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3篇
  免费   656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83篇
地球物理   1647篇
地质学   1447篇
海洋学   608篇
天文学   584篇
综合类   322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351.
本文试图说明太阳活动与地球天气气候相关联 ,并用韩国江汉大洪水及我国长江大洪水的事例建立中纬度 (2 0°~ 4 0°)地区的洪水与太阳活动的统计规律 :二者呈负相关 ,大洪水常发生在太阳活动相对宁静的年份。由此本文推断未来几年长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352.
我国北方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利用地闪定位仪(DF)探测了我国大兴安岭(东北地区)和北京地区的雷电活动。文中详细分析了地闪的空间分布,并讨论了不同地区各雷电参量的时间变化规律。两地区雷电活动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均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与本地区的天气背景及地理特征有密切的联系。要较深入地了解上述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将雷电活动与天气因子的给合讨论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53.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单键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单键群(即SLC)分析方法,通过有关SLC特征参量的时间滑移分析,结合1970年以来的区域地震活动和构造环境,分析了川滇西部地区的地震活动。较之70年代和80年代,90年代的地震活动在总体上是处于中等强度的活动水平。文章认为,SLC方法考虑了地震事件的时空关联性,可以用来分析地震活动趋势,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354.
介绍了低本底碘化钠探测器多道γ能谱仪测量分析软件中解谱技术的算法。解谱算法是基于复合谱等于样品中单核素谱的算术加和,将复合谱分解为单核素谱,进行比活度计算。通过自编软件进行实验测量,研究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程序选取高能峰合适。  相似文献   
355.
长白山区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以溢流式喷发为特征,其主要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含少量玄武质粗安岩、碱性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粗面玄武岩。根据图们江流域火山岩的Mg#(Mg#=100Mg^2+/(Mg^2++Fe^2+))值多数≤60,Ni含量〈100μg/g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表明,形成火山岩的岩浆不是原始岩浆,它们是原始岩浆在上地幔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的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包括碱性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等演化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是岩浆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拉斑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壳源物质同化混染作用,发生在上地壳遭受较大程度混染的岩浆K2O含量明显偏高(〉2.6%),形成玄武质粗安岩。  相似文献   
356.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11月26日,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宏观震中在九江县港口乡。震中烈度Ⅶ度,极震区为北东向的椭圆,烈度分布受瑞昌盆地内地形地貌条件的控制;5.7级地震的最大余震为ML5.3级,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余震较丰富,余震区长轴为北西向。此次地震经历了较长期的应力应变积累过程,发生在江西分宜—黄海北部北东向ML≥4.0级地震活动带和湖北西部—江西南昌ML≥3.0级地震活动带的交汇部位,与大区域地震活动性中长期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357.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相似文献   
358.
359.
360.
Two soil CO2 efflux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in September 1999 and June 2002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use CO2 degassing and estimate the total CO2 output from Showa-Shinzan volcanic dome, Japan. Seventy-six and 81 measurements of CO2 efflux were performed in 1999 and 2002, respectively, covering most of Showa-Shinzan volcano. Soil CO2 efflux data showed a wide range of values up to 552 g m-2 d-1. Carbon isotope signatures of the soil CO2 ranged from -0.9‰ to -30.9‰, suggesting a mixing between different carbon reservoirs. Most of the study area showed CO2 efflux background values during the 1999 and 2002 surveys (B = 8.2 and 4.4 g m-2 d-1, respective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2 efflux anomalies for both survey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soil temperature, indicating a similar origin for the extensive soil degassing generated by condensation processes and fluids discharged by the fumarolic system of Showa-Shinzan. The total diffuse CO2 output of Showa-Shinzan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14.0–15.6 t d-1 of CO2 for an area of 0.53 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