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63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通过对罗布泊、华北平原、吕梁山、巴丹吉林沙漠、新疆柯坪地区等地区的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图像与陆地卫星多波段扫描图像的对比研究,总结了两种图像上风蚀地貌、平原区河流、村镇、黄土高原山地水系以及沙漠、基岩的影像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种图像成像机理,指出了两者解译效果的差异,对不同研究对象选择最佳信息源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12.
713.
本文论述了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地球表面航天雷达图像的Seasat SAR、SIR-A及SIR-B三颗成象雷达系统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对未来十年以ALMAZ ZAR、ERS-1 SAR、JERS-1 SAR、SIR-C、Radarsat SAR和EOS SAR为主的国际性主动微波遥感系统进行分析,指出研究过程中新的概念和趋势,展望了90年代航天雷达遥感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14.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1):120-124
一、引言 对于探测深度大于几十米的地下的电波传播理论研究,从电磁感应的原理出发是最方便的.由于有了无噪声情况下地电反演的唯一性定理,从地面通过测量天然宽频带电场和磁场探测地下较细微的电性结构并不是不可能的.现行的地下电磁探测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需要提高分辨力.一种可能的思路是试图将以前测不到的弱信息测出来.利用精密电子技术,先将微弱信息与强信息分离,再通过信号检测技术(例如多次叠加)将弱信息从各种干扰噪声中提取出来.在地电探测领域,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弱信息与强信息分离的方法.本文就是探索分离水平电场中各层次信息的方法.假如水平磁场也同时测量,并也采用本文的方案进行处理,则可能得到改进的大地电磁法. 二、输入阻抗模值的模拟反演公式 弱信息与强信息的分离,相当于用模拟电路完成通常用数字处理完成的反演处理,因而需要简易的反演公式.只测电场的反演需要输入阻抗模值的简易反演公式,这里只给出结果,推导见文献1). 类似于地震学中的Goupilloud方法,可以建立起一种导电介质反演的理论公式,在这些公式基础上,可以推导出输入阻抗模值的反演的倒谱公式,从倒谱公式出发便得到适合于模拟反演的公式. 设地面所测输入阻抗为 ρ(ω)=Ex(ω,0)/Hy(ω,0),(1) 第一层波阻抗为 ρ1(ω)=(  相似文献   
715.
王亚秀  王平 《华南地震》1991,11(3):25-30
本文利用CT成象技术,根据陕西及邻省的地震波到时资料,反演出本区域地壳的速度结构图,并从中找出速度异常分布区。高速区为陕北地区,处于鄂尔多斯地台内;低速区为关中南部大部分区域及陕南的汉中、石泉地区。最后,对反演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16.
717.
718.
Sequential imaging of the temporal changes inP-wave velocity offers a practical tool to monitor a rock mass. Using establishe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seismic events and velocity structure, the temporal seismic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 may be monitored. Furthermore, the temporal velocity differences isolate the time dependent factors effecting velocity such as stress, while cancelling static factors such as lithology. Various sequential imaging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accuracy. Differences between successive velocity images were found to have relatively high associated error estimates. However, images of velocity differences calculated from measured travel time delays between successive velocity surveys were found to have lower error estimates. In particular, travel time delays measured using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s resulted in the most accurate sequential image. Two 3D sequential imaging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at Strathcona Mine in Sudbury, Ontario, Canada. Results of the average static images indic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induced microseismicity and a zone of both high velocity and high gradient. Additional examples are described from the global seismology literature which also show a similar correlation between seismicity and velocity structure. We attribute this association to an interrelated stress and strength effect. The Strathcona Mine sequential images show zones of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velocity in regions of concentrated microseismic activity, which are postulated to be indications of localized destressing and relax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s resulting in the microseismicity. The zones of decreased velocity correspond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velocity gradient. One of the case studies also shows an increase in velocity in a zone of high static velocity, which is later the site of am N 2.5 mining-induced seismic tremor. The increase in velocity is believed to correspond to a region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resulting in the subsequent seismic tremor.  相似文献   
719.
通过8条高压直流输电(HVDC)线路对新沂台地电场影响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时段,3个测向变化形态、幅度均不相同,长短极距之间差异性较小。综合运用影响量、幅值比、相互间的形态关系可判别具体线路。影响机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HVDC对地电场的影响与入地电流、线路和接地极到台站的空间距离、各测向夹角及地下介质差异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720.
为丰富高校危化品仓库的安全检查手段与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系统.首先在差速驱动的四轮移动底盘上集成里程计、单线激光雷达、带云台的彩色夜视与热成像相机、环境监测传感器套件等,构建巡检机器人移动平台.其次,融合里程计与激光雷达数据实现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建图、巡检路径自定义与跟随.在巡检点处,利用图像关联分析对预定义的待观测物品进行定位及热成像测温.在巡检过程中,利用热成像相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参数并形成热力图轨迹,同时基于先验知识检测热图像中出现的入侵者.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集成相关算法及使用NodeJS开发远程人机交互Web系统.在真实环境下开展了有光照条件和无光照条件下的自主巡检实验,实验结果证实本文方法与系统可以满足高校危化品仓库安全巡检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