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556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589篇
地球物理   1205篇
地质学   829篇
海洋学   439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iming, nature and magnitude of river response in upland, piedmont and lowland reaches of the Tyne basin, northern England, to high-frequency (20–30 year) changes in climate and flood regime since 1700 AD. Over this period fluvial activity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lternating phases of river-bed incision and stability coinciding with non-random, decadal-scale fluctuations in flood frequency and hydroclimate that appear to be linked to changes in large-scale upp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Episodes of widespread channel bed incision (1760–1799, 1875–1894, 1955–1969) result from a higher frequency of large floods (> 20 year return period) and cool, wet climate under meridional circulation regimes. Phases of more moderate floods (5–20 year return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zonal circulation types (1820–1874, 1920–1954), are characterized by enhanced lateral reworking and sediment transfer in upper reaches of the catchment, and channel narrowing and infilling downstream. Rates of fluvial activity are reduced in intermediate periods (1800–1819, 1895–1919) with no dominant circulation regime associated with lower flood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valuable guide for forecasting probable drainage basin and channel response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52.
多沙河流造床流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述和分析前人有关造床流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多沙河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沙河流造床流量计算的水沙综合频率法.通过黄河、永定河水沙资料的分析,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3.
苏发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5,19(5):379-384
由于近区场的复杂性及目前频域电磁测深方法的局限性,近区频域电磁测深多年来一直是地球物理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近区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人组合波理论,提出了一种能适于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的定义式.该视电阻率在近区具有有效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信息的功能,并能客观地反映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4.
应用土壤水模拟模型研究区域干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旨在应用平原地区土壤水模拟模型,给出区域旱精分析所需的干旱信息。以多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为判断旱情发生的临界函数,经过统计分析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原地区分析 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的实用方法和拟定评价旱情的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5.
磁偶源频率测深法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多年来,人们对这种方法的正演理论和反演解释进行了研究。文中利用快速汉克尔数值滤波算法计算了层状介质上直立磁偶极子的电磁场响应以及频率测深视电阻率的振幅响应,这种计算方法与常用的数值积分算法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同时详细地讨论了磁偶源频率测深的特点及视电阻率理论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6.
30—60天大气振荡的全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崇银 《大气科学》1991,15(3):66-76
利用ECMWF格点资料,分析研究了大气季节内(30—60天)振荡的全球特征。30—60天振荡动能的分布表明高纬度地区要比赤道地区大得多。说明那里有较突出的30—60天振荡。中高纬度地区的30—60天振荡与热带有明显不同,垂直结构为正压模态,以纬向2—4波为主,多为向酉传播。30—60天振荡存在明显的低频遥相关,北半球主要为欧亚—太平洋(EAP)型和PNA型,南半球主要有澳洲—南非(ASA)型和环南美(RSA)型,并且在全球范围构成南北半球相互衔接的低频波列,即EAP-ASA波列和PNA-RSA波列。南北半球30—60天大气振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本文研究了南北半球30—60天振荡相互影响的3种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57.
1983与1985年夏季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大气低频波的振荡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分析了1983与1985年夏季半球500hPa高度场大气低频波的振荡特征。结果表明,1983年(厄尔尼诺年)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东亚季风区上空的低频振荡比1985年(反厄尔尼诺年)夏季的低频振荡强,而热带西太平洋的情况恰好相反。这是由于反厄尔尼诺年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强盛所致。分析结果还表明:1983年夏季低频波基本上是东传的;1985年夏季,在中高纬度地区低频波主要还是东传,热带是西传。西藏高原是大气低频振荡的汇区。  相似文献   
158.
澳洲夏季风热源低频变化对北半球冬季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p-σ混合坐标系的5层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与澳洲夏季风低频变化相伴随的对流性低频加热源所激发的大气强迫波和东亚冬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澳洲夏季风低频热源可引起北半球副热带高低层环流、东西向Walker环流。经向环流、越赤道气流的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强度与热源的振荡周期、强度有关。结果还进一步表明,澳洲低频热源可激发出扰动的北传,从而引起北半球副热带环流、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低频振荡,澳洲夏季风活跃后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对频率-初速测拉法的理论和实践作了进一步阐述,并针对测桩资质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0.
FrequencyEffectsofFineThinLayer¥ZhangShuangxi(EepartmentofGeophysic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YuanTao;ZhangW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