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northern Red Sea represents a continental rift in its final stage and close to the following stage of seafloor spreading. Ocean deeps within the evaporites of the northern Red Sea seem to accompany this process and are thought to be surface expressions of first seafloor spreading cells. In 1999 during R/V Meteor cruise M44/3 a dense multichannel seismic and hydroacoustic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itial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onrad Deep, a young northern Red Sea deep. Three seismic units were differentiated in the uppermost part of the Miocene evaporites and the Plio-Quaternary sediments. A weakness zone within the evaporites, oblique to the main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Red Sea, led to a transtension process within the evaporites that opened the deep. Its form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mplacement of magmatic bodies in its vicinity and the focusing of the Red Sea extension to the axial depression. The Conrad Deep is an intra-evaporite basin that cannot be regarded as surficial expression of a basement structure as the low shear strength of the evaporites decouple the sediments from the basement. However, its position and shap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companying geophysical anomalies point to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Red Sea rif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52.
The 1946 Nankai earthquake (Ms=8.2) at the forearc region of the western Nankai Trough showed slow slip deformation off Cape Muroto, which did not propagate until the western end of the Nankai seismogenic zone. New seismic investigations show a low-velocity layer (LVL) on the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in the coseismic area. Two prestack depth-migrated sections show reflectivity events in the clay-rich boundary layer on the oceanic crust. Narrowly spaced imbricated slices develop in the nonrupture area. The reflective boundary layer indicates probably that underplating develops in the nonrupture area rather than the coseismic are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riction is larger in the nonrupture area than the coseismic area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VL on the oceanic crust, the well developed underplating and the narrowly spaced imbricated thrusts in the nonrupture area. The topographic high of the oceanic crust with about 50 km width and maximum 3 km height is also revealed and is related to bending and thickening of the oceanic crust, the well developed underplating and the narn spaced imbricated thrusts in the nonrupture area. These structural characters may be the reason why the slow slip deformation did not propagate until the western end of the Nankai seismogenic zone and toward the trough side.  相似文献   
53.
上海“0185”特大暴雨的MCS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林 《气象》2002,28(1):30-33
在分析影响系统的基础上,结合GMS-5卫星云图、WSR-88D雷达资料对2001年8月5日夜间上海城市特大暴雨作了初步剖析。分析发现,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更替发展加强是产生强降水的直接原因;有利的环流背景导致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产生和稳定少动;上海三面环水的特殊地理条件为中尺度对流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54.
2015年7月22日福建西部山区经历了一次罕见的极端降水过程,6 h降水量高达254.9 mm,24 h最大降水量达295.5 mm。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风廓线雷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此次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条件及结构演变特征。分析表明:低空季风槽北抬减弱后的切变和高空高压之间的南北向槽缓慢向东北移动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不稳定能量加大、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低、大气可降水量大及中等到弱的垂直风切变形成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结构发生改变,由线状对流伴随层云(TL/AS)的结构转变为静止后向建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极端降水出现在静止后向传播阶段。高空冷空气入侵,低空西南急流加强并伴风速辐合,冷暖空气交汇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加强发展,边界层西南气流在有利的喇叭口地形作用下加强抬升,北上受到山脉阻挡形成小涡旋,西北侧对流单体移入后不断加强,对流单体的移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相反,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静止后向传播,产生列车效应,出现极端降水。  相似文献   
55.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典型的MCS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发展的最初阶段全为负地闪;在MCS的成熟阶段地闪频数一直较高,在10次/min以上,负地闪占绝对优势;在消散阶段,地闪频数急剧下降,同时正地闪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负地闪。地闪基本出现在<-50℃的云区和前部大的温度梯度区内,集中发生于<-60℃的云区。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区(>40 dBz),其持续时间和强对流的维持时间几乎相当,说明负地闪可以很好地指示或有助于识别强对流区;密集的正地闪也与强回波区相对应,而稀疏的正地闪则多发生在系统后部的稳定性降水或云砧部位。同时,在MCS成熟阶段出现高正地闪频数的瞬间突增有可能对应着地面强天气的发生,在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6.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14云南省丽江市首场区域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高空槽东移引导弱冷空气南下,同时受500 h Pa两高辐合区和700 h Pa切变线共同影响所致;孟加拉湾水汽为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同时强水汽辐合中心的存在和移动过程经过丽江是此次区域性暴雨形成的主要特征;强降水时段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有强烈的斜压上升运动;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合并及加强,TBB值小于220 K是此次强降水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57.
2010年5月31日至6月1日华南特大暴雨过程经历了三次集中降水期,共有4次MCS(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演变过程,其中一个TL/AS MCS(Training Line/Adjoining Stratiform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邻接层状单向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准静止地维持了10多个小时,导致了多个观测站出现极端强降水。用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重点探讨了该TL/AS MCS的观测特征及其发展持续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准静止TL/AS MCS发展在一个高空强辐散、低空气旋性汇合环流的天气尺度环境中,TL/AS MCS维持期间热力环境特征表现为对流层中低层持续高湿近饱和态、偏中性层结、合适的对流有效位能和极小的对流抑制能量。在对流层中低层,低空急流的加强发展维持与对流层中层相对弱的环境风形成了风垂直切变随高度呈现强逆转,近地层风垂直切变垂直于对流线的分量大,而在中层风垂直切变平行于对流线的分量占绝对优势,风切变特征可能是TL/AS MCS 准静止的原因;低空急流和中层环流的相互作用、对流层动力和热力条件有利于强上升运动的长时间维持与发展,不断触发新对流从而组织成一个长生命期准静止的TL/AS MCS  相似文献   
58.
梅雨期一个伴有前导层状降水对流线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美国ERSL实验室LAPS系统融合NCEP 1°×1°逐日再分析资料、业务观测和雷达资料,分析了2007年6月18日发生在湖北中部的一个伴有前导层状降水对流线发生、发展及消亡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雷达回波上主要分为两部分:后方回波强而窄的对流带和前方回波相对弱的宽层状降水区,在对流带和层状降水区之间有一条回...  相似文献   
59.
"0808"号台风残留引发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利用多普勒雷达、TBB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8月1日发生在苏皖中部交界处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大暴雨过程是发生在减弱后的"0808"号台风环流与增强的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西南低空急流增强和台风环流蜕变低槽东移分别触发了两段强降水的发生,对流层中低层强水汽辐合上升激发了台风残留...  相似文献   
60.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尺度MCS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6月19日凌晨至23时四川盆地东北部生了一次由MCS单体带来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主要对该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特征和地形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背景;(2)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回波表现出本次暴雨过程的直接系统是中尺度MCS单体;(3)能量、动力及水汽等的时空分布有利于MCS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产生;(4)非平衡值显示在MCS发展前几个小时其附近区域的大气已由平衡状态转为较强的非平衡状态,而在暴雨最强时刻,大气的非平衡性减弱并逐渐转为的准平衡状态;(5)大巴山地形抬升垂直速度对大暴雨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