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38篇 |
免费 | 3129篇 |
国内免费 | 26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5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8046篇 |
地质学 | 7821篇 |
海洋学 | 615篇 |
天文学 | 105篇 |
综合类 | 601篇 |
自然地理 | 10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36篇 |
2022年 | 406篇 |
2021年 | 451篇 |
2020年 | 574篇 |
2019年 | 627篇 |
2018年 | 528篇 |
2017年 | 532篇 |
2016年 | 524篇 |
2015年 | 612篇 |
2014年 | 684篇 |
2013年 | 703篇 |
2012年 | 819篇 |
2011年 | 811篇 |
2010年 | 685篇 |
2009年 | 822篇 |
2008年 | 724篇 |
2007年 | 895篇 |
2006年 | 919篇 |
2005年 | 750篇 |
2004年 | 773篇 |
2003年 | 672篇 |
2002年 | 583篇 |
2001年 | 456篇 |
2000年 | 509篇 |
1999年 | 457篇 |
1998年 | 422篇 |
1997年 | 350篇 |
1996年 | 364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85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167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7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变速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所满足的变系数波动方程,推导出波速线性变化介质中一维波动方程的解析解,讨论了波速不均匀性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地震波振幅衰减大小与介质速度梯度有关;频率转折点两侧地震波传播性质;频率与地震波波速关系。 相似文献
82.
地震技术是研究隐蔽油气藏的关键技术。岩石物理是地震信号与储层性质之间的桥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岩石和流体性质的地震响应。流体替代分析是岩石物理分析的重要部分,它是流体识别和储层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在AVO分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流体替代的理论基础是Gassmann方程。在岩石物理技术指导下,对某工区探井进行了流体替代分析,并根据替代后的结果分析了波阻抗随深度、岩性和含油气性变化的规律,同时根据替代结果进行了AVO正演研究,比较分析了储层中流体分别为盐水、气和油时的响应特征,并据此根据实际的部分叠加道集进行了烃类异常识别。 相似文献
83.
古冲沟冲积扇体地震反射资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古冲沟冲积扇体的反射特征、内部结构、剖面特征和分布特征等问题,研究结果为识别和确认古冲沟冲积扇体油气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南黄海盆地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导致准确获得海相地层速度存在困难。基于本区的多道地震资料,联合使用多数据质控速度分析、初至波层析反演及层控网格层析反演3种方法,提取出了较为可靠的海相中-古生界速度信息。结合提取的地震速度及下扬子区已有钻井信息,总结了南黄海主要海相地层的速度分布。本区海相地层速度整体呈高低相间分布结构,存在速度的突变和倒转。海相下构造层速度高,不同地层间速度差异较小。由于海相下构造层无钻井资料约束,获得的速度信息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6.
南海东沙海域的陆坡台地区, 浅表断裂及生物礁发育众多, 浅层新生界多为碳酸盐岩层, 中深层的中生界内部构造复杂, 断裂较多, 常规单船窄方位地震剖面显示中深层反射品质较差。利用双船可以设计灵活的观测系统, 形成双方位角地震探测方式, 对于地下同一反射点的照明, 可以获得比窄方位角探测更好的效果, 也可以改善高速屏蔽层下方、高陡倾角斜层等区域的成像质量。文章通过重点技术的攻关研发, 进行了单源激发、双缆接收的双方位角采集试验, 成功实现该方法在南海海域中深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88.
流体逸散管道是深部流体向上运移所形成的通道,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中广泛发育。由地震资料显示,流体逸散管道主要由根部、过路区和末端3部分组成。由于形成机制、起源和流体成分的不同,其组成三要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流体逸散管道类型多样,具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水力压裂是文献中最常见的一种有关流体逸散管道形成机制的解释,但是,随着地震勘探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水力压裂不足以解释所有类型的流体逸散管道,还存在其他的成因机制,包括流化侵蚀作用、局部空洞坍塌及同沉积模式等。从流体逸散管道组成三要素的角度描述了不同类型流体逸散管道的地震反射特征,并详细论述了其4种成因机制下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9.
90.
S. García-Gil E. de Blas N. Martínez-Carreño J. Iglesias R. Rial-Otero J. Simal-Gándara A.G. Judd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11
Ría de Vigo is a river valley flooded by the sea, with a bay (San Simón Bay) at its innermost part. The accumulation of Holocene sediment in San Simón Bay has been studi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1) large scale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data, and 2) detailed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a gravity core. In San Simón Bay the majority of the seismic records are obscured by acoustic turbidity which represents gassy sediments, but on records from Rande Strait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two Quaternary seismic sequences; an Upper Pleistocene sequence (SQ1) and a Holocene sequence (SQ2). Only SQ2 is recognized in San Simón Bay where it is comprised of two seismic units; the upper unit represents the HST sediment, i.e. the period of highest sea level. A gravity core taken within the gassy zone at 10 m water depth provided 3.55 m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muds) from the youngest seismic unit (4 m thick). Geochemical analysis show high values (4 to 10%) of TOC. Sediment and porewater analyses indicate a distinct sulphate–methane transition zone (SMTZ) between 60 and 80 cm where sulphate is depleted (to <1.7 mM) and methane increases (to >0.4 mM). The top of the acoustic turbidity (the gas front) at 80 cm corresponds to the lower limit of the SMTZ. The methane cannot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underlying metamorphic and granitic rocks, but was probably derived by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Holocene sediments. We estimate that the sediments of the Bay contain approximately 1.8 × 106 m3 of organic carbon and 275 ton of methan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