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894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李瑞莎  张希  唐红涛  贾鹏  路珍 《地震》2016,36(4):35-46
针对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监测区及周边发生的5.8级以上地震, 结合以往研究结果, 对跨断层资料进行了重新梳理, 重点分析了1995年永登5.8级、 2000年景泰5.9级、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和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 结果表明: 这4次典型地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异常数量较多, 为13~23项不等; 分布范围较广, 震中距在600 km范围内, 相对集中出现在300 km左右范围内, 也有近震区异常; 异常特征以逆断加速、 趋势转折、 活动加剧、 突跳、 大幅变化等为主; 震前2~3年或稍长时间开始出现异常, 震前半年至1年半时段异常集中出现, 具有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 异常空间分布有向震中区汇聚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2.
对本台数字化地震观测以来记录到的典型地震,运用数字地震信号处理方法,测算每个抽选地震震前一分钟地脉动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特征数据,通过频谱分析法,获得了震前地脉动噪声频谱的差异性。初步研究了典型地震震前地脉动频谱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共归纳了18类震前地脉动噪声类型,按照无震平静分钟值脉动频谱特征类比典型地震震前分钟值频谱的异样变化,发现正常与异常的地脉动噪声特征,最主要的还是受震级强度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临震前地脉动分钟值频谱特征异常,可用于震前脉动前兆异常变化跟踪,从而利用地脉动频谱的特征参量监测地震孕育过程,为地震中长期及短临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3.
以实际震例的异常数据为样本,利用粗糙集理论的离散、约简和推理功能,对地震前兆异常属性进行约简,进而对地震震级进行推理分类.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到异常数据与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可行的地震前兆综合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4.
使用WEBGIS技术,结合地震前兆台网的实际情况,设计完成地震前兆台网的GIS展示工具.该工具以互联网为媒介,使用地理空间数据库存储的全国台站数据,对全国范围内的物理场分布在网络客户端进行发布,方便地震前兆台网用户获取数据,同时丰富地震前兆数据的展示方式.  相似文献   
205.
通过对阿克苏中心地震台前兆仪器故障进行相关检查和分析处理,判断产生的各类干扰因素,并提出处理方法,为仪器运行、数据处理及使用奠定基础,保证观测资料的连续、完整和可靠.  相似文献   
206.
In this study, results of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pportionment for ambien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from a previous work were used to estimate ozone‐forming potentials (OFPs) of effective sources for developing proper strategies for reduction of tropospheric ozone pollution. The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pportionment of ambient VOC pollution within Yildiz Technical University's Davutpasa Campus (Istanbul, Turkey) was done by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The results suggested five effective source groups with the emissions related with paint use and solvent use having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s (36.8 and 28.2%). The results from PMF were used along with 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ies to estimate potentials of individual sources for ozone formation. It was found that biogenic emissions (3.78) and traffic related emissions (gasoline and diesel vehicle exhaust) (3.83 and 3.15, respectively) have the highest potential for ozone formation in terms of grams O3/g VOC emitted.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suggest proper source‐based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OFP.  相似文献   
207.
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前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川西地区2010-2012年期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主要表明:①区域重力场异常变化与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和北北西向马尔康断裂带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反映沿该两断裂带(段)在2010-2012年期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构造活动或变形.②芦山7.0级地震前,测区内出现了较大空间范围的区域性重力异常,而震源区附近产生了局部重力异常,沿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形成了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其中,宝兴、天全、康定、泸定、石棉一带重力差异变化达100×10-8m·s-2以上;这些可能反映芦山地震前,区域及震源区附近均产生与该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构造运动或应力增强作用.③重力场差分动态演化图像和重力场累积变化动态图像均反映芦山7.0级地震孕育过程的最后2~3年出现较显著的流动重力异常变化,可视为该地震的中期前兆信息;本文第一作者等也曾基于该流动重力异常变化在芦山7.0级地震前做过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尤其是地点预测.本文的例子再次证明流动重力观测能较好地捕捉到强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特别是该过程最后阶段的重力异常变化信息.因此,区域流动重力场观测对未来强震的中-长期预测,尤其是在发震地点的判定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8.
水温前兆台网观测井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温前兆台网的现状入手,对观测井的类型、条件、传感器的观测深度及观测部位的温度特征等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不同的水温正常动态类型与观测条件密切相关,并对正常动态与观测条件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传感器应在离开含水层和温度波动最小的层位进行观测.最后分析了水温前兆观测仪器的安装方法与观测条件,进而说明观测层位可...  相似文献   
209.
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台站“十五”数字化地磁工作需求,结合地磁学科组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研发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该软件采用IDL作为开发语言,Oracle 10g数据库管理数据,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3部分,具备数据实时处理、快速成像、操作简便、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台站地磁数据...  相似文献   
210.
通过对河南荥阳地震台水管观测记录中的60例“高频抖动信号”,与周围250 km范围内地震事件在时间域的前兆响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信号与地震事件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前兆响应关系.认为该高频抖动信号与周围地震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是地壳形变过程的一种前兆反应,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