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0篇
  免费   1803篇
  国内免费   1014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500篇
地球物理   1515篇
地质学   3511篇
海洋学   446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326篇
自然地理   872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Onthespatialcharacteristicoftheshort┐termandimminentanomaliesofundergroundwaterbehaviorsbeforestrongearthquakeXUE-BINDU(杜学彬)...  相似文献   
12.
钟雨齐  王强  崔璨  王一凡 《地理科学》2021,41(6):960-970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各地政府发起的人才争夺战日益白热化,中央政府也一再强调应当引导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人才社会性流动.基于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毕业生择校迁移与择业迁移模式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①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近84...  相似文献   
13.
旅游影响调适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产生各种影响,如何调适旅游影响对目的地非常重要。该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旅游影响调适问题,分析旅游影响的形成机制,认为旅游影响是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及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在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形成的。在此基础上探讨旅游影响调适机理及调适流程,指出旅游影响调适是旅游调适主体通过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发生作用而进行的。根据调适机理和调适流程,建立旅游影响调适库,认为旅游影响调适的4个分目标(减量、扩容、治理和适应)通过旅游制度创新系统及其派生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鲁西煤田断裂、褶曲构造的独特特征,分析了控煤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形成机制,由于郯庐、聊考断裂长期左行平移,控制了鲁西煤田构造演化特征,形成了鲁中“掀斜式”断块构造和鲁西南“堑垒式”断块构造两种截然不同的构造格局。并对今后找煤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We have developed a least-squares method to determine simultaneously the depth and the width of a buried thick dipping dike from residualized magnetic data using filters of successive window lengths. The method involves us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th and the half-width of the source and a combination of windowed observations. The relationship represents a family of curves (window curves). For a fixed window length, the depth is determined for each half-width value by solving one nonlinear equation of the form f (z) = 0 using the least-squares method. The computed depths are plotted against the width values representing a continuous curve. The solution for the depth and the width of the buried dike is read at the common intersection of the window curves. The method involves using a dike model convolved with the same moving average filter as applied to the observed data. As a result,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residuals as well as to measured magnetic data. Procedures are also formulated to estimate the amplitude coefficient and the index parameter.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oretical data with and without random errors.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s tested on airborne magnetic data from Canada and on a vertical component magnetic anomaly from Turkey. In all cases examined, the model parameters obtain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ones and with those given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哥伦比亚大学 GCMT 目录给出的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研究较大区域(34°-41°N,100°-106°E)的应力场;利用该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资料,使用 P 波和 S 波初动及振幅比联合反演方法,反演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发震应力场。结果表明,地区构造应力大致为北东40°-45°水平向压应力;景泰地区主压应力方向约北东45°,绝大多数地震为走滑型。天祝-古浪地区有相当部分的逆断层地震分布,主压应力方向约60°,P 轴仰角在10°左右优势分布,大致为水平应力场。这与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实际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层状地层中端承桩的分析,建立了合理的几何,数学及力学模型。考虑层状地基SH与SV波波动及非线性辐射阻尼影响,应用Dirac广义函数及Winkler地基理论计入各种动力,抗力,地震力及内力等,建立地基波动方程,桩振动方程,地基与桩耦合振动方程。给出了柯西型函数的自由振动解。利用非经典理论正交条件和卷积定理给出了强迫振动地震反应解析解,算例结果充分表明了动力特性及振动规律非常正确,充分体现了本文  相似文献   
19.
古滑坡坐落于Ⅱ级阶地台面上,堆积物最大厚度可达50m余。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得到的滑面在前缘位于基覆界面附近,与野外调查的结果一致。结合雅砻江河谷演化历史,从斜坡演化机制、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分析了古滑坡成因机制。研究表明:雅砻江快速下切使岸坡岩体浅表改造程度较为剧烈,不断增加的重力堆积静荷载与崩塌形成的瞬时冲击荷载加速了岩体的弯曲一拉裂变形进程,造成Ⅱ级阶地基座岩体发生突发性折断破坏.从而导致古滑坡失稳。  相似文献   
20.
农户行为视角下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及重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户行为转变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量变或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驱动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农户行为作用的外在表现,厘清农户行为可为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平台。本文在剖析农户行为转变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响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从农户行为转变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响应入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模型,并以重庆市江津区恒和村作为实证,诠释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不同农户行为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各异,大体为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户>传统农户;不同农户行为对系统运行响应结果的作用差异明显,生产大户行为主要影响乡村生产空间的利用效率,合作社农户行为对提升生产空间系统经济效益作用明显,传统农户行为对生产空间系统环境改善的贡献作用最小。并从经济、社会、空间重构视角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合理引导农户技术和资本投入等建议,以实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协调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