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3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测绘学   732篇
大气科学   1487篇
地球物理   973篇
地质学   1546篇
海洋学   514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388篇
自然地理   126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利用1961—2018年中国西南地区312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作为干旱指数,研究了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现变干趋势,尤其在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著。当西南地区夏季显著干旱时,该地区对流层低层辐散、上层辐合,且向该地区的水汽输送偏少。造成西南地区干旱维持的原因可归结为大气波动活动异常和海温异常强迫。前者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上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后者通过热带西北太平洋异常热源对大气的强迫,使得该地区对流层低层(上层)形成异常辐合(辐散),在西南地区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形成了斜向垂直环流,使西南地区受下沉气流控制,从而形成了利于降水显著偏少和干旱发生并维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2.
针对不同的地物覆盖类型,分析和评价了适用于SPOT-7卫星数据的大气校正方法,为其遥感定量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在河南省嵩山地区进行了同步观测实验,获取了SPOT-7卫星影像并进行大气校正处理,地面同步测量了大气光学特性和典型地物样区光谱,计算了地物样区在影像上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分析了不同地物覆盖类型下大气校正模...  相似文献   
143.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在复杂山区干旱监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地观测卫星(EO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传感器因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适中的空间分辨率等特点,非常适合大范围、长时期、动态的干旱监测。本文选取云南省红河州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产0品建立高原多山地区NDVI- T_s空间,并由此建立了复杂山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利用该方法检测2006年3、4两个月的云南省红河地区的地表干旱情况,同时结合当地气象局信息和野外同步观测的表层土壤温度、湿度数据对该指标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TVDI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该方法可以用来对大区域干旱进行检测,能很好的用于山区的干旱预警与监测。  相似文献   
144.
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湿地和鸟类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对策至关重要。稀疏标准化法是一种建立在物种-面积关系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估。运用改进的稀疏标准化程序,利用多年调查和收集的鸟类数据,来评价和分析向海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变化,结合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两种方法获取结果的相关性。评估结果表明:稀疏标准化法获取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信息与传统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鸟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评价,且具有科学、直观、运算简捷、快速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5.
使用MODIS陆地产品LST和NDVI监测中国中、西部干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AQUA-MODIS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应用植被温度混合状态指数VTCI方法,遥感监测干旱的空间分布状况。同时结合该地区有代表性的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与VTCI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此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VTCI指数不仅与当月的降水量,也与其前期2至6个月的累积降水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显示VTCI方法不仅是较为有效的近实时大范围干旱监测方法,对于干旱的缓慢发展过程也有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6.
尤卫红  赵付竹  吴湘云 《高原气象》2007,26(5):1059-1066
以澜沧江跨境径流量观测数据、NCEP/NCAR的U场、V场和NOAA的OLR场资料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岭谷作用下的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夏季跨境径流量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为显著减少时段,而从90年代初期以来则表现出了一种显著增多的演变趋势;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较低层东西风分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与较高层东西风分量变化的相关性显著;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中低层和较高层南北风分量变化的相关性都是显著的,与OLR场变化的负相关性也是显著的;根据这些相关性特征建立的影响澜沧江夏季跨境径流量变化的夏季风环流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澜沧江夏季跨境径流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7.
高光谱遥感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是加拿大Saskatchewan Scott农作物轮作系统(ACS)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始于1994年,历时18 a,评价9个可耕种农作物产量系统的可靠性.由3种处理水平(organic,reduced,high)和3种作物多样性水平(low,diversified annual grains,diversified annual perennials)结合而产生的9个农作物产量系统,被用于监测和评价加拿大牧场不同处理和不同作物种植轮作下可耕种农作物的产量.在2003年生长季共收集了3次叶面积指数和光谱反射率的数据:生长季前期(6月)、生长季旺盛期(7月)、生长季后期(8月).叶面积指数是由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监测的,光谱测量是由覆盖了350~2500 nm波长范围共2215个波段的ADS便携式高光谱仪完成的.结果显示,光学测量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差异.从生长季的早期到中期,光谱和叶面积指数在不同处理下有显著差异.7月中期是用遥感资料监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季节;红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比值和基于这两个波段构造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检测农作物长势的最佳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148.
河南夏季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500 hPa环流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省40个代表站1961-2005年夏季≥35℃高温日数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典型场基本能反映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分布的主要特征,前3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据此,得出河南夏季≥35℃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类型为全省一致型、西北至东南差异型和西南至东北差异型.第一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最大,第二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比前一个时间序列要小.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演变显示,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平均呈减少趋势,且存在2~4 a、8~14 a的周期变化,目前河南夏季高温日数正处于偏多状态中.应用逐日20时500 hPa ECMWF北半球格点资料,对1991-2005年河南典型的大面积持续高温下的环流形势进行普查、分类,分别求各种类型下的环流平均场,从而得到河南省高温的两种环流型,即贝加尔湖高压型和副热带高压型.  相似文献   
149.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eruvian hake (Merluccius gayi peruanus) to changes in their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eriod 1971–2004. In particular, we assess the relative investment of energy in growth and/or reproduction of small (20–35 cm) and large (35–50 cm) hake. We calculated the (i) condition (Fulton’s K), (ii) gonad and (iii) gut fullness indices for 42,761 female hakes sampled from commercial landings; these indices indicate fish somatic, reproductive and feeding condition, respectively. Us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we then examined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indice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and date. Drastic energy exhaustion and a decrease in female hake fecundity were observed during El Niño events. The long-term trend showed a general increase in condition factor and a decrease in gonad index for large hake between 1971 and 2004. Small hake exhibited a different trend with an increase in reproductive activity, 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an earlier maturation. We hypothesise that the observed low investment of energy in reproduction by large female hake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lack of large males, due to a sex-selective fishery and the impact of El Niño. We suggest that fishing diminished hake reproductive capacity, modified the sex ratio in favour of females and increased population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particular to the El Niño. The impact of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and predators like the squid, Dosidicus gigas, remain unresolved until longer time series becom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50.
Aim to linking the variability of drought in northwest China to the oceanic influence of North Atlantic SSTs a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and at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shifting stages, year aridity index variations in northwest China and summer North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variations are examined for the 44 a period of 1961-2004 using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T anomalies (SSTA)in the North Atlantic in summer reflected three basic models. The first SVD mode of SST pattern shows a dipole - like variation with the positive center located at southwest and negative center at northeast of extratropical North Atlantic. And it strongly relates to the positive trend in AI vari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The second coupled modes display the coherent positive anomalies in extratropical North Atlantic SST and the marked opposite trend of AI variability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of Xinjiang. In addition, the lag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first mode of SSTA and geopotential heights at 500 hPa variations also shows that the indication of the former influencing the latter configuration, which result in higher air temperature and less precipitation when the SSTA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in summer motivated Eurasian circulation of EA pattern, further to influence the wet - dry variations in northwest China by the ocean-to - atmosphere forc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