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9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468篇
测绘学   1256篇
大气科学   683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492篇
天文学   270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31.
基于2002~2017年三维大气再分析模型、水文模式及GRACE卫星重力数据,采用负荷格林函数和卫星重力反演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大尺度地表流体的重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1.9~10.7 μGal和1.1~4.6 μGal,其负荷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土壤水和积雪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0.9~9.9 μGal和0.7~8.3 μGal,其负荷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特征;GRACE时变重力场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变化峰对峰变化介于4.4~24.1 μGal和3.4~18.3 μGal,考虑观测误差、构造运动和信号泄漏误差的影响,其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反映了多种地表流体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32.
利用FY-4A卫星闪电成像仪LMI、TBB、地基闪电ADTD数据和NCEP-FNL再分析资料等,以2022年5月10日广东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对两个不同强降水区域对流云团发展演变的观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北部清远至九连山南侧的强降水1区属于典型的锋面低槽型暴雨,发生在低槽前部冷暖交汇区,珠江口西侧沿海附近的强降水2区则是暖区西南和偏南气流辐合作用的结果。此个例强降水发生前TBB迅速下降,强降水主要位于对流云团TBB低值中心梯度大值区。对流发展初期TBB逐渐下降到230 K以下,TBB变率较前1 h下降幅度可达-15℃以上,局部可达-30℃,对流云团移动前方的闪电对下一时刻对流的发展移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锋面降水中ADTD较LMI提前出现;成熟阶段TBB大范围下降到220 K以下,局部200 K以下,TBB变率减小,维持在0~-10℃,闪电达到峰值,密集闪电随着TBB≤220 K低值区移动。  相似文献   
433.
目前,充分利用国产卫星影像,逐步减少使用国外遥感影像,是我国现代测绘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基于资源三号国产卫星影像,利用已有的控制点资料,分别基于有控、无控的条件下生成DEM,分析其精度;并在研究区北部边缘选取部分控制点,通过区域网平差,对控制区域进行外推,生成DEM;再利用其余的控制点作为检查点对DEM精度进行检测,分析DEM在外推约100 km范围内的精度能够满足怎样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34.
我国已经成为卫星遥感数据大国,但是在多源异构海量遥感数据的系统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现行的遥感数据存储、处理以及服务技术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式,设计了一套"空间-属性-体化"的多源异构卫星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构,开发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原型系统,实现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的自动化入库、统一查询检索和多样化处理等功能,为多源异构卫星影像数据及其辅助元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35.
建设油气输送管道需依据一定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进行施工图设计,本文以WorldView-Ⅲ卫星0.31 m分辨率的遥感立体像对为数据源,利用MapMatrix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立体数据采集,采用AutoCAD和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编辑,输出满足需要的DLG(数字线划图)。通过比对地面检查点与DLG成果来研究所得DLG的平面和高程精度,为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油气输送管道行业探索了新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36.
高分三号卫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张庆君 《测绘学报》2017,46(3):269-277
高分三号(GF-3)卫星作为我国首颗自主研制的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卫星在明确SAR载荷的体制和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围绕SAR载荷的需求开展卫星平台适应能力的分析以及载荷与平台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卫星特点和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卫星水平。  相似文献   
437.
通过对GF-2卫星影像正射校正及波段模拟配准误差试验,分析GF-2卫星正射校正方法的选择以及不同配准误差下对GF-2卫星影像自动分类结果的影响;最后介绍GF-2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监测应用中的初步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正射校正时,当校正精度要求控制在RMS2时,控制点数量选择范围在85~95间较为合理,且控制点数在90个时,RMS值最小;经有理函数模型与卫片模型比较后,卫片模型校正精度较高;以目视判读为主时,实践中建议使用三次卷积重采样法输出结果最好;波段模拟配准误差试验中,配准误差与各地类面积变化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对于森林面积监测时,配准误差应小于0.3个像元。此研究可为新型国产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8.
针对资源三号卫星姿态角常差导致的多光谱影像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该文在构建多光谱影像严格几何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罗德里格矩阵建立姿态角常差检校方法;根据少量地面控制点求出姿态角常差构成的偏置矩阵后,使影像定位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9.
建筑物高度对建筑物容积率、城市风向以及城市环境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针对太阳入射方向与卫星观测方向在建筑物异侧时,建筑物侧面与阴影在遥感影像上因极其相似而难以区分的问题,该文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前视影像,利用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建筑物侧面及阴影特征。根据卫星成像时的太阳、卫星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构建了建筑物侧面与阴影的长度比例系数,进而估算了建筑物的高度信息。最后以实测高度进行了高度提取的精度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的平均精度达到了92.28%,证明了资源三号卫星前视影像在提取建筑物高度方面的良好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0.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Earth Resources Observation and Science (EROS) Center routinely produces and distributes a remote sensing phenology (RSP) dataset derived from the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AVHRR) 1-km data compiled from a series o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satellites (NOAA-11, −14, −16, −17, −18, and −19). Each NOAA satellite experienced orbital drift during its duty period, which influenced the AVHRR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orbital drift on the AVHRR-derived RSP dataset, we analyzed the impact of solar zenith angle (SZA) on the RSP metrics in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CONUS). The AVHRR weekly composit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growing-season median SZA at the pixel level for each year from 1989 to 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ZA increased towards the end of each NOAA satellite mission with the highest increasing rate occurring during NOAA-11 (1989–1994) and NOAA-14 (1995–2000) missions. The growing-season median SZA values (44°–60°) in 1992, 1993, 1994, 1999, and 2000 were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years (28°–40°). The high SZA in those years caused negative trends in the SZA time series, tha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α = 0.05 level) in 76.9% of the CONUS area. A pixel-based tempor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henological metrics and SZA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t α = 0.05 level) in 4.1–20.4% of the CONUS area. After excluding the 5 years with high SZA (>40°) from the analysis, the temporal SZA trend was largely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less than 2% of the study area. Addition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enological metrics and SZA was observed in less than 7% of the study area. Our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NOAA satellite orbital drift increased SZA, and in turn, influenced the phenological metrics. Elimination of the years with high median SZA reduced the influence of orbital drift on the RSP time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