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9篇 |
免费 | 407篇 |
国内免费 | 3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6篇 |
大气科学 | 128篇 |
地球物理 | 2375篇 |
地质学 | 1342篇 |
海洋学 | 322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164篇 |
自然地理 | 12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85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85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256篇 |
2013年 | 282篇 |
2012年 | 244篇 |
2011年 | 240篇 |
2010年 | 209篇 |
2009年 | 251篇 |
2008年 | 250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260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212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21.
太湖流域西氿湖沉积岩芯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太湖流域西沈湖沉积物岩芯XJ2中Cu、Pb、Zn、Cd、Cr等5种重金属元素总量的分析,结合测年结果,揭示了不同时间段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并利用Hakanse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沉积物岩芯的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的历史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芯受Cd元素污染最重,其它4种元素较Cd则轻得多,因此Cd元素是影响该地区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的绝对主导因素.从20世纪初叶开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及其相应的潜在生态风险开始上升,并且上升幅度不断加剧,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值,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级别均为很高,随后便开始迅速下降,然而直到2004年这两个参数仍然维持在很高级别. 相似文献
922.
气温对太湖蓝藻复苏和休眠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2005 2014年每日的卫星数据、气象站和浮标站观测资料研究复苏期和休眠期的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界限温度初终日、周有效积温与太湖蓝藻休眠和复苏时间的关系,探讨气温是否是影响蓝藻休眠和复苏时间进程的关键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太湖蓝藻复苏早晚与春季(3 5月)气温密切相关,春季气温越高,蓝藻复苏时间越早;太湖蓝藻休眠时间与秋、冬季(11次年1月)气温密切相关,秋、冬季气温越高,蓝藻休眠时间越晚.此外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太湖首次出现蓝藻水华的时间一般是气温稳定通过9℃初日之后的1个月左右,但上一周期的休眠与下一周期的复苏之间气温异常偏高会导致蓝藻水华首次出现时间早于稳定通过9℃初日;最后一次蓝藻水华出现时间与气温稳定通过4℃的终日相近;在复苏期,湖水中的叶绿素a浓度随周有效积温变化而变化,二者相关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923.
滇池东北部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生态修复目标的确定及其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续6年对星湖仙女湖区水生植被种类、分布、生物量、水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水生植物24种,隶属于18科23属,可分为挺水植被、漂浮植被、浮叶植被和沉水植被4种生活型和8个植物群丛,其中苦草群丛占水生植被生物量70%以上,密齿苦草为绝对优势种;2004年与1999年比较,星湖仙女湖水体叶绿素a增加142%,透明度下降54%,水生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减少99%,水生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简化、多样性下降;星湖仙女湖水生植被发生逆向演替的主要原因是水体污染负荷增加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削减污染负荷和控制渔业生产是促进星湖仙女湖水生植被恢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4.
海陆颜色仪(OLCI)是搭载在Sentinel-3上的新型水色遥感传感器,其对于内陆清洁水体水质遥感监测的适用性有待验证.本研究以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叶绿素a(Chl.a)浓度为指标,以高原湖泊洱海为研究区,基于2017年4月19日共20个星地同步实验数据,建立了3种可应用于OLCI数据的Chl.a浓度遥感估算模型(波段比值模型、三波段模型以及FLH模型),并估算了当日洱海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选用波段Oa8(665 nm)、Oa11(708.75 nm)和Oa12(753.75 nm)构建的三波段模型最适用于洱海水域的Chl.a浓度估算,其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12.37%,低于波段比值模型的16.04%和FLH模型的13.50%;(2)对OLCI使用的大气校正方法中,基于去瑞利散射的暗像元法对估算模型的适用性要优于6S、FLAASH以及QUAC方法;(3)洱海OLCI影像中近岸水体受邻近效应影响严重,近红外波段Oa12(753.75 nm)受陆地邻近效应影响的距离为1~2个像元,而Oa8(665 nm)、Oa10(681.25 nm)和Oa11(708.75 nm)波段为1个像元;(4)2017年4月19日全湖Chl.a浓度均值为12.15±5.72μg/L,洱海中部水域Chl.a浓度最低(9.00~12.00μg/L),北部水域浓度最高(12.00~22.76μg/L),南部水域浓度稍高(12.00~14.00μg/L),阳南溪与波罗江入湖口受降雨径流的影响出现"羽流现象",导致Chl.a浓度偏低,约为8.33μg/L. 相似文献
925.
