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1篇
  免费   2218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636篇
地球物理   1907篇
地质学   4396篇
海洋学   554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地理   1091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土耳其贝帕扎里天然碱矿H020U井在造斜钻进和水平钻进过程中遇到井漏、钻头钻遇硅化灰岩层磨损严重、未绕过第一靶点V020而打中套管、井涌、仪器掉入裸眼、钻遇未知溶腔导致顶角下降,方位偏离而导致未直接连通第二靶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最后成功地使H020U井连通第一靶点V020井和第二靶点V020U井。  相似文献   
22.
首次提出均一捕获的中高盐度NaCl-H_2O溶液包裹体出现的3种类型(T_h>T_m、T_h=T_m、T_h|△V_s|,即在NaCl饱和曲线上温度小于Tr点温度(|△_l|=|△V_s|时的温度)段捕获包裹体的T_h=T_m,T_h或T_m为其捕获时温度。当包裹体的|△_l|≤|△V_s|,即在NaCl饱和曲线上温度大于或等于Tr点温度段捕获的包裹体的T_hT_m,T_h是该类包裹体捕获的最低温度。在温度和密度均大于Tr点的等容线上捕获的包裹体的T_h相似文献   
23.
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石家庄市为例, 通过城市化水平和地下水污染态势的定量计算、分析, 对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机理及其正负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石家庄城市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改善地下水水质, 但却易于加剧地下水盐污染.本研究为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甚至唯一供水水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4.
用P、S波最大振幅比法计算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MS2.5~3.7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对小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伽师小地震主要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与该时段发生的伽师6级强震具有相似的断错性质。1997年伽师小地震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北东或近南北向,与1997~1998年6级强震主压应力P轴方位一致。1997年4月6日6.4级和1998年8月2日6.1级两次6级正断层地震前出现地震空段现象。  相似文献   
25.
2010年1月24日,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万荣交界地区发生Ms4.8地震.由于本次地震强度较低,并未形成地表破裂带,分析其发震构造具有一定的困难.地震现场工作队只能根据浅层人工地震剖面、附近钻孔资料、烈度等震线长轴和震中区附近活动断裂等来推定,认为西辛封隐伏断裂为可能的发震断裂.为此,下面我们将在分析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序列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次地震的宏观考察结果,确定其发震构造并探讨发震机理.  相似文献   
26.
针对汶川地震引发的谢家店子滑坡,在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采用2D-Block软件对其进行了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对跟踪块体的深入分析,研究了相应地质体在不同阶段下的运动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谢家店子滑坡经历了剧动启程抛掷阶段、快速撞击飞行阶段、铲刮减速碎屑流阶段及堆积掩埋阶段。为了揭示地震引发高速滑坡的发生规律,分别研究了地震震级、斜坡地形和斜坡上岩块的尺寸对高速滑坡启动和运动过程的影响规律。地震震级对边坡的启动、变形、破坏和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地震震级越大,滑体启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也就越大,从而易形成高速远程滑坡。斜坡体本身的地形地貌对滑体运动也有较大影响。在震级和岩石力学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斜坡上岩块的大小对其启动、变形和运动过程有一定影响,随着岩块的增大,滑体运动的每个阶段历时都在减小,但当岩体十分破碎时,滑体虽然能够运动,但是很难发生抛掷。将地震滑坡的启动机理概括为积累变形效应、振荡启程效应和振荡加速效应。  相似文献   
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core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has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diagenesis and restructuring since the Late Indo-Chinese epoch. One is the fluid transfer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other is geochemical reconstruction controlled by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TSR). The middle Yanshan epoch was the main period that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experienced the geochemical reaction of TSR. TSR can recreate the fluid in the gas reservoir, which makes the gas drying index higher and carbon isotope heavier because C2+ (ethane and heavy hydrocarbon) and 12C (carbon 12 isotope) is first consumed relative to CH4 and 13C? (carbon 13 isotope). However,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fluid regarding TSR (hydrocarbon, sulfureted hydrogen (H2S)?, and water) and reservoir rock results in reservoir rock erosion and anhydrite alteration, which increases porosity in reservoir, thereby improving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Superimposed by later tectonic movement, the fluid in Puguang reservoir has twice experienced adjustment, one in the late Yanshan epoch to the early Himalayan epoch and the other time in late Himalayan epoch, after which Puguang gas reservoir is finally developed.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橡胶市场和地缘经济合作机制的影响下,作为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正在经历以橡胶林扩展种植为主导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变化(LCLUC)。橡胶扩展种植不仅对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中国进口天然橡胶至关重要,其引起的LCLUC也对老挝国内农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老挝橡胶林种植模式、扩展机制和发展潜力,其次回顾了老挝橡胶扩展种植相关研究进展及橡胶林遥感方法研究进展。综述表明:老挝境内橡胶林种植模式、适宜性空间评价、遥感监测、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迄今,有关老挝全国层面的橡胶林种植和扩展地理分布及时空变化信息仍非常缺乏,同时橡胶林种植与快速扩展对农户生计和自然环境(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未来需要优先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老挝橡胶林扩展特征及其社会与环境影响,既可为指导老挝橡胶种植业有序良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也可为中国海南与云南等省橡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江苏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演变趋势与成灾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里下河地区是相对封闭的水网地区,洪涝频繁。研究该地区洪涝演变趋势和成灾机理对区域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里下河地区洪涝演变趋势表现在洪涝类型的多样性,高水位日益频繁、高水位发生机率加大,致灾暴雨频率增大等方面。在自然成因方面,流域暴雨是成灾的主要原因,锅底洼的形态是洪涝发生的地貌大背景,水系的复杂格局也加剧了洪涝的程度和频度。在人类活动方面,不合理的圩垸垦殖导致湖荡萎缩,减弱了水体调蓄能力;闸坝建设引起河道淤积、排涝能力降低致使洪水位趋高;城镇化改变下垫面性质的水文效应也是洪涝频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安庆4.8级地震序列的地震波谱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安徽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安庆4.8级地震序列波形资料,开展地震波谱研究,求取了零频位移谱值、应力降和地震矩等震源参数。分析了纵、横波零频谱值比和应力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庆4.8级主震后,纵、横波零频位移谱值比和应力降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为主震—余震序列的最大余震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发现震源参数与震级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