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Many water quality models use some form of the curve number (CN) equation developed by the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SCS; U.S. Depart of Agriculture) to predict storm runoff from watersheds based on an infiltration-excess response to rainfall. However, in humid, well-vegetated areas with shallow soils, such as in the northeastern USA, the predominant runoff generating mechanism is saturation-excess on variable source areas (VSAs). We reconceptualized the SCS–CN equation for VSAs, and incorporated it into the General Watershed Loading Function (GWLF) model. The new version of GWLF, named the Variable Source Loading Function (VSLF) model, simulates the watershed runoff response to rainfall using the standard SCS–CN equation, but spatially distributes the runoff response according to a soil wetness index. We spatially validated VSLF runoff predictions and compared VSLF to GWLF for a subwatershed of the New York City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from VSLF is more physically realistic than the estimates from GWLF. This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water quality modeling, and for the use of models to evaluate and guide watershed management, because correctly predicting the coincidence of runoff generation and pollutant sources is critical to simulating non-point source (NPS) pollution transported by runoff.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2.
鲍其胜  何立恒  李春 《现代测绘》2007,30(6):39-40,42
本文以上海外高桥电厂为例,从系统设计的原理和特点出发,构建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专业应用数据及监测数据的系统数据体系,建立包括地形图编辑管理模块、管线数据编辑管理模块、可视化三维浏览模块、管线运行监控子系统、事件分析处理模块、GPS-RTK定位子系统等功能模块的电厂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对测绘人才资源现状的分析 ,从影响测绘生产单位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策略的因素出发 ,研究探讨如何选择测绘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4.
在对中国北部板内地区的古地震资料拟合、给出时间相依的统计模型基础上,利用近期获取的灵武断裂有关资料和危险率函数,对灵武断裂未来一定时段的发震潜势和当前地震危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断裂已进入发震时段,在未来10-100年内有发生7.0-7.5级左右地震的潜势。  相似文献   
75.
高频电磁波测井同时求解视电导率和视介电常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强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3):428-432
利用 Lambert W函数的性质,针对单发单收和单发双收两种电磁波测井仪器,给出 了一种求解视介电常数和视电导率的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计算速度和 精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求解复杂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与查表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 预先计算大量图版,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海平面对于大气压变化的响应(反变气压计响应)的理论现状及其今后发展方向,以及反变气压计响应对于地球自转激发函数的影响。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反变气压计响应的影响具有时域、频域性,且其随时空的变化比较明显,因此,详细研究其动态特征并应用于地球物理领域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7.
Predicting Bathymetry from the Earth's Gravity Gradient Anomali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istorically, prediction of ocean floor depth, or bathymetry, has been based on the isostatic modeling and lineari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vity anomalies and bathymetry. The need for isostatic modeling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ing bathymetry predictions as constraints in geophysical models. An alternative technique making use of the Earth's vertical gravity gradient for predicting bathymetry i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observed gravity gradient anomalies result primarily from local mass concentrations on the ocean floor, and that mass compensation by the oceanic crust has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avity gradients, and can be neglected. The resulting bathymetry prediction therefore is independent of isostatic modeling assumptions, allowing it to be used as a constraint on models of lithospheric compensation and for other geodetic and geophys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8.
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的功能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程轩  胡伟平 《热带地理》2006,26(2):187-191
在界定了城市生态休闲带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生态休闲带的基本特征,并分别从城市格局、城市空间扩展、生态环境、休闲需求、旅游环境、城市形象以及城市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的功能与效应.指出城市生态休闲带的开发既可以发挥其对城市功能体的溶解效应、生态间隔和屏障效应,又能够充分满足城市的休闲需求,同时还能补充和完善城市的旅游环境,对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赵大英 《热带地理》2004,24(4):350-355
概述了港珠澳大桥的7个主要方案及分歧,把产生分歧的原因归结为大桥功能定位的差异.通过对1999~2002年往返香港至珠三角的过境客流和车流数据作定量分析,获得未来往返两地的过境客流和车流趋势预测数据,再结合珠三角以及珠三角各部分的经济发展状况得出港珠澳大桥的客流量和车流量的预测数据.根据港珠澳大桥的客流量和车流量预测结果和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和发展规划理论,认为大桥的功能定位应为客、货运兼备;宜建设铁路、公路两用桥.  相似文献   
80.
本文选取2002-2006年期间的36个强磁暴为研究对象,对CHAMP卫星加速度仪反演的实测大气密度进行经验正交分解,研究暴时热层大气密度的纬度分布特征,以及大气密度与ap指数、Dst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密度的纬度分布与季节相关,夏季半球的密度大于冬季半球,春秋季节南北半球的大气密度几乎对称分布;春秋季节白天大气密度在低纬地区呈现出赤道密度异常结构,在中高纬地区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夜间则呈现抛物线的形状,赤道附近密度值最小.大气密度的纬度分布特征在若干天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发生时间相近的磁暴事件,纬度分布曲线非常相似,并且暴前与暴时的纬度分布变化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大气密度滞后ap指数2~6 h,相对Dst指数平均提前0~1 h,对磁暴的响应速度在日照区比在阴影区快,大气密度与ap指数、Dst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