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47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根据苏北地区大地电磁勘探环境特点进行了电极距长度、磁场位置和采集时长的试验工作,确定了大地电磁测深勘探技术参数设置下限,电极距长度不能小于50m,采集时间要大于8h,磁距应控制在2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42.
大别山北缘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地带,其深部精细结构还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根据近年来在研究区域内采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通过OMEGA、OASIS和FUGRO-LCT等多个重磁电震软件处理,获得了深部信息丰富的多种地球物理属性图像.本文从中选取了2条平行的电法和地震剖面,辅以高精度重磁数据,揭示了大别山北缘深部地质结构总体呈现华北陆块南向俯冲、北淮阳构造带向北逆冲的特征,并可清楚地识别大别山北缘造山带、肥南山前坳陷带和肥北斜坡带.其特征分别如下:①大别山北缘造山带,地震反射杂乱,电性高阻大于2000Ωm,以磨子潭-晓天断裂为界分为北大别杂岩带和北淮阳构造带,主要由大别群、卢镇关杂岩和佛子岭群组成,沿舒城-信阳断裂逆冲于中、下侏罗统之上,浅部发育北倾的金寨-龙门冲滑覆断裂.②肥南山前坳陷带,上部为中、新生界,呈现中低阻特征,地震反射界面清楚,断面波明显;下部为华北型前中生界沉积岩(上部可能残存古生界),电性特征为低阻(5~50 Ωm),地震反射较连续,内部反射弱.以六安断裂为界分为舒城凹陷和肥中断裂带,其北侧边界为肥中断裂.③肥北斜坡带,上部主要为侏罗系,呈现中低阻、水平层状地震反射特征;下部主要为霍邱群,电性为高阻,地震反射杂乱;中间为华北型前中生界沉积岩,向北逐渐减薄、直至缺失.上述认识将为华北陆块南向俯冲、南北板块碰撞缝合线和油气资源勘查等研究提供深部地质约束.  相似文献   
43.
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大地电磁场二维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杰  李予国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3):1189-1200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在大地电磁场数值模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数值结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格的离散程度.当模拟起伏地形、弯曲界面等复杂地电模型大地电磁场响应时,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便得到较合理的离散网格.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MLPG)不同于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其形函数和权函数脱离了网格的束缚.本文详细推导了二维大地电磁场边值问题的弱式形式,并将其离散为局部积分域内的表达形式.通过模拟二维海洋地电模型大地电磁场响应,并与结构网格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及精度.设计了一个含有弯曲界面的二维地电模型,讨论了不同离散网格对MLPG无网格法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与结构有限元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LPG无网格法模拟结果受离散网格影响较小.最后利用MLPG无网格法计算了两个海洋起伏地形模型的大地电磁响应,讨论了海底起伏地形对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张渤带)是中国著名的强震集中带,地震以强度大、频次高、破坏严重为特点,1998年1月在张渤带西段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造成了极强的破坏性,2021年以来该区域中小地震频繁发生,显示出张渤带张北地震区可能进入了又一轮的地震活跃态势.2020年8—9月期间,以张北地震震中区为中心,完成了阵列状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工作.本文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计算获得了该区域精细三维地壳电性结构,获得了如下认识:整体上看,张北地震区上地壳电性结构以高阻体为主,部分断裂带分布区域存在着高阻、低阻相互交替的现象,而中下地壳以规模较大、横向不连续性的低阻层为主.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格局相对应,大满—前黑沙土断裂(F1)和赤城—尚义断裂(F4)以及张家口断裂(F5)在电性结构上均表现为明显的电性差异带.针对地震学方法对1998年张北地震震源深度的多种定位结果,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支持震源深度位于12~15 km之间;发震断裂可能为隐伏在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大河镇—海流图断裂(F3).通过此次获得的三维电性结构信息,结合张北地震震源参数、震源机制解以及前人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上地壳高阻体代表着刚性较强的汉诺坝玄武岩区,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低阻体代表着地幔岩浆热物质,这些地幔热物质持续的向上侵入和上涌作用可能会削弱汉诺坝玄武岩区内发育的断层稳定性,直到累积足够的应力,产生了非均匀应力积累和变形并弱化了断层强度,导致了张北地震的发生.鉴于张北地震区深部具有的特殊构造环境,该地区仍然是张渤带未来应该长期关注的地震危险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5.
