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12篇 |
免费 | 2218篇 |
国内免费 | 13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6篇 |
大气科学 | 636篇 |
地球物理 | 1908篇 |
地质学 | 4397篇 |
海洋学 | 554篇 |
天文学 | 151篇 |
综合类 | 419篇 |
自然地理 | 10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05篇 |
2023年 | 280篇 |
2022年 | 402篇 |
2021年 | 366篇 |
2020年 | 316篇 |
2019年 | 362篇 |
2018年 | 319篇 |
2017年 | 247篇 |
2016年 | 295篇 |
2015年 | 349篇 |
2014年 | 351篇 |
2013年 | 342篇 |
2012年 | 404篇 |
2011年 | 374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83篇 |
2006年 | 381篇 |
2005年 | 323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253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219篇 |
2000年 | 206篇 |
1999年 | 210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56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4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铂族元素(PGE)矿化主要与镁铁-超镁铁杂岩有关,成矿类型主要为岩浆型矿床,这类PGE矿床的形成主要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岩浆中富含PGE;二是具备PGE从岩浆中分离和富集的机制,主要是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硫达到饱和。新疆北部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发育,并产有喀拉通克、黄山、黄山东、图拉尔根4个大型铜镍矿床和香山、土墩、葫芦、白石泉等中、小型铜镍矿,以及香山西、尾亚等中型钒钛磁铁矿矿床,但迄今尚未发现成型的PGE矿床。文中通过对PGE矿床的形成机制与镁铁-超镁铁杂岩源区特征研究,探讨了北疆地区PGE矿床的成矿问题。综合分析认为,新疆北部后碰撞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岩石类型为经过了分离结晶形成的铁质岩石系列,是PGE矿床的有利容矿岩石;矿床的Sr、Nd、Pb、O、Os和S同位素和含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在岩浆演化和成矿过程中有地壳物质加入并可导致硫化物熔离作用,说明在成矿机制上也存在形成岩浆型PGE矿化的条件。新疆北部PGE矿化微弱的原因可能在于该区广泛发育的亏损型地幔源(具正的εNd值特征),这一亏损型地幔可能部分源于洋壳熔融,与产于后碰撞造山带环境、发育于洋壳或不成熟陆壳基底之上有关,由此决定了原始岩浆为贫PGE的源区,因此不利于PGE的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2.
Deep-crustal earthquakes in the southern Baltic Shiel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nald Arvidsson Rutger Wahlström Ota Kulhánek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1992,108(3):767-777
63.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合的意愿及其驱动机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整合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既要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相联系,又要真实反映未农户的居住意愿、需求与偏好;在空间上,既要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生活需求,还要考虑农户所在村落的空间层次;尊重农户的整合意愿与发挥农村居民点整合效应间的耦合,已成为农村居民点整合和解决民生的重心。研究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样点,采取“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3S(GIS+RS+GPS)”的方法建立“农户—土地”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一体化数据库,按农户生计资产配置结构和未来生计发展趋势,剖析不同类型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合的意愿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各异,非农专业化发展型(72.82%)>非农多样化发展型(49.66%)>兼业发展型(44.44%)>农业专业化发展型(36.84%)>农业多样化发展型(37.33%)。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受家庭经济、居住环境、社会交往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及其收入变化、居住条件、邻里关系、社会地位感知是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意愿形成的重要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64.
应变软化在甘肃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的辉长质糜棱岩发现于甘肃北山红柳河蛇绿岩套中。在简单说明了糜棱岩的地质背景及特征、描述了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之后,重点对糜棱岩形成过程中的应变软化机制作了论述。探讨了软化岩的存在、组构调整、粒度缩小,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水以及主导变形机制的不断调整与转化等应变软化机制,在应力作用下使岩石逐步软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得出这种糜棱岩是在拆离剪切作用下,应力在蛇绿岩中的软化岩石辉长岩中集中,从而形 相似文献
65.
利用观测数据,运用非线性统计-动力学方法,反演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东亚亚热带季风变化的动力方程,为研究东亚亚热带季风的驱动机制提供了量化参考。研究发现:过去2 000 a东亚亚热带季风是多因子通过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影响且具有耦合效应的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其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普若岗日冰芯δ18О代表的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强迫、太阳黑子活动、ENSO、温室气体单因子CO2和CH4浓度、北极温度和CH4及北极温度与7月太阳辐射的耦合作用机制;反馈调节作用主要源于7月太阳辐射与太阳黑子活动、CH4浓度、中国陆地地表温、CH4与7月太阳辐射以及CO2和CH4的耦合调节作用。并通过动力反演机制推论热带西太平洋对亚热带季风有一定驱动作用,但并不是主要驱动力,即驱动亚热带季风变化的主源地并不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石笋δ18О指代的也主要是夏季风信息。 相似文献
66.
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对珠三角城市群不同时期的工业生产空间信息进行精准提取,利用多种模型定量分析了其空间扩展格局与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了影响其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1990年以来,珠三角城市群的工业生产空间总体上呈现由核心向边缘扩散的特征,且扩展热点格局不断变动,热点区的中心极化作用逐渐减弱;② 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形态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异质性,2007年以前工业生产空间的破碎化程度增加而紧凑性降低,其面积的增加以外部扩展为主,而2007年以后的变化与此相反;③ 在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的不同阶段,驱动机制有所不同,政策因素、经济全球化、区域城镇化以及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等,推动着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演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67.
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的多变量校正方式,建立了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学方法无损快速测定各种地质样品中有机质的模型.设计了多重散射光校正、标准正常变量转换及导数光谱,扣除额外基线和重叠信号的影响,分离出与有机质含量有关的光谱信息.大多数地质样品的有机质近红外反射光谱估算结果与化学法符合. 相似文献
68.
柴达木盆地自然伽玛曲线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对太阳辐射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自然伽玛(GR)曲线,建立了2 85MaBP以来的轨道调谐时标.对GR曲线、深海记录和黄土记录与太阳辐射曲线时频域的多维谱分析及奇异谱分析结果表明:达参1井GR曲线相对于太阳辐射的滞后时间短于深海及黄土记录3~4ka,GR曲线记录的岁差周期成分更为显著,且与太阳辐射在岁差周期上显示了更强的相关性.表明盆地古气候演化受到太阳辐射岁差周期强烈影响,具有低纬陆地记录的特征,而与深海记录和黄土记录受轨道倾斜周期和全球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有别. 相似文献
69.
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址中段滑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巫山县新城址的地质问题是当前工程地质的热点问题 ,也是库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中段滑坡是新城址泥质灰岩整体滑坡的一部分 ,位于陡坡地带 ,形成最晚 ,结构最复杂 ,稳定性最差。滑坡的后期改造过程仍在继续 ,移民工程也严重影响着滑坡的稳定性。只有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才能进行移民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0.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产铀火山盆地。本文依据相山盆地深部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大陆动力学理论,探讨了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火山盆地火山活动划分为两个旋回,其就位受制于区域深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即第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复活产生的EW向拉分构造,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