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373篇
地球物理   787篇
地质学   780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部门观测的3.2m气象地温资料相关距平、均值的处理和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异常形态。结果表明,3.2m气象地温异常对中震有一定的中长期前兆意义,作为预报地震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苍山5.2级地震异常群体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 1 995年山东省苍山 5 2级地震异常筛选的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群体阶段性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震前 1 0a左右震中周围出现小震小区域综合断层面解主压应力P轴偏转 (约 3 0°) ,震前 7a左右震中附近 3~ 4级地震增强集中及应变释放加速 ;震前 4a左右转为异常平静 ;震前 1a左右震中外围开始出现形变类前兆异常 ,前兆异常台站比和异常台项比约达 6%及 4%左右 ,异常比例偏少 ;震前约半年起 ,以震中附近地震波速比异常出现为起点 ,相继出现各类前兆异常 6条 ,短期前兆异常台站比和异常台项比分别约达 2 5 %和 1 7%左右 ,显示孕震进入短期阶段 ,但临震异常不明显。对由此获得的 5级地震预测启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城市震害高危害小区的研究和GIS的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帅向华  成小平  袁一凡 《地震》2002,22(3):113-119
论述了在城市地震灾害中如何考虑诸方面因素来评价城市的灾害轻重分布情况。中建立坑危害小区分析模型,设想将城市划分等面积网格,给每个单元网格赋予灾害指数,以确定城市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求灾指挥提供决策信息。同时,将高危害小区的模型研究结果转化为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的GIS模型。该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泰安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34.
关于绝对重力仪的发展和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绝对重力仪,认为该仪器是控制地球重力场信息的重要工具,特别对FG5型的如何改进及我国绝对重力仪的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赵慈平 《地震研究》2002,25(2):140-148
2001年云南澜沧5.0、施甸5.2,5.9,5.3、宁蒗5.8、楚雄5.3和江川5.1级地震前,云南49项水氡前兆中的一些台站出现突出的异常。研究发现,根据这些异常项的异常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历史震例,可对这几次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尤其是地点和时间做出较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36.
山西地电中短期前兆异常识别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氏滑动法、动态距平法、速率法、均值法等对山西大同台、代县台、临汾台的地电异常进行了分析 ,对地电阻率异常的判定、预报方法效能进行了评价 ,对不同的台站 ,从正常的变化形态中找出了突出异常的有效方法 ,从中提取出因地壳应力变化引起的地震前兆异常 ,结果表明 ,5 .0级以上地震在Δ=15 0 km范围内有明显的中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37.
对山西北部至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的 4 .0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得出其特征为异常增强—异常平静—信号地震的结论 ,认为该区某些 4 .0级地震活动似可作为某些中强地震的前兆地震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Meretta Lake (Resolute Bay, Cornwallis Island, Nunavut, Canada) is a high arctic lake that received raw sewage for almost 50 years from the Canadi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Base. The lake was sampled from 1968–72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me, as part of the Char Lake Project. As the number of users at the Transport Base declined throughout the 1990s, so too did the lake's nutrient levels, and Meretta Lake is now classified as oligotrophic. A previous diatom-based paleolimnological study revealed marked species assemblage shifts coincident with sewage inputs beginning in the late 1940s; however, because the core was taken at a time when nutrient levels were still relatively high (i.e., 1993), the diatom record did not yet track any signs of recovery. In this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fossil diatom assemblages from a sediment core taken in 2001. Our results indicate a shift to the pre-impact diatom assemblages in the most recent sediments, indicating that the paleolimnological record is tracking the decreased nutrient inputs to this high arctic lake, and confirms that no significant lags exist in these largely ice-covered lakes.  相似文献   
39.
The Precambrian massif of Ourika is crosscut by two systems of basic dykes, striking N40°E and N90–120°E. Using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s, the two systems form two distinct chemical groups, displaying a continental tholeiitic affinity. The composition variations between the two defined groups can be due to heterogeneities of mantle sources and to contamination, during the magma ascent, by the continental crust. The emplacement of these basic dykes, before the late-PIII formations, can be related to the Neoproterozoic distension generalised to the Anti-Atlas chain. To cite this article: A. Barakat et al., C. R. Geoscience 334 (2002) 827–833.  相似文献   
40.
薛水根  吴新民 《江苏地质》2003,27(4):199-202
覆盖区地球化学异常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元素有多种分布类型,它反映了元素在土壤中迁移、演化及人为干扰的分布特征;通过对自然和人为污染的地球化学异常源追踪和评价,为环境污染治理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