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894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About 50 million tonnes/year of waste rock from coal-mining is generated in the limited area of the thickly populated Upper Silesian Coal Basin (USCB) in Poland. There are 380 coal-mining waste dumps, including 76 active dump sites covering over 2,000 ha. About 15-16 million tonnes/year of waste rock is being reused for civil engineering purposes in the same area. This brings about a problem of ground water deterioration by constituents leached from waste rock exposed to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e major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ground water contamination potential from waste rock are chloride salinity, sulfur content and acid generation potential. The concept behind the presented studies was to provide data for correct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ontaminant release from the waste rock, ba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mining waste properties, as well as on long-term laboratory, lysimetric and field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al-mining waste dumps can be a long-term source of ground water contamination, lasting for decades and increasing with time. Ground water down-gradient from the disused 15–30-years-old part of the studied dump displays high and increasing acidification, high TDS, SO4, and the highest, still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Mn, Fe and Zn.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similar to the presente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dump site, can mitigate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Received: 3 July 1997 · Accepted: 9 Sept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42.
涵江地电站经过彻底改造,已可以记录到区域内的地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的变化情况,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预报提供一定的台北信息和连续可靠的观测资料,是一个必要的地震台北信息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3.
震前自然电场的前兆及其可能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震前自然电场的前兆及礤可能机理。主要结论:(1)5.4 ̄6.2级地震在150 ̄200km,7.0 ̄7.9级地震在250km范围内自然电场出现前兆;(2)过滤电场、电化学电场、土体受压变密和机电转换可能是自然电场的前兆机理。  相似文献   
144.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信号识别是前兆研究的基础,但是前兆现象的识别始终存有较大争议,从前兆观测系统,环境影响因素,观测量自身物理规律,前兆特征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前兆识别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和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些观点,希冀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客观认识,寻求在当前认识水平和条件下地震前兆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5.
1998年初北京地区震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性的监视预报,1998年1-2月开展了北京测网与临时台相互配合的地磁加强观测。根据压磁理论与地震应磁效应,应用同步差值,图像演化,快谱幅比等多种方法,分析处理了大量地磁资料,研究了地磁时空变化,探讨了可能存在的震磁前兆消息。  相似文献   
146.
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多层次跟踪法在华南及沿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秀薇 《华南地震》1999,19(2):13-19
利用多层次跟踪法,对80年代以来华南及沿海地区发生的9次大于Ms5.0级和2次陆区接近Ms5.0级地震的发震时间进行了系统验证。在11个震例中预测时段正确的有:中期10个、短期5个和短临2个,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华南及其沿海地区未来中强震发震时间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7.
云南地区水氡前兆异常动态演化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宏伟  和国文 《地震研究》1999,22(4):365-371
本研究系统地处理了1987年至1997年云南地区23个水氡观测点的水氡观测数据 突出短临异常,寻找水氡短临预报指标,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日均值一阶差分法,使用差分平稳序列的3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据。得到了云南地区水氡日差分异常台项月本底值为4台项,水氡日差人异异常数月本底值7次,明确提出了预报3个月内云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给出了其对应地震关系,其中对应率和概括率均为70%左右。同时全面地统  相似文献   
148.
张昭栋  张华 《地震研究》1999,22(1):32-37
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一种综合地震预报的新方法。利用山东省每年年底的地震会商报告给出的地震前兆异常,而不是取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给出的异常,通过“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计算出无量纲的、归一化的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分析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Ms级地震前综合危险度的变化特征。震前综合危险度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高值异常变化,震后危险度很快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9.
从山西测震,前兆资料入手,在核实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1989年以来华北北部4次6级左右地震前的异常,对各次地震前测震和前兆的异常类型,形态,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这些观测项目的映时震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0.
新疆乌鲁木齐台地电阻率变化及震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鲁木齐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依据,在展示其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地电阻率资料异常变化与近区中强地震及部分远区的大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与讨论。对地电阻率前兆异常形态与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