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02篇
地质学   781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64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Mining-induced seismicity associated with longwall face operations in the Ostrava- Karviná coal mines, Czech Republic,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nditions leading to a focal zone generation. The study, based on macroseismic and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proved that seismicity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as well as mining conditions. The first group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faults, washouts and red beds, while the second one is represented by shaft and/or crosscut safety pillars and various types of remnant pillars. All the cases discussed show that many focal zones are generated in overstressed strata as a consequence of interaction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or old workings with the active coal face. Received June 18, 1996, accepted March 10, 1997  相似文献   
52.
岩体力学试验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钧  郭志 《工程地质学报》1997,5(2):156-162
本文通过对岩石力学试验中岩石试件破坏方式的分析, 在理论上解释了岩体力学试验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力学现象并且作出了定量的回答, 同时还建立了岩石的各种破坏模式的判据。  相似文献   
53.
钻孔岩芯饼状断裂破坏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岩芯饼状断裂及其特征, 进而用断裂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岩饼破坏进行了断裂扩张机制的分析, 不但合理地解释了断裂特征及断裂破坏机制, 且以二滩坝址为例, 分析了产生钻孔岩饼的微裂纹条件及应力条件, 为定量地评价坝址地应力状态, 包括其大小及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上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4.
吉林-日本区深震特征及板块俯冲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USCS地震资料:分析了吉林-日本深震区地震的深度特征.结果表明:吉林-日本深震区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带上.其北支地震活动强于南支.同时也揭示了该区地震深度、地震频次以及地震能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最容易发生强震的地震层位在570-580km左右。由深度资料推断板块间的作用方式,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挤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不同的部位其俯冲角度与俯冲距离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倾角越大,俯冲越陡.水平延伸距离越短;反之,倾角越小.俯冲越平缓,水平延伸距离越长。  相似文献   
55.
2001年四川雅江6.0级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及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思胜 《中国地震》2004,20(1):1-11
2001年雅江地震序列(主要地震是2月14日的Ms5.1和2月23日的Ms6.0地震)是四川地区近13年来的重要地震。选择2001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四川地震台网至少5个清晰的初动到时所记录的雅江地震序列中88次地震,并对其作了重新定位,对其中较大的13次地震用四川地区地震台网P波初动资料作了震源机制解。88次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2~16km,优势深度为9~llkm。前震、5.1级地震及其余震、6.0级地震及余震都紧邻孜河断裂分布,且按时段划分的震中优势分布方位与孜河断裂走向都是北西向。根据雅江地区近期大地形变场物质运移方向,选定了震源机制解的破裂面。13次较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应力P轴具有较大的垂向分量,水平投影方向为南东;地震类型都是左旋、走滑一正断型或正断一走滑型;大部分地震破裂面走向为北西一南东,倾向南西。根据前震、5.1级地震及其余震、6.0级地震及其余震震中优势分布方位,以及大多数较大地震破裂面走向和倾向,认为穿过震区的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孜河断裂是这次雅江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56.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57.
Rou Jie 《中国地震研究》2004,18(4):357-364
At 19:33 p. m on September 27, 2003, an earthquake with M7.9 occurred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It was strongly felt in the Altay region of Xinjiang.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76 million yuan (RMB).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quake was outlined, including basic parameters, fo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es and so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worked initial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of ground and failur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58.
Focal mechanism dependence of static stress triggering of earthquak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G. Wan  Z.L. Wu  G.W. Zhou 《Tectonophysics》2004,390(1-4):235-243
We perform a global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blem of Coulomb stress triggering of earthquakes by using the Harvard CMT catalogue of shallow earthquakes from 1976 to 2001. We consider ‘earthquake pairs’, i.e., pairs of successive earthquakes occurring near each other with similar focal mechanisms, and address the problem of whether or not the change of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FS) produced by the first earthquake of the pair ‘encourages’ the 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one. An interesting feature is that such a Coulomb stress-triggering phenomenon has an apparent focal mechanism dependence: for thrust earthquakes, a more evident triggering effect can be observed.  相似文献   
59.
INTRODUCTIONSincethediscoveryofeclogiteswithcoesiteanddia mondinclusionsrelatedtothecontinent continentcollision orogenyenvironment,theultrahigh pressuremetamorphism(UHPM )intheDabie Suluhasarousedgreatinterestinmanygeologists (Liouetal .,1994 ;Xuetal.,1992 ) .Experimentalstudieshaveprovedthatsuchmineralsasdia mond ,coesiteandomphaciteoccurredat 2 - 5GPa (andatthecorrespondingtemperatures) (Stevenetal.,1982 ;MirwaldandMasonne ,1980 ) .However,itdoesnotmeanthatthemetamorphicrockscanbe…  相似文献   
60.
据岩体在卸荷情况下的拉剪应力状态,确定了节理岩体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依照此模型,可以得到相对远离裂隙(该位置的点到裂隙中心的距离比裂缝长度大)且受裂隙影响区域内应力、应变和变形方程。这些对评估裂隙岩石变形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用理论方程的计算结果和卸荷情况下试验观测所得的数据对比,证明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