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中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中部地市及以上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建成区扩展速度、扩展系数,分析1985-2004年间中部省份、省会城市、地市级城市时空扩展过程.结论如下:(1)从省域层次看,1985-1991年,各省份建成区增长速度较慢,1992年以后增长迅速.(2)从地级市层次看,多数地市级城市年均扩展速度高于该省省会城市的年均扩展速度,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3)根据城市用地扩展系数分析,在所选98个城市中有62%的城市用地扩展过快,呈现出"土地城市化"冒进的现象.  相似文献   
902.
甘肃陇东南地区大到暴雨当时场环流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NCEP 1967~2000年再分析高空格点资料,分析了大到暴雨当时场高低空环流气候背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验及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拟合,分月建立了大到暴雨3种类型(西高东低、平直或波动、西低东高)的高低空环流气候模型及距平差值场,从而为以后分析预报成因、建立预报因子库及短期预报建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3.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首先涉及图像的处理以及分类系统的建立。目前机助分类技术主要着眼于统计模式识别和基于知识的分类决策。最终的精度评价可以进一步完善分类决策。  相似文献   
904.
介绍了基于国产全站仪和PDA的隧道断面测量系统的组成及特点,结合工程案例总结了地铁隧道断面测量的方法,对相关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5.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建筑物分级提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一种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区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面向对象的思想融入到基于邻域总变分的建筑物分割方法中,并通过分析分割后不同类型建筑物提取的难易程度,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建筑物对象分级提取策略:首先通过形状分析检测一部分分割完整的矩形建筑物目标,然后采用新提出的多方向形态学道路滤波算法将建筑物与邻近光谱相似的道路目标分离,确保每一个候选建筑物目标都是独立的对象,最后利用初提取的建筑物对象和已剔除的非建筑物对象作为样本建立概率模型,根据贝叶斯准则进行建筑物后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同一幅影像中具有不同形状结构和光谱特性的建筑物目标,准确率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906.
在分析旱地麦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基础上,指出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可分为3个时期,即缓慢失墒期、急剧蒸发失墒期和收墒期;垂直变化可分为水分速变层、活跃层、过渡层、稳定少变层。同时还分析了冬小麦生育期间土壤降水蒸散差。  相似文献   
907.
云贵高原属于典型季节性干旱生态脆弱区,其中因流水造成的水蚀荒漠化已成为限制该区域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采用长时间序列Landsat卫星数据监测云贵高原核心区云贵两省近30年水蚀荒漠化的现状与时空变化,并分析该区域荒漠化关键影响因子的时空分异规律,提出一种多指标规则分类算法用于云贵高原水蚀荒漠化遥感监测,并选用植被面积、GDP及降水3个关键影响因子,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该区域水蚀荒漠化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云贵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为滇桂黔区、川滇交界地区、滇西边境区及蒙自地区。②近30年研究区水蚀荒漠化变化趋势可分为1989—2010年、2010—2013年及2013—2016年3个阶段,1989—2010年该区域的荒漠化呈现波动增长状态;2010—2013年荒漠化面积快速扩展;2013—2016年荒漠化快速扩展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③3个关键影响因子与水蚀荒漠化关系呈现数值大小不同、正负效应和因子组合效应的空间分布差异,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加剧了其水蚀荒漠化。本文研究成果将为云贵高原水蚀荒漠化的精细化防控和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08.
A semianalytical procedure is proposed for evaluating the internal forces of circular tunnel with imperfect interface bonding in layered ground subjected to an obliquely incident plane P or SV wave. In this study, the hoop bending moment and hoop axial force are related to the free‐field responses of the ground. A one‐dimensional numerical approach is firstly presented to obtain the free‐field responses of a layered half‐space with an obliquely incident plane P or SV wave propagation. Then, the free‐field stress state is transformed and decomposed in the pol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internal forces of tunnel caused by the isotropic stress state and the pure shear state are calculated and then summed up to obtain the overall analytical solutions.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semianalytical procedure is demonstrated by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909.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quantify peakflow attenuation and/or amplification in a river, investigating lateral flow from the intermediate catchment during floods. This is a challenge for the study of the hydrological response of permeable/intermittent streams, and our contribution refers to a modell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inverse problem for the diffusive wave model applied in a karst catchment. Knowing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hydrographs on a reach between two stations, we can model the lateral one, given information on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intermediate catchment.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33 flood events in the karst reach of the Iton River in French Normandy where peakflow attenuation is observed. The monitored zone consists of a succession of losing and gaining reaches controlled by strong surface‐water/groundwater (SW/GW) interact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despite a high baseflow increase in the reach, peakflow is attenuated. Model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of lateral outflow for the flood component is linked to upstream discharge. A combination of river loss and overbank flow for highest floods is proposed for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s. Our approach differentiates the role of outflow (river loss and overbank flow) and that of wave diffusion on peakflow attenuation. Based on several sets of model parameterization, diffusion is the main attenuation process for most cases, despite high river losses of up to several m3/s (half of peakflow for some parameterization strategies). Finally, this framework gives new insight into the SW/GW interactions during floods in karst basins, and more globally in basins characterized by disconnected river‐aquifer systems.  相似文献   
910.
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采用"单位土壤碳量"方法计算土壤碳储量,显示东北平原(约23万km2)土壤有机碳总体分布: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为768.07Mt,碳密度为3327.8t/km2;中层(0~1.0m)为2978.41Mt,碳密度为12904.7t/km2;深层(0~1.8m)为3729.16Mt,碳密度为16157.5t/km2。东北平原土壤碳密度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碳密度由东北平原南部(辽宁)、中部(吉林)到北部(黑龙江)从暖温带、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呈现增高趋势,其中表层土壤碳密度由2284.2、3436.7增加到3861.5t/km2。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较,20年期间东北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总体减少320.59Mt,占29.4%,年均减少16.03Mt,年均递减率1.73%。表层土壤碳密度由南向北依次减少1060.6、1646.4、1300.2t/km2,平均减少1389.0t/km2。不同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减少程度不同。采用土壤碳密度比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之间土壤碳密度动态平衡关系,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土壤有机碳分布分配特征及土壤固碳潜力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