附着生物对太湖常见的两种沉水植物快速光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水草生长比较旺盛的季节(7-8月),以水草较丰富的贡湖湾作为采样区域,野外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研究太湖常见的两种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及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叶上的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去除附着生物前后两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两种沉水植物上的附着生物的现存量存在显著的差异,附着生物群落中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比值没有显著差异;两种沉水植物在去除附着生物前后的光合参数有显著的变化,光合作用效率、半饱和光强、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增加.这表明附着生物降低了沉水植物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26.
927.
休伦湖Saginaw湾沉积物反硝化率的测定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N2生成法测定了北美休伦湖Saginaw湾1995年夏季7、8月份沉积物反硝化率,Saginaw湾内湾的沉积物反硝化率为16.0-39.6μmolN2/(m2·h),外湾沉积反硝化率为22.7 -26.1μmolN2/(m2·h),比较了不同湖泊沉积物反硝化率数值大小,指出休伦湖Saginaw湾水体现阶段的营养状况为贫-中营养水平.内外湾沉积物反硝化率数值波动大小与Saginaw河及休伦湖的影响有关;N2:TIN通量比值有不随采样时间的变化而变更等特性.在反硝化率测定过程中,反硝化率与O2消耗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沉积物上覆水中NH+4与NO-3之间通量值在变化趋势上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8.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近似解方法和光照传输的累加原理,建立了包括水面风浪效应、水中悬浮粒多次散射和底泥反射的垂直分层水体的光照传输数值模式。利用该模式和太湖悬浮粒实测资料,计算和讨论了太湖水体中光照随水深的变化以及悬浮粒浓度、风浪和太阳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粒的多次散射所形成的漫射光是湖水中光照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水体的下层,漫射光甚至是光照的主要构成部分。风浪对水中光照的影响则主要在天顶角大于70°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此时风浪水体对太阳直接辐射和全辐射的反射率比平静水面都有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929.
46 a气候变化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9—2005年温度、降水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研究呼伦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46 a来呼伦湖区域温度呈显著的升高态势;降水量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存在11 a和22 a的周期性变化。从1999年至2005年降水量下降趋势加快。②无论是温度还是降水,其气候变率都处于升高的时期,气候变率的增大是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高温酷热天气等增多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气候的变干、变暖,使得1999年以后呼伦湖区域生态呈现快速恶化的趋势。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呼伦湖水域面积的缩小、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等。③近年来小雨事件呈减少趋势,但进入21世纪后小雨强度和干燥事件显著增强,致使干旱事件频发和强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930.
Siliceous microfossil assemblage succession was analyzed in a 100 m sediment core from Lake Baikal, Siberia. The core was recovered from the lake's central basin at a water depth of 365 m. Microfossil abundance varied greatly within the intervals sampled, ranging from samples devoid of siliceous microfossils to samples with up to 3.49 × 1011 microfossils g-1 sediment. Fluctuations in abundance appear to reflect trends in the marine 18O record, with peak microfossil levels generally representing climate optima. Microfossil taxa present in sampled intervals changed considerably with core depth. Within each sample a small number of endemic diatom species dominated the assemblage. Changes in dominant endemic taxa between sampled intervals ranged from extirpation of some taxa, to shifts in quantitative abundance. Differences in microfossil composi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variations in abundance with climate fluctuations suggest rapid speciation in response to major climatic excurs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