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6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篇 |
大气科学 | 58篇 |
地球物理 | 188篇 |
地质学 | 360篇 |
海洋学 | 58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东营凹陷南斜坡发育滩坝、水下扇和重力流水道等多类型的储集体,为一个多油层、多油气藏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沙四段储集层为滨浅湖相滩坝砂体,油藏类型以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博兴油田沙四段滩坝砂岩储层以长石粗粉砂岩、岩屑粉砂岩为主,砂体中发育有剩余粒间孔、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等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以低渗小孔喉为主,为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储层。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是控制本区滩坝砂体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2.
大港枣园火山岩裂缝性稠油油藏,储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是导致其开采难度大的关键因素。岩心、薄片、CT扫描、压汞、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研究表明,枣园火山岩为玄武岩类,可细分为气孔玄武岩、致密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岩相可划分为溢流相和爆发相2个亚相和气孔玄武岩、致密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4个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既有孔隙,又有气孔和裂缝,储集空间划分为3大类和12种类型,可以组合成5种储渗配置关系,并以裂缝-孔隙型和大孔大缝-小孔小缝复合型储集渗流模式为主要的储渗模式。根据岩性、缝洞发育程度、物性高低和储量大小,本文对基质和裂缝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和分类。构造作用和岩相是火山岩裂缝性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93.
洛带遂宁组气藏为新发现气藏,已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上百亿立方米。洛带遂宁组沉积环境以季节性浅水湖为主,发育进积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有利的沉积微相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席状砂。物源来自川西坳陷西侧的龙门山,其中坳陷东坡的新都—洛带地区处于中部的砂泥岩互层的三角洲相带,在斜坡带上形成了大型的遂宁组岩性圈闭。洛带地区遂宁组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又靠近下伏烃源岩,对天然气的富集和保存十分有利。通过合成记录的标定、Jason反演表明,遂宁组含气砂岩的地震响应模式为“强波谷、中—强波峰,低波阻抗”模式;砂泥互层型的地震响应是“强中弱”。该大型岩性气藏的发现,说明川西地区浅层气仍然具有大的勘探前景,遂宁组气藏将是浅层扩展评价勘探和风险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94.
本文在建立取芯井段岩-电转换关系及测井相-沉积相解释模型的基础上,对沙二段1—3砂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确定其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水上平原沉积,次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个亚相及分流河道河床、心滩、边滩等11个微相类型;并对各微相类型的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5.
靖边气田投产井产量低、递减快,部分井有地层水产出,不同区域的生产井产水量差异大。通过对气藏地层水特征、识别方法、地层水水源、地层水演化和影响气水分布地质因素的研究,对地层水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分布模式等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研究表明,气藏“相对富水区”主要分布在气田西部,呈块状或透镜状形式分布,多数以气水层共存为特点。地层水是在气排水阶段中保存在孔隙中的束缚水或因气体驱替能量有限而残存的部分可动水。在部分井区由于储层条件变化、局部致密带的形成而造成孔隙中水未受到天然气的大规模排驱而残留了大量的地层水,形成“相对富水区”。尽管气井产水对气田的整体开发与正常生产影响不大,但研究气藏的产水原因对今后生产管理和气藏的高效合理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6.
塔河油田油气主要产自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中,储渗空间和储层类型研究对油田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岩芯及铸体薄片的详细观察,结合钻井资料和测井曲线,对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储渗空间特征进行了成因类型划分,并在储渗空间发育分布状况、物性和油气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成因类型储层的储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大型洞穴发育比较普遍,相应的洞穴型储层是区内下奥陶统最主要的储层类型,是储集性能好、油气高产的首要目标,其次是构造裂隙型储层。 相似文献
597.
本文对坪北油田长62油层组3种主要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长62油层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沉积相演化序列及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598.
塔河油田C区是近年在油气勘探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该区主要储、产油气层为下奥陶统,其储层属于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塔河油田C区奥陶系油藏正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动态资料尚少,根据油田地质情况、油藏类型及拥有的实际资料特征,笔者采用经验公式法、表格估算法及类比法3种方法对采收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99.
塔河油田石炭系的油藏主要含油气层段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互层段,该段油气层具有埋藏深,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大和连通性差的特点。通过对比,将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油组,笔者从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及物性特征入手,揭示了油藏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600.
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一套冲积-湖泊沉积,由曲流河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水下扇相和湖泊相组成,可分出14个亚相,35个微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最发育,其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其它四种类型的三角洲。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构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坝,三角洲中交错层理发育,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