    
There are many arguments on energy source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geothermal fields, so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round temperature fields shall be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the thermal conduction forward method of geothermal field is used to simulate cooling rate of abnormal heat sources and heat transfer of the paleo-uplift model.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geothermal field exploration cases and oil exploration well temperature curv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According to the magmatic activity time, the magmatism activit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Magma active areas (activity time < 500 000 years) and weak/magma inactive areas (activity time > 500 000 years). The latter has a fast cooling rate (the cooling time of the magma pocket buried around 10 km is less than 200 000 years) after it has intruded into the shallow layer and it has no direct contribution to modern geothermal fields; (2) China belongs to a weak/magma inactive area such as Tengchong region and Qinghai-Tibet region because the chronological data of these regions show that its magma activity time is more than 500 000 years; (3) The temperature of most geothermal fields can be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 segment (Segment H) at the surface, then a low geothermal gradient segment (Segment L) at a secondary depth, and finally a lower temperature segment (Segment D) at a deeper depth. The temperature isoline presents a mirror reflection relation on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indicating that geothermal field is dominated by heat conduction, rather than having an abnormally high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to provide heat; (4) Near-surface (0-5 km) materials’ lateral heterogeneity caused by tectonic movement shall probably b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of ground temperature fields.  相似文献   
46.
利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二维MT倾子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维地电模型中,考虑到大地电磁测深(MT)倾子响应依赖于横电(TE)模式的数值模拟问题,笔者采用矩形网格单元和双二次插值对MT的倾子响应进行求解。首先,给出了二维地电条件下的边值问题和变分问题,并通过有限单元法对模型进行单元剖分、插值、积分和整体合成;其次,通过求解复系数方程组得到了每个节点的电场值;最后,采用差分方法求得电场沿横向和垂向的偏导数值,从而计算出二维MT的倾子响应。通过对2个二维地电模型的倾子响应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倾子响应的实部、虚部和振幅,结果很好地反映了不均匀体的横向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7.
三维地形大地电磁场的边界元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边界元法计算大地电磁场三维地形影响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用矢量积分理论和电磁场边界条件, 将上半空间(空气)和下半空间(地下介质)两个区域电磁场边值问题变为仅对地形界面的两个矢量面积分方程, 其中一个计算磁场, 称磁场方程; 另一个计算电场, 称电场方程.然后将对地形界面的积分剖分为一系列的三角单元积分.在三角单元积分中, 假设单元中电磁场为水平均匀大地空间电磁场与地形影响的迭加, 并假设地形影响为常项, 这样既保证了计算精度又使得计算方法简便.通过分解和计算, 每一个矢量面积分方程分解为对应3个坐标方向的3个常量线性方程, 这些线性方程组成了对角占优的线性方程组, 可用SSOR方法求解.文中给出了2个三维地形上大地电磁视电阻率曲线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 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中、北部以昆仑山断裂为界,其南北壳、幔电性结构有很大差异.昆仑山断裂以北地壳和上地幔为高阻区.而昆仑山以南,地壳和上地幔的导电性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地壳上部以不连续的高阻体为主,夹有局部低阻异常体,沿南北方向上地壳的电性结构复杂,具有不连续、分块的特点;但中、下地壳为大范围的高导异常区,区内发育有大规模、不相连续、产状各异的高导体,其电阻率均小于4Ωm;在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之下,壳内高导体都具有向上地幔延伸的趋势,存在连通壳、幔的低阻通道.根据西藏高原中、北部壳、幔电性结构的研究推断:如同藏南一样,这里也普遍存在部分熔融体和热流体,它们的成因主要与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的壳-幔热交换、热活动有关,这是两期形成的壳-幔热交换通道.其中,班公—怒江缝合带的壳-幔热交换通道形成时间比金沙江缝合带早.因此,研究区壳、幔的热活动是从南边和西边开始,向北、向东扩展,导致现今西藏中、北部地壳和上地幔的热流分布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增大.  相似文献   
49.
电磁排列剖面法(EMAP)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少云 《江苏地质》1999,23(3):167-171
电磁排列剖面法是在MT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其工作效率高,横向分辨率强,可减少“静态效应”对测深曲线的畸变。在近几年油气勘探中取得比较好的地质效果并深受重视。作为一种新方法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就方法的原理、仪器、野外采样及推断解释做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50.

目前大地电磁法三维反演大多基于有限差分正演.反演使用规则六面体网格无法有效模拟复杂地形, 同时正反演网格同套存在严重影响反演可靠性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 本文利用自适应有限元算法, 开发了基于非规则六面体的高精度大地电磁三维正演方法; 反演中, 使用独立的反演网格和正演网格来提高正演计算精度和反演可靠性.这一思路既保证了正演响应和灵敏度矩阵计算的精确性, 又降低了因反演参数过多造成的不唯一性.最后, 通过算例验证了正演算法的精确性和反演算法对地形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