h0〈Δh〈0.414h0时,积分方程的被积函数可Δh的级级数形式。  相似文献   
1000.
伽马射线与地层介质的康普顿(Compton)效应是密度测井的理论基础,介质对伽马射线的康普顿吸收系数取决于介质的原子核性质及其体积密度.(超热或热)中子测井主要反映地层介质的减速性质,而后者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含氢量.介质含氢量是由介质的组分及其体积密度决定的.本文从上述两种测井方法的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两种测井方法并非两种互相独立的测量手段.对于含油气盆地常见沉积岩石及矿物,两种测井测量结果具有相关性.这一结论为密度、中子测井方法组合地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密度-中子测井的相关性可有效地识别轻质油气层特别是天然气层.实例表明,无论水层还是油气层,两种测井曲线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这种相关性明显改善了识别天然气层和划分油-气界面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