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75篇
地质学   1027篇
海洋学   76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962.
Catastrophic geological disasters frequently occur on slopes with obliquely inclined bedding structures (also referred to as obliquely inclined bedding slopes), where the apparent dip sliding is not readily visible. This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in landslide research. Yet, 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the failure modes and mechanisms of hidden, steep obliquely inclined bedding slop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hanyang landslide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laboratory tests of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the 3DEC software, this study developed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landslide to analyz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such slop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hanyang landslide primarily crept along a weak interlayer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The landslide, initially following a dip angle with the support of a stable inclined rock mass, shifted dire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rgillization in the weak interlayer, moving towards the apparent dip angle. The slide resistance effect of the karstic dissolution zone wa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during this process, with lateral friction being the primary resistance force. A reduction in the lateral friction due to karstic dissolution made the apparent dip sli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nyang landslide more pronounced. Notably, deformations such as bending and uplift at the slope’s foot suggest that the main slide resistance shifts from lateral friction within the karstic dissolution zone to the slope foot’s resistance force, leading to the eventual buckling failure of the landslide. This study unveils a novel failure mode of apparent dip creep-buckling in the Shanyang landslide, highlight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lateral friction from the karstic dissolution zone in its failure mechanism. These insights offer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mitigating risks and preventing disasters related to obliquely inclined bedding landslides.  相似文献   
963.
在能源地震勘探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叠前倾斜地层的时差校正,提高速度分析和叠加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快速实现叠前部分偏移的算法,即零偏移距化(MZO)算法。该算法应用波场外推的技术及波动方程偏移的有限差分算法,可在共偏移道集上实现,对于3D资料须应用同方位角共偏移距道集。经实际资料测试,其计算速度比同类的DMO方法快一倍,且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64.
断层岩是原岩经过动力变质作用(断裂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岩石,具有带状分布、宽度有限、空间分布不稳定、呈碎裂结构或散体结构、受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显著等特征。数量虽少,分布极广,且控制断层的工程地质性质,而断层泥是断层岩中工程地质性质最差者。断层岩的研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65.
临清坳陷东濮凹陷新近系油气网毯式成藏条件和特征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网毯式成藏体系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成藏理论,在济阳坳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至今尚未发现新近系油气田。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新近系成藏条件,认为馆陶组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是本文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的东濮凹陷油气成藏模式指出馆陶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可以形成与济阳坳陷斜坡带类似的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具有古地貌形态控制油藏分布、连续性差和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6.
S和S-L型构造岩的显微组构与渗透性能的声学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断裂与流体渗透的动态关系,针对S和S-L型构造岩及其原岩,采用超声波实验方法测算岩石的波速和衰减,经过与孔隙度等微孔隙结构参数的对比和相关分析,研究认为:S-构造岩和(S-L)-构造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平行面理方向上,波速和品质因子较大,渗透性最强,是最佳的流体运移方向;在垂直面理方向上,波速和品质因子较小且通常小于原岩的,封闭性最强,是最佳的封闭流体方向.波速和品质因子分别与孔隙度具有负线性关系,与气柱高度、突破压力等表征岩石封闭性能的参数具有正相关关系.张性角砾岩的波速和品质因子小于原岩的,而渗透性增强,并无明显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967.
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奥陶系灰岩和新近系沙河街组砂岩中11个钻井的岩心包裹体的特征,均一温度和组分等方面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气体来源,形成环境,油气演化以及地质意义进行研究。研究区的包裹体均为次生成因包裹体,气液比在5%~10%之间,根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分析组分主要为H2O,CO4和CH4。利用均一温度,结合古地温和埋藏史,发现奥陶系灰岩和新近系沙河街组砂岩中包裹体中流体均捕获于新近纪。对氦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包裹体中均有幔源氦的侵入.侵入的份额受到NE向港西断层和NWW向徐庄子断层的控制靠近断裂带的灰岩和砂岩中的包裹体含有还原性气体,由断层交汇中心向四周减少。包裹体中烷烃气的成熟度也与断层活动相关,具有从断层交汇中心向四周减小的相似特征。研究区内港西断层和徐庄子断层交汇处不仅是幔源气体上涌的有利通道,也是地热活动强烈的地区,有利于烷烃气的成熟。  相似文献   
968.
为揭示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用低温氮气吸附-解吸实验,结合扫描电镜分析、有机碳测定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分析页岩有机质和矿物组成,厘清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陆相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粒内孔、长石溶蚀孔和颗粒边缘孔,有机孔隙不发育。氮吸附曲线主要呈现为Ⅳ类吸附曲线,发育H2和H3两类迟滞回线,其中H3型比表面积较低,平均孔径较大,宏孔含量较高。页岩孔体积主要由介孔和宏孔贡献,比表面积主要由介孔贡献。孔径分布呈现双峰态,左峰约为2.7 nm,右峰分布在20~70 nm。页岩发育两段分形特征,分形维数显示H3型页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及复杂性较弱。孔隙结构主要受矿物组成控制,与TOC无明显相关性,微孔含量与比表面积越高,宏孔含量与平均孔径越高,页岩孔隙结构越复杂,越不利于页岩气的运移及产出。陆相页岩因沉积环境控制下赋存的腐殖型有机质,从本质上影响了其孔隙空间、孔隙结构及页岩气富集特征,与海相页岩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969.

鲜水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大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性高,其炉霍—道孚段是少数观测到蠕滑现象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高分辨率大地测量数据的约束研究.本文综合利用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炉霍—道孚段的运动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研究震间形变的InSAR和GPS数据融合方法,将InSAR速度场和GPS插值速度场转换至平行断层方向,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去除GPS参考框架影响,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注重保留远场构造运动特征和近场高分辨率形变信息.建立包括浅层蠕滑、中间闭锁单元和深部滑动的断层运动模型,以融合的形变速度场为约束,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反演炉霍—道孚段断层滑动速率、浅层蠕滑特征和闭锁状态.InSAR速度场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地表蠕滑特征明显,沿走向方向存在差异,炉霍段蠕滑速率明显低于道孚段,表现出从北西至南东速率逐渐增大、减小、再次增大的变化特征,断层左旋蠕滑速率在1.0~5.2 mm·a-1之间;断层运动模型反演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蠕滑深度为~9.8 km,浅层蠕滑速率为3.27~4.18 mm·a-1,断层深部滑动速率为8.12~9.30 mm·a-1.炉霍段地震复发周期为370~410年,闭锁层厚度~1 km,地震危险性较低.道孚段地震复发周期为59~65年,存在厚度~7.5 km的闭锁区,可积累足够的应变,浅层蠕滑释放的能量为~1.32×1016 Nm·a-1,占构造运动加载积累能量的23%~38%,1981年道孚6.9级地震以来,闭锁区近40年积累的地震矩达到3.62×1017至7.88×1017 Nm,相当于一次MW5.6~MW5.9地震的能量,其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70.
我国东南沿海滨海断裂带是1条活动强烈的地震构造带,位于珠江口盆地北缘的粤东滨海断裂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确定该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位置与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华南沿海地区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南海东北部海域地质地貌、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探测、地震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粤东滨海断裂带几何结构与分段活动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粤东沿海重大工程选址和地震区